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湃》文创读物
2025年1月 No.008
往北开,一直开
美国公路大发展起始于罗斯福时代(1933-1945),随着汽车的普及,无数美国人踏上公路之旅,前往心中的圣地,旅游业与服务业带动了公路沿途新兴城市的发展,促进了美国公路文化的繁荣。而真正将这种生活方式升华成一种文化思潮的,是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On the Road)。这部发表于1957年的作品捕捉了那个时代年轻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质疑和对自由、个性解放的渴望,带领人们踏上66号公路冒险旅程,开启了一个公路小说的黄金时代。
《原野湃》文创读物
2025年1月 No.008
往北开,一直开
“1955年9月下旬的一天中午,我偷溜上一列从洛杉矶开出驶往圣巴巴拉的货运火车。我头枕在行李袋上,跷着腿,注视着天上的浮云,想着心事。”
影片《逍遥骑士》
从杰克·凯鲁亚克笔下Sal与Dean穿越美国的冒险旅程,到今天公路旅行发展成为丰富多彩的形式,这种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中。自驾游、自行车骑行、背包客徒步、房车露营……每一种类型的公路旅行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们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国内公路文化图景。
重新翻阅《在路上》这本充满自由精神与冒险情怀的小说,在“西进运动”、“20世纪初的汽车革命”、“66号公路”以及“垮掉的一代”等历史背景下穿梭后,我们发现公路文化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移动,它更深层次上探讨的是人与环境、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在忙碌与焦虑的当下,放下现实生活的桎梏,选择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不仅需要一颗对大千世界永葆好奇与浪漫的心灵,更需要无畏的勇气。浪漫让我们领略世界的美好,勇敢则让我们直面内心的自我。正是在这种自我与世界的彼此映照中,我们完成了对那份人们孜孜以求、名为“自由”的追寻。
当我们驾车行驶在蜿蜒的公路上,穿越壮丽的自然景观,打开那扇通往未知前方的大门时,同样也打开了认知的边界。它来自于与不同文化的碰撞。
它可能是偶然踏入一个偏远村落,体验到从未见过的传统习俗;或是结识一位陌生旅伴,聆听他们的故事与梦想;甚至是在面对语言不通、风俗迥异的挑战时,学会用微笑和手势去沟通。
每一次的文化碰撞,无论是愉悦还是令人困惑,都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让我们从狭隘和自我中走出。
在那些瞬间,不仅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更促使我们反思并意识到:
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广阔得多,而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经历使我们更加包容和开放。在旅途中学会了尊重差异,欣赏多样性,并从他人的生活中汲取灵感,成为更加成熟、宽容和富有同情心的人。
大漠天池
因此,在浪漫与勇敢之外,公路旅行更是一次寻找自我的旅程,一种回归本真的方式。它让我们有机会暂时远离日常琐碎,思考那些平日里无暇顾及的问题:
关于生活的目的、关于个人成长、关于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它给予我们时间和空间去反思、去探索、去发现那个更加真实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找到新的方向,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近年来,在中国西北部,有一片土地成为了公路旅行的首要选择——宁夏。
这片广袤的土地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从巍峨的贺兰山到浩瀚的腾格里沙漠,从黄河岸边的古老村落到广袤的戈壁滩,还具备完善的公路网络,为旅行者提供了探索多样地貌的理想条件。中卫66号公路、虎克之路以及新小公路,每一条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让每一位旅行者都能在旅途中发现新的自我并与自然建立深刻的联系。
虎克之路
尽管时代变迁,技术进步,但公路文化的核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以及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的愿望——从未改变。
为了更好地推广宁夏的公路旅行资源,一个名为“公路公社”的品牌应运而生。
“公路公社”致力于打造复古公路美学,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每一位旅行者提供难忘的旅行经历。通过精心设计的旅行项目,带领游客走进宁夏那些不为人知的多样地貌,鼓励大家成为更加独立、勇敢和富有创造力的存在。
出品 | 原野湃
美术设计 | L-Rita 策划编辑 | Marvin.M
摄影摄像 | 张云迪 梨睿 视频 | 子赟 布衣纽扣
校对丨佛陀的烟火 周雪琴
*每期限量印刷*
*欢迎大家免费领取*
期待与更多空间达成合作互动
原读物投放 / 内容投稿 / 广告 / vx : CT14262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