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手记丨与“银色高地”的那些未完待续......

文化   2024-12-11 18:06   宁夏  

由于版面和设计的需求,银色高地的故事经历了多次精简,从最初的四千余字缩减至三千二百字左右(而在此之前,期刊的版2一直都是控制在2600字以内的。)

然而,即便如此,仍有许多关于银色高地的美好瞬间未能呈现于纸上,好多好多细节,好多好多我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没有写下来,这是我心中的一大憾事。

因此,动笔写下这篇编者记,希望能够捕捉那些闪光的片段,与有缘之人分享。

与银色高地的项目,是迄今为止让我感受最深刻的一次合作。深刻来源于与银色高地团队在接触过程中,他们所呈现的无可比拟的专业,事事有回应的高效,团队结构分明、权责到人的精准对接,都让我发出“在宁夏竟然有这样专业的企业”的感叹。

最初的两通简短的电话会议,就确定了彼此之间的合作。作为一家鲜少接受过本地媒体采访的酒庄,银色高地也会发出“我们为什么要和原野湃合作”的疑问。在我看来,这是每一家酒庄都会向我们提出的问题,这是一个“阐述自我”的问题,而不是在向我们发难。因为自我阐述的过程中,酒庄自己会从中了解我们,了解我们过去的成就、一贯的主张,以及最重要的,我们能为酒庄带来什么价值,以及未来的长尾效应。

而在当我阐述之后,酒庄的销售总监Jason——在北京长大、新加坡工作并有着丰富酒店管理经验。他对合作的热情与支持,使整个项目得以顺利启动。

在第二次两方团队电话会议结束后,银色高地市区文化中心的负责电销的Lily很快就在群里发了一份会议记录,详细列出了所需协调的事项、时间节点与不同环节的对接人以及若干补充问题。那一刻,我知道与银色高地的合作,将是一场顺心的旅程,我第一次开始期待未来的工作,期待两方碰撞出来的期刊。

而与银色高地的合作,也是我去酒庄次数最多的一次项目,我全程跟进,四次前往酒庄参与采风与协调。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银色高地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种植园负责人Evan,还是充满热情的小水,亦或是细致入微的Lily,以及充满智慧与人文关怀的Emma庄主,他们的故事都是银色高地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第一次前往银色高地,适值11月初,酒庄正在大面积进行埋土工作,我们奔去采景。Evan是酒庄基地园长,负责葡萄园的种植工作。他全程和我们聊天,回答我的问题,在镜头前配合我的调度……他根本不像一位00后的男孩,成熟、周到、妥帖。

酒庄的商务接待小水,是一位95后的女孩,毕业于宁大葡萄酒专业,毕业后就加入银色高地,一直到现在。她热情、爽朗、亲善,每次到酒庄,都是她全程接待,她是银色高地接待部的员工。很多次在她的言谈中,都能感受到她作为银色高地员工的那份自豪感以及她对自己职业的热爱。

和我全程在项目群中对接的Lily,则是市区文化中心的行政人员,她向庄主引荐我们的期刊,帮我加到庄主的微信,帮我每次推进项目……直到最后补充空境去往市区的银色高地后,我才见到她。她是一位美丽柔润的母亲,讲话温和而婉转,细心、热情,带我逛了一圈文化中心,介绍了每个空间在未来的装设,带我看生物动力法动物园(鸽子、孔雀、鸭子、鸡.......不同种类的动物在一处空间和谐的共存),和我在办公室看酒款产品图并允许我给美编拷贝一份。还很温暖地给我洗了一个苹果,走的时候我没好意思带走。

而Emma,我无比庆幸能和这样一位庄主、酿酒师对谈。在我们那天采访结束后,Emma嘱咐小水,给我们四个人都送了一瓶酒,就是那款非常好喝的,名为“山泉之舞”的苹果酒。

这款苹果酒的背后,是一个关于解决农民滞销问题的真实故事,它见证了Emma及其团队如何通过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疫情期间,Emma得知酒庄一位员工家里的青苹果因缺乏采购商而严重滞销,便亲自带领团队前往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当她亲眼见到在这个偏远山村中竟有如此大量的优质青苹果无法销售时,立即决定与酒庄的酿造团队商讨解决方案。最终,他们收购了这些滞销的青苹果,并将其精心酿造成了“山泉之舞”。

而我在回到家几天后才发现,小水还在包装盒里面放了一袋坚果零食。当时我们访谈结束,Emma招待我们喝了银色高地从未上市、数量极其有限的芭贝拉和阙歌,我喝得有点醉意,她当时给我们每个人都拿了一包零食缓解,可是大家都没有吃,不想她竟然默默地放进了送给我们的酒中。

