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习惯的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孩子们被各种电子屏幕和即时娱乐所吸引,静下心来阅读一本实体书似乎成了一种奢侈。许多孩子即便手捧书籍,也难以沉浸其中,往往浅尝辄止,无法深入挖掘文字背后的深意与乐趣。与此同时,家长们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却往往苦于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更不用说如何通过提问引导孩子进行深度阅读了。面对这一现状,引入“问题四象限”工具,不失为解锁孩子深度阅读潜能的有效途径。这一方法旨在通过四个维度的问题设计,帮助孩子全方位、多层次地理解文本,促进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考的发展。
“问题象限”是由澳大利亚的菲利普·卡姆(PhilipCam)教授提出的。有了这个神奇工具,我们能教会孩子们怎么问既聪明又好玩的问题,让读书不仅仅停留在看字面上,而是像寻宝一样充满探索的乐趣。现在,就让我们带上“问题象限”这个超级装备,打开阅读之门,来一场书山海浪里的深度巡游吧!在这场由文字编织的奇妙航程中,“问题象限”不仅是一张导航图,更是智慧探索者手中的罗盘,引领我们穿梭于知识的浩瀚星河,每一站都充满了新奇与发现。让我们深入剖析,如何通过这四大象限,将阅读之旅升级为一次精神的壮游。
首先来到第一象限,这里出现的问题一般是基于文本的一些文学性猜测,通常涉及分析推理和整合诠释的能力。根据目录页的章节标题,你能编一个小故事吗?
猜一猜,柴斯特是如何从康涅狄格州来到纽约的?
根据目录推测,柴斯特在纽约可能有哪些波折的经历?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基于文本中提供的线索,发挥想象去预测,通过这些问题,孩子可以参与到想象性探究活动中。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做同样的事,比如,试图去分辨别人做事的动机,试图预测他人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或思考自己人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应该去培养这种能力。
接着我们来到第二、三象限,这里就像是信息的果园,这里设计的问题基本是封闭式问题,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答案。
你需要做的就是摘果子——收集那些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话。别小看这些基础工作,没有它们,咱们的侦探游戏可玩不转。
仍旧以《时代广场的蟋蟀》为例,我们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柴斯特来到纽约后住在哪里?
你知道蟋蟀是怎么唱歌的吗?
从封面上,你能判断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
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个故事?
这两类问题都涉及基础理解,但是如果孩子们的提问始终在二、三象限打转,家长或指导师就应该引起注意,因为这类问题都属于封闭式问题,孩子们去查阅文本或者进行适当的网络搜索就能解决,不应该占据大量的讨论时间。
最后抵达第四象限,在这里问题成为点燃想象力的火种,激发无限可能。我们不再局限于文本之间,而是跃入一个由自己构建的思维乐园。比如,读了《卧底机器人》这样的科幻小说后,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书中的科技成为现实,人类社会将如何变革?我们又该如何准备迎接这样的未来?”这样的提问,不仅让读者成为故事的共同创造者,更促进了对未来趋势的前瞻思考和创新灵感的迸发。
整个“问题象限”旅程,就像是从地基打起到高楼大厦建成的过程。从搜集砖瓦(提取信息)到设计架构(分析推理),再到室内装修(评价反思),最后开个屋顶派对(创意运用),每一步都至关重要。这样的阅读,不仅能让你的知识大厦更加稳固,还能让你的思维翅膀更加硬朗,飞向更高更远的地方。现在,拿起一本书,带上你的“问题象限”,开启深度阅读吧。书果星球
社区儿童阅读馆
——诚邀合作伙伴
用正确的方法 读适龄好书
满足3-14岁孩子阅读需求,全面解决阅读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