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和低视力的诊断标准
一:世界卫生组织(WHO)1973年将视力损伤分为五级
以中央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10°、 但>5°时为3级盲,视野半径≤5°时为4级盲
二:我国1987年制定标准
一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1;
二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1,而低于0.3.
一级盲: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视野半径≤5°时;
二级盲: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2,而低于0.05;视野半径≤10°。
全世界盲的发病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不同经济地区的盲患病率明显不同。盲患病率在发达国家约为0.3%左右.而在发展中国家为0.6%上下。
②不同年龄人群中盲患病率明显不同,老年人群中明显增高。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群盲患病率增高更为明显。
③低视力患病率约为盲患病率的2.9倍。如果不认真防治低视力患者,盲人数将会急剧增加。
④不同经济地区盲的主要原因明显不同,经济发达地区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而发展中国家以老年性白内障和感染性眼病为主。
⑤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盲人数将继续增加。WHO等国际组织和各国已为尽快减少世界的盲人负担做了大量工作。WHO和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联合于1999年2月发起"视觉2020,享有看见的权利"行动,这次行动将通过以下措施在2020年全球根治可避免盲:①预防和控制疾病;②培训人员;③加强现有的眼保健设施和机构;④采用适当和能负担得起的技术;⑤动员和开发资源用于防治盲。已确定白内障,沙眼、河盲、儿童盲、屈光不正和低视力等五个方面作为"视觉2020"行动的重点。"视觉2020,享有看见的权利"行动的实施,已经在防治眼病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防盲治盲的3A原则是适当的、能负担的、可接近的
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成就与眼健康规划
历史
1996年卫生部等国家部委发出通知,规定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1980年以来全国各地进行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明确白内障为致盲主要原因。各地积极开展筛查和手术治疗白内障盲。全国残疾人联合会把白内障盲的复明纳入工作范围,极大地推动了防盲治盲工作。198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将白内障手术复明列为抢救性的残 疾人三项康复工作之一。我国于 2001年白内障盲的年手术量超过了白内障盲的年新发病例数,实现了白内障盲的负增长,这是我国防盲治盲取得的又一个历史性成就。现状
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加,女性比男性高,农村地区比城市高。目前我国盲的患病率为0.5%-0.6%。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老龄化的速度很快,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防盲治盲.我国的盲人数将会急剧增加。前我国盲的 主要原因依次为白内障(46.1%). 角膜病(15.4%) 沙眼(10.9%)、 青光眼(8.8%)、 视网膜脉络膜病 (5.5%)、先天/遗传性眼病(5.1%)、 视神眼病 (2.9%)、屈光不正/弱视(2.9%) 和眼外伤(2.6%)。各地在调查中发现,半数以上盲和视力损伤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4.几种主要致盲眼病
白内障是致盲主要原因
青光眼是全世界致盲的第二个原因。也是我国致盲主要原因之一
角膜病,各种角膜病弓|起的角膜混浊也是我国致盲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感染所致的角膜炎症为多见。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发病率与致盲率占角膜病首位,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等角膜炎是减少角膜病致盲的重要手段。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角膜病致盲的有效手段。
沙眼,我国第三,经过半个世纪努力.我国沙眼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明显下降。"视觉2020"行动已制订 "SAFE" (surgery, antibiotic, facial cleanliness,
and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即手术,抗生素.清洁脸部和改善环境)的防治策略,我们应当积极响应, 力争2020年根治致盲眼病-- -沙眼但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沙眼仍是严重的致盲眼病。儿童 盲(childrenblindness)也是"视觉2020"行动提出的防治重点。主
要由维生素A缺乏、麻疹、新生儿结膜炎、先天性或遗传性眼病和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引起。"视觉2020"行动对防治儿童盲采取以下策略:①在初级卫生保健项目中加强初级眼病保健项目.以便消灭可预防的致病原因;②进行手术等治疗服务,有效地处理"可治疗的"眼病;③建立视光学和低视力服务设施。
在我国儿童盲主要是由先天/遗传性眼病所致。应当加强宣传,注意孕期保健.避免近亲结婚,开展遗传咨询,提倡优生优育,能有效地减少这类眼病发生。同时在一些地区也应注意维生素A缺乏和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此外.也应做好儿童眼外伤的防治宣传。学龄儿童近视患病率大约为20%
屈光不正和低视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