最后一次补充空境,去到市区的银色到底文化中心,见到了即将八十岁的不久后就要过生日的高林——银色高地的董事长。本来其实我们出发前,不敢抱太大期望,怕见不到高叔。

那天天气很暗沉,我们拍完所有空镜时,已经到下午四点多,天空已经很暗淡,Lily最后还是主动提出帮我们引荐一下高叔。

她透过窗户看过去,不确定他老人家是否已经睡醒。但是看向窗户的同时,屋里的高叔就已经招呼起了她。那是大门口的门房,两间房,一间住的是看管酒庄大门的王大叔,一间住的就是高叔。Lily简短的介绍我们后,高叔就喊我们进房间,不用拘谨地待在门口。

进入那间房后,就想起了老家的小时候的爷爷奶奶。

那时候,很多老人就是在那样一间暗沉、带着年代感的房间中生活、吃饭、和来看望他们的孙子孙女絮语,从柜子里拿出放了很久的零食,早已不合口的糖果,再塞给他们几毛钱……

“来来来,进来,都坐下,都坐下......”

高叔的声音郎健而略有暗哑,在我们进入房间的不久前,他应该就抽了很多烟,我和吴哥、Lily,三人进入后,驱散了浓重的烟雾。吴哥就远远地放置了一个定机位,我们围坐在他身边。他问了我们每个人来自哪里,我们公司做什么,正回答时,发现他桌子上就放着我们的期刊,而且还是完整的四期。他说那是女儿Emma给他的,让他瞧瞧。

鼓起勇气让高叔给我们一些指正、建议和评论。他一直说这是你们年轻人的东西,并问上面的文字是否是自己所写。吴哥指着我,介绍到文字是我负责。他点头看着我,笑得很开心。

他像长者一样关心期刊的发行量,是否盈利,收效几何。

在听到我和吴哥都是固原人的时候,他就用固原话和我们聊起来,讲起父亲在固原任职的岁月,讲起在固原的童年和少年......

他还主动而详细的娓娓讲述了银色高地从创立之前,到创立初,再到这几年的发展,讲起女儿Emma,讲起孙女小Emma,讲起酒庄的年轻人,酒庄的酒......

他是如此愿意分享,如此健谈,如此幽默而动人。

但,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家族酒庄的创立者,却住在这样一间房间中:靠门立着一台旧空调,空调开着,房间里很温暖,白色的排风口已经有些泛黄;旁边是一副老式的立柜,上面是橱窗,下面是柜子,在很多农村人家中还能看到这样的立柜;占据房间最大面积的是一张实木办公桌,两边各三把木质椅子。而高叔,就坐在靠墙一面的中间椅子上。桌子上放着一些关于葡萄酒的书,最上面一本是他最近正在学习的关于生物动力法的书,他坐着的椅子后面的墙上,是一面显示屏大小的窗户,铁丝悬着一张咖褐相混颜色的窗帘,更接近葡萄园中土壤的颜色……

在两个多小时中,其实我们都没有怎么发问,是高叔自己在讲述。在最后离开的时候,我提议可否合影一张,他欣然答应。在我们采访结束要动身离开时,他从椅子上起身,去到立柜旁,俯下身从下面的柜子里拿出来三瓶酒,执意要送给我们。

我们万万不能收,早在金山基地,Emma老师已经每人送我们一瓶。

可是当他听到这样的惋谢后,却说“那就不要苹果酒,换这个勇士吧”。

1997年,高叔发现了宁夏产区的潜力,开始了长达10年的葡萄园考察之路,成为宁夏葡萄酒酿造事业的先驱。在近三十年前,高叔甚至并不懂得如何鉴别一款葡萄酒的好坏的时候,就深有远见的预见了未来宁夏葡萄酒的商业前景。“世纪勇士”是Emma专门为了致敬父亲而命名的一款酒。作为银色高地入门系列的葡萄酒,Emma想以勇士的名义向世界传递宁夏人民的勇气和坚韧,它不仅有着不可思议的价值,还斩获无数的荣誉和奖项。

今年8月,是“世纪勇士”诞生的10周年,酒庄为此重新打造了新形象,在酒瓶和酒标上都做了升级,以勃艮第瓶呈现,不仅继续沿用了兵马俑的形象,而且在设计风格更显简洁大方。

而高叔从柜子里拿出的正是升级后新包装的“世纪勇士”,酒身上还裹着包装的雪梨纸。

我们仍然坚持。

“怎那么超怂,人送酒还不拿着!”

最后吴哥同意后,我们也只能收下。

高叔认真地和我们拥抱,从房间出来,站在门口一直目送我们……

原野湃编辑:马文梅

2024.11.20

出品 | 原野湃

美术设计 | L-Rita  策划编辑 | Marvin.M 

摄影摄像 | 张云迪 梨睿 视频 | 子赟 布衣纽扣

*每期限量印刷*

*欢迎大家免费领取*

期待与更多空间达成合作互动

原读物投放 / 内容投稿 / 广告 /  vx : CT142621
推荐阅读

征稿启事 | 《原野湃》2025卷诚邀您的参与
在反哺与自我关照中,看见星星的故乡
葡萄酒的中式文化底蕴
跟着葡萄酒去旅行

原野湃
Wildness Passio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