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解剖知识点

百科   2024-11-26 08:58   云南  


     正常眼球前后径出生时约16mm,3岁时达23mm,成年时平均为24mm。成年人眼球垂直径23mm,水平径23.5- - 24mm眼球向前方平视时,一般突出外侧眶缘 12- -14mm,双眼相差不超2mm。

一 眼球壁:从外到内为纤维膜、葡萄膜、视网膜。

(一) 纤维膜:前1/6角膜后5/6巩膜,维持眼球外形和保护眼球内容物

1、角膜:中央部厚0.5--0.55mm, 周边部厚

1mm
,横径11.5-- -12mm,垂直径10.5--11mm,

前表面曲率半径7.8mm,后表面曲率半径6.8mm,总屈光 度为43-- -48D,是主要的屈光间质,占全眼屈光力的70%,折射率为1.38。组织学.上由外向内分5层。

(1) 上皮层: 50-100微米,由5--6层上皮细

胞组成,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快速修复,不留瘢痕。易与;前弹力层分离。

(2前弹力层: 8-12 微米,无再生,损伤后形成

云翳或白斑


(3) 实质层: 90%厚度200层排列规则的胶原

纤维束薄组成,厚度9/10,有角膜细胞和少数游走细胞并有粘蛋白和糖蛋白填充,无再生。

(4)后弹力层: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富有弹

性,抵抗力强,可再生

(5) 内皮层: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组成2500个

/mm2
,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内皮细胞数过低,导致角膜失代偿,具有一定防水屏障功能,不再生

2、巩膜:组织学分3层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和棕黑色。巩膜后部,在视神经穿出处分2层,外2/3移行丁视视神经鞘膜,内1/3呈网状,称巩膜筛板,视神经由此穿出。分层:巩膜上层,巩膜基质,棕黑层眼外肌附着处最薄(0.3mm), 视神经周围最厚(1mm)赤道部约0.4-0.6mm。

3、角膜缘:是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宽1.5-- 2.0mm、,前界位于连接角膜前弹力层和后弹力层止端平面,后界是巩膜突或虹膜根部垂直于眼表的平面。Schlemm管,又称巩膜静脉窦,是环绕角膜与巩膜交界处一周的管道,是房水输出的通道

4.角膜表面泪膜:

表面脂质层:睑板腺,Zeis 腺,Moll腺分泌,防止泪液蒸发和泪溢。

中间水样层:由附属组织和泪腺分泌

内层黏液层:杯状细胞分泌,亲水性,使得以形成并保持稳定。

(二)中层又称葡萄膜(uvea)、血管膜、色素膜。

自前至后分虹膜(iris)、睫状体(ciliary body) 、脉络膜 (choroid) 3部分。

(1) 虹膜(iris): 圆盘状,中央孔称为瞳孔约2.5- -4mm;周边最薄处为虹膜根部。距瞳孔缘约1.5mm虹膜上有一环形齿轮状隆起,称虹膜卷缩轮,将虹膜分成瞳孔区和睫状区。分为基质层和色素上皮层。神经支配:睫状长,短神经。
     将眼球前部腔隙隔成前、后房;后面由晶体支撑。
     功能:调节进入眼内光量;减少像差,增加视网膜成像清晰度。

瞳孔括约肌:环形排列副交感N支配↑缩瞳
瞳孔开大肌:放射状排列交感N支配↑扩瞳

特点:

0根部脆弱,外伤易离断。

0富含血管:炎症时渗出多,外伤易出血。

0色素细胞多:外伤、炎症、缺血从虹膜上游离。

0神经未梢丰富:病变时疼痛明显。

(2)睫状体(ciliary body): 0分为:睫状冠(前 1/3)一内表面睫状突,分泌房水

睫状体平坦部(后2/3)------睫状肌

前接虹膜根部、后以锯齿缘为界移行为脉络膜。环状,矢状面略呈三角形。

睫状突产生房水。

0悬韧带:睫状体与晶体赤道部之间联络的透明小带,固状体位置。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松弛-→晶体变厚→适应近视

0神经未梢丰富:病变时疼痛明显。

(3)脉络膜(choroid): 0 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盘周围。分5层由外向内为脉络膜上腔、大血管层、中血管层、毛细血管层和玻璃膜层。血供主要来
睫状后短动脉

(三)视网膜(Retina):

0位于脉络膜内侧的透明膜,起于距齿缘、止于视神经乳头。由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组成,两者之间的间隙成为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基础。

0黄班区:上下血管弓之间,中心有凹部,为视力最敏锐部位,此处只有视锥细胞

0视神经乳头(视盘): 直径1.5mm,中央有生理凹陷此处无视细胞,在视野中形成生理盲点。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纤维汇集处。

视网膜分10层

视网膜中央动脉营养视网膜内5层,脉络膜血管营养视网膜外5层。

0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感觉层)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神经元:光感受器一感光

1.视锥细胞:司明视觉、色觉,主要分布在黄斑区。此区受损则可发生中心视力和色觉异常

2.视杆细胞:司暗视觉,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周边部,视杆细胞功能障碍时可产生夜盲症

第二神经元:双极细胞一联络

第三神经元:神经节细胞一传导

0视觉的形成:光感受器感受光,形成神经冲动→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视中

二、眼球内容物

(一)、房水(Aqueous Humor)

