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滑动,查看全文
01 文献摘要
根管治疗的目标是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防止再次感染,并确保根尖周组织的愈合。然而,根管系统的复杂性使得这一目标充满挑战。传统的冷侧压充填技术(CLC)和热牙胶连续波充填技术(CWC)虽然广泛应用,但它们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CLC在复杂根管形态的适应性有限,而CWC技术敏感性高,可能对牙周膜造成热损伤。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陶瓷材料的出现,为根管充填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
02 生物陶瓷材料性能特点
生物陶瓷封闭剂,如iRoot SP、EndoSequence BC Sealer等,以其卓越的理化和生物学性能,成为根管充填材料的新宠。这些材料由硅酸钙、磷酸钙、氢氧化钙和氧化锆颗粒等组成,不仅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溶解性能、固化时间和粘接强度,还展现出优良的生物活性和抗菌性能。
1
理化性能
流动性能:生物陶瓷材料的流动性能在室温下超过20mm,这意味着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根尖区及侧副根管的封闭需求。
溶解性能:虽然不同研究结果有所差异,但生物陶瓷材料的溶解度符合ISO 6786标准,这保证了其在根管内的稳定性。
固化时间:生物陶瓷材料在根尖周组织或牙本质小管内的水分作用下加速固化,产生体积膨胀,更深地渗入牙本质小管形成严密充填。
粘接强度:生物陶瓷封闭剂在固化过程中通过水合作用和沉淀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与牙本质形成牢固的化学粘接和机械扣锁。
2
生物学性能
生物活性:生物陶瓷材料的浸提液能促进多种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矿化基因的表达,显示出良好的生物活性。
抗菌性能:生物陶瓷材料通过水合作用生成的碱性环境可抑制细菌生长,显示出一定的抗菌性。
03 生物陶瓷配合单尖法
生物陶瓷封闭剂单尖充填技术的效果评价涉及体外和临床两个层面。体外评估依据根管密封性、牙本质渗透性和牙根抗折性,而临床疗效则通过国际性问卷调查和临床研究来评估。
结果显示,生物陶瓷封闭剂单尖充填技术的短期临床疗效不次于传统根管充填技术。
1
体外评估
根管密封性:多项研究显示,生物陶瓷材料充填后的孔隙率不高于传统材料,提示其对根管形态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牙本质渗透性:生物陶瓷材料充填的牙本质渗透性优于或类似于传统材料,这有助于提高根管充填的密封性。
牙根抗折性:生物陶瓷材料的X线阻射剂为氧化锆,具有良好的断裂韧度和抗拉强度,有助于增强牙根的抗折性能。
2
临床疗效
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生物陶瓷单尖法可应用于所有类型根管,显示出临床医生对其效果的认可。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生物陶瓷封闭剂单尖充填的成功率均在75%以上,与传统技术相当。较低的成功率可能源于更为严格的评估标准及医师操作的技术差异。国外也有研究将无明显症状或体征且根尖周病损完全或正在愈合的病例计为成功,成功率达90.9%。
04 临床争议
1
超充
超填率:临床报道使用iRoot SP行单尖充填时,超填率可达47.4%。也有研究发现封闭剂是否溢出根尖孔对治疗效果无显著影响,病损大小是影响生物陶瓷封闭剂单尖充填预后效果的关键因素。
超填材料吸收:超填时可能将根管内感染物质推出根尖孔,引起充填后不适,应尽量避免超充。约50%的超填材料部分或完全被吸收,但基于iRoot SP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成骨诱导性,超填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很小。
2
根管再治疗
研究显示,iRoot SP单尖充填根管的再治疗时间长于AH Plus连续波充填,这可能与生物陶瓷封闭剂固化后硬度高,难以彻底清除有关。
再治疗效率:推荐使用10%甲酸联合机械预备处理根管,以提高生物陶瓷封闭剂单尖充填根管的再治疗效率。
05 总结与展望
生物陶瓷封闭剂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及理化性能,且操作简便省时,结合单尖充填技术的短期临床疗效不次于传统根管充填技术。
然而,该技术仍存在一些局限,需要进一步优化生物陶瓷封闭剂的理化性能,提高远期疗效。同时,需要更多的体内研究和长期的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科学、规范地指导临床应用和技术推广。
汉瑞祥近期课程
1.课程报名 | 贵州 喻刚 精细化根管治疗的流程和要点【12月8-9日】
2.课程报名 | 杭州 跟着毕成老师学习显微根尖手术【12月11-12日】
3.西安交大继教班 | 口腔多学科显微治疗培训班(专项高阶班)【12月14-15日】
2024-S53-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