药材名称:鹿衔草-普通鹿蹄草
别名:薇衔
采收加工:栽后3~4年采收,在9~10月结合分株进行。采大留小,扯密留稀,每隔6~10cm留苗1株。以后每隔1年,又可采收1次,除去杂草,晒至发软,堆积发汗,盖麻袋等物,使叶片变紫红或紫褐色后,晒或炕干。
药用部位:全草
产地: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
科:鹿蹄草科
原植物:卵叶鹿蹄草(普通鹿蹄草)
植物情况:多年生常绿草本
高20~30厘米。地下茎细长,匍匐或直伸,有不明显的节,每节具鳞片1枚,鳞腋生出分枝纤细的不定根。
叶3-6,近基生,叶柄长1. 5-4cm;叶片薄革质,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或匙形,稀为卵状长圆形,长3-7cm,宽2.5-4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下延于叶柄,上面绿色,沿叶脉为淡绿白色或稍白色,下面色较淡,常带紫色,边缘有疏齿。花葶常带紫色,有1-2枚褐色鳞片状叶,先端渐尖,基部稍抱花葶。
总状花序长2.5-4cm,有花4-10,半下垂;花冠碗形,淡绿色、黄绿色或近白色;花梗腋间有膜质苞片,与花梗近等长;等片先端急尖,边缘色较淡;花瓣倒卵状椭圆形,长达1cm,宽达7mm,先端圆形;雄蕊10,花丝无毛,花药黄色,具小角;花柱倾斜,上部弯曲,先端有环状突起稀不明显,伸出花冠,柱头5圆裂。
葫果扁球形,直径7-10mm。花期6-7月,果期7-8月。
鹿衔草-普通鹿蹄草药材性状:全草长14-30cm,全体无毛,棕绿色或近浅红棕色。根茎细长,具细根及鳞叶;稍具纵棱,棱间有细纵皱纹。叶互生;基生叶3-6片,叶柄长2-4cm,具棱;叶片革质,较厚,长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5-7cm,宽2.3-4cm,先端钝尖,有小突尖头,叶基广楔形,下延至叶柄,叶缘有稀疏小齿;表面枯绿色,背面紫红色。花葶高15-30cm;总状花序具花5-8朵;苞片线状披针形,花广钟状;萼5深裂。蒴果深棕色,扁球形。
以紫红色或紫褐色、无杂质者为佳。
鹿衔草药性: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风湿痹历节痛,惊痫吐舌,悸气贼风,鼠瘘痈肿。今名鹿衔草。
【产地】产我国陕西河南,叶似茺蔚。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鹿衔草主治风湿痹,逐水。益筋节,疗痿躄,婴儿先天不足。
【别录】暴症,逐水。疗痿躄。
【藏器】妇人服之,绝产无子。
【用量】普通一二钱。
【禁忌】待孕之妇忌服,绝产。
【炮制】 除去杂质,切段。
【性味】 甘、苦,温。
【归经】 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
【用法用量】 9~15g。
【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
【备注】 (1)用于风湿痹痛,可配独活、桑寄生、牛膝等同用。治肾虚腰痛、肝肾亏损、脚膝无力,可配合金雀根跟菟丝子等药。对于咯血、吐血、衄血以及月经过多等症,都可配合止血药物同用。如外伤出血,可用鲜草捣烂外敷。此外本品配芡实等,还可用于肾炎、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