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天麻
别名:赤箭
采收加工:"宜在休眠期进行。冬栽的第2年冬季或第3年春季采挖;春栽的当年冬季或第2年春季采挖,收获时先取菌材,后取天麻、箭麻作药,白麻和米麻作种。收获后要及时加工,趁鲜先除去泥砂,按大小分级,水煮,150g以上的大天麻,煮10-15min,100-150g者煮7-10min,100g以下者煮5-8min,等外的煮5min,以能透心为度,煮好后放入熏房,用硫黄熏20-30min,后用文火烘烤,炕上温度开始以50-60℃为宜,至7-8成干时,取出用手压扁,继续上炕,此时温度应在70℃左右,待天麻全干后,立即出炕。
药用部位:块茎
产地:四川、吉林、西藏
科:兰科
原植物:天麻
植物情况:多年生寄生草本
高60-100cm,全株不含叶绿素。块茎肥厚,肉质,长圆形,长约10cm,直径3-4.5cm,有不甚明显的环节。茎圆柱形,黄赤色。
叶呈鳞片状,膜质,长1-2cm,具细脉,下部短鞘状抱茎。
总状花序顶生,长10-30cm,花黄赤色;花梗短,长2-3mm;苞片膜质,狭披针形或线状长椭圆形,长约1cm;花被管歪壶状,口部斜形,基部下侧稍膨大,先端5裂,裂片小,三角形;唇瓣高于花被管的2/3,具3裂片,中央裂片较大,其基部在花管内呈短柄状;合蕊柱长5-6mm,先端具2个小的附属物;子房倒卵形,子房柄扭转。蒴果长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约15mm,具短梗。种子多而细小,呈粉末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天麻饮片性状:"块茎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长5-12cm,宽2-6cm,厚0.5-3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透明,有纵皱及沟纹,并具由点状斑痕组成的环纹。顶端有红棕色芽苞(冬麻,俗称鹦哥嘴),或残留茎基或茎痕(春麻);底部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米白色或淡棕色,有光泽,内心有裂隙。气特异,味甘,微辛。
以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冬麻)为佳。
天麻药性:
【本经上品赤箭味辛温。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离母,鬼督邮。】
味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通关透节,泄湿除风。
天麻驱关节风湿,治中风痹瘫痪、腰膝牵强、手足拘挛之证,兼消痈肿。
此庸工治中风偏枯之品。
【产地】产四川及各地山野林中之阴地,苗名赤箭,根即天麻。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主治】天麻为祛风镇痉要药,功能治诸风头痛头眩,风湿痹,小儿精痫拘挛。
【甄权】治冷气麻痹瘫缓不随,语多恍惚,善惊失志。
【大明】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鬼疥(病),通血脉,开窍。
【用量】普通八分至二三钱。
【禁忌】风药多燥,风能胜湿故也。凡病人觉津液少,口干舌燥,咽干痛,大便涩,及火炎头晕,血虚头痛,似中风症皆忌。
东垣曰肝虚不足者,天麻川芎以补之。罗天益曰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因此天麻有养血之功。汪昂云风药中必兼养血药,以制其燥,养血药须兼收风药,宣其滞也。古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举凡能宣血之滞,故能发痘疹。
【性味】甘;辛;平;无毒
【归经】肝;脾;肾;胆;心;膀胱经
【功能主治】息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主急慢惊风;抽搐拘挛;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研末吞服,每次1-1.5g。
【注意】气血虚甚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