0睫状突的无色素上皮细胞产生

0作用:屈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眼内组织代谢和调节眼压

前房:中央轴深3.0- 3.5mm,容积约0.25-0.3ml。 前房角约25- -45度

0循环途径

1.小梁网途径: (主要途径)

睫状突上皮产生→后房→瞳孔→前房→前房角→小梁网→Schlemm管→集液管和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

2.葡萄膜巩膜通路:约占10%~20%

3.虹膜隐窝(约占5%)

(二)晶状体(Lens)

0形态:双凸透明体、无血管神经。前曲率半径为10mm,后面约为6mm,直径约为9mm,厚度约4mm屈光指数1.44

0位置: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

0固定: 360悬韧带连接晶状体赤道部与睫状体

0营养来源:房水、玻璃体

0主要功能:

1.屈光一双凸镜(19D)

2.调节:睫状肌松驰-→悬韧带拉伸-→晶状体变薄- >视远物清晰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变厚-→视近物清楚

随年龄↑晶状体弹性↓→睫状肌肌力↓→调节↓→老视

3.过滤部分紫外线

(三)玻璃体( Vitreous Body)

0透明胶样体,占眼球容积4/5,约4.5ml.

0胶原和透明质酸的混合物,水占98%。

0与视盘,黄斑,大血管,锯齿缘附着紧密。

0无血管,无细胞,代谢缓慢,不能再生。

最常见的病变玻璃体液化。

生理功能:屈光、保持眼球形状、对视网膜施加压力固定视网膜

(二)眼眶和眼附属器解剖

一眼眶

0四棱锥形骨腔:上颌骨、 腭骨、颧骨、额骨、蝶骨、筛骨、泪骨

0视神经孔:位于眶尖,视神经通过,约4- - -6mm 

0眶上裂:动眼、滑车、外展、三叉N第1支

0眶下裂:眶下动脉、眶下静脉、三叉N第2支

0功能:保护眼球

0综合征:眶.上裂综合征、眶尖综合征

二、眼睑

眼睑位于眼眶前部覆盖于眼球表面分,上睑和下睑;上下眼睑之间称为脸裂。

睑皮肤:1.眼睑皮肤 2.皮下组织3.肌层(轮匝肌提卜睑昕) 4.睑板:睑板腺(meibomian腺) 分泌油脂 5睑结膜(睑板下沟容易存留异物)


三、结膜

0起于睑缘止于角膜缘的透明菲薄粘膜组织,血供丰富且结膜囊开放。

0根据部位分为:睑结膜 球结膜 穹窿结膜

0含有两种分泌腺:杯状细胞一分泌粘液

                        副泪腺一分泌基础泪液

四、泪器

1.泪腺一分泌反射泪液,副交神经支配。

2.泪道: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五、眼外肌

每眼有6条眼外肌: 4条直肌、2条斜肌

起于眶尖总腱环:.上斜肌和4 条直肌

起于眶壁内下方:下斜肌

0眼外肌的神经支配

内、上、下直肌、下斜肌:动眼神经(动眼神经还支配提上睑肌) (面神经支配眼轮匝肌) (三叉神经第1支-眼支司角膜感觉,交感神经支配Muller肌)

外直肌:外展神经

上斜肌:滑车神经



04条直肌与角膜缘的距离

内直肌- -5.5mm 下直肌-6.5mm .

外直肌一-6.9mm.上直肌 -7.7mm 

眼外肌长短及强弱

下斜肌长约37mm(最短),内直肌长约40.8m m (最强),外直肌长约40.6mm,上 直肌长约

40.8mm,下直 肌长约40mm, ).上斜肌长约60mm(最长)。

眼外肌附着处宽度:

内直肌附着处宽约10.3mm,外直肌9.2mm,上直肌10.6mm,下直肌9.8mm.上斜肌附着点扇形展 开,弧线长约7-18mm (肌腱最长最宽), 下斜肌

眼外肌的功能


(3) 视路解剖(初熟悉中掌握)视路是视觉兴奋传导的神经通路: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换元)→视放射→枕叶视中枢

1. 视神经:全长40-- -50mm (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

眼内段自视盘起至巩膜后孔出口处。长约1mm

眶内段自巩膜后孔至视神经管的眶口。长约25-30mm管内段视神经通过颅骨视神经管的部分。长约6- 10mm

颅内段由颅腔入口至视交叉。长约10mm

2.视交叉:此处神经纤维分二组,来自视网膜的鼻侧纤维交叉至对侧,来自颞侧的纤维不交叉

3.视束

4.外侧膝状体:位于大脑脚外侧,卵圆形,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在此形成突触。

5.视放射

6.视皮质:位于大脑枕叶皮质每侧与双眼同侧一半的视网膜相关联(左侧皮质与左眼颞侧和右眼鼻侧视网膜相关)

瞳孔对光反射径路:

传入路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双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换元)

传出路径:瞳孔括约肌←睫状神经节双侧E-W核k顶盖前区(换元)


近视防控知识
眼睛是人的心灵之窗,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是每个人面向未来、适应工作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 青少年近视防控刻不容缓,人类视觉健康防护任重道远。 关爱视觉健康,呵护心灵之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