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施普雷河是德国最长的三级水路,发源于东部的萨克森州,共有三个源头,最主要的源头位于埃伯斯巴赫-诺伊格斯多夫(Ebersbach-Neugersdorf),由东向西流经萨克森州、勃兰登堡州和柏林州,最后在柏林施潘道区汇入哈维尔河(Havel),全长400多公里。柏林境内的施普雷河道总长约44公里,最主要的支流达默河(Dahme)也在柏林柏林东部小城科佩尼克汇入施普雷河。施普雷河不仅孕育了不同凡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勃兰登堡州的施普雷森林和柏林博物馆岛,也在18世纪初赋予了柏林这座普鲁士皇城一个雅号:施普雷河畔的雅典。接下来我们以奥伯鲍姆桥附近的东港(Osthafen)为起点,逆流而上,去领略一下柏林母亲河两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第35站,我们来游览一下柏林的水城新威尼斯(Neu-Venedig)。
柏林的新威尼斯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新威尼斯平面图 © juergen-reichmann.de
© 米格-施普雷河道
说起威尼斯,人们首先会联想到众多的河道和桥梁,还有水上的贡多拉,从这一点而言,位于柏林城东米格湖(Müggelsee)与戴姆利茨湖(Dämeritzsee)之间米格-施普雷河段(Müggelspree)的一片住宅小区可真的称得上是柏林的威尼斯。这片区域面积并不大,最初叫作“新喀麦隆”,后来域内开挖了五条人工河道,总长度达五公里,形成了六个小岛,相互间由十座车行桥梁和三座人行桥梁连接,这一新的地貌与意大利威尼斯相似,其中最大的桥梁也取名叫“里亚托桥”(Rialtobrücke)。不过,切勿将其想象成意大利威尼斯市中心大运河上的那座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最具意大利风情的石桥,因为柏林新威尼斯域内的桥梁都是非常简朴的混凝土桥,不带任何特别的装饰。两地相似的地貌应是“新喀麦隆”后来更名为“新威尼斯”的原因。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 人工河道 (1)-(2)
新威尼斯原是一片沼泽般的草坪,是朗斯多夫(Rahnsdorf)骑士庄园的一部分,十九世纪末产权转移给当年还独立于柏林的科佩尼克市(Köpenick),被其用作护城蓄洪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柏林行政区域改革中,科佩尼克被并入大柏林,失去了原有的独立地位。五年后柏林在这片河滩草坪上开渠排水,开挖人工河道的泥土被堆积成今日域内一条高于其它路面的U型主干道泻湖路(Lagunenweg)和里亚托环路(Rialtoring),形成外高内低的地貌。
据相关资料记载,柏林于1928年开始在这个小小三角洲开发房地产,现在整个区域被分为450个地块,最小的地块也在600平米以上(含水上面积)。除历史上已售产权外,目前在新威尼斯核心区内已无法获得永久产权,因为该地区至今依然是保护德国首都免遭洪水侵犯的蓄洪区。所幸的是,迄今新威尼斯只在二战后的1947年充当过一次牺牲品,那次是因柏林市内尼古拉小区附近的磨坊街河闸短时失效,导致施普雷河上游水位上涨。为保护市内建筑,新威尼斯低洼处的楼房均被淹没,只有高高的主行道探露出水面。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 主街旁的别墅 (1)-(2)
© 临水别墅 (1)-(2)
今日的新威尼斯区内,既有通常的住宅楼,也有典雅的洋房,带有花园的避暑小屋与打理精致的独栋别墅毗邻而立。不同社会阶层的市民在此睦邻相处,周末还时不时可见游客租船荡漾在区内的河道上,尽享新威尼斯的自然风光。
新威尼斯的现貌让人难以想象,二战后这里曾是战争难民的安置点,而民德时期又成了专供东德高级领导干部在周末休息的地方,即所谓的“达契村”(Datsche,也写作Datscha)。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 喜鹊街桥的围栏
© 探游新威尼斯
其实,“达契”这个概念源自俄语,是民德时期被德化的单词,目前仍是德语中为数不多源自俄语的词汇,它特指带有小花园的周末度假小屋。东德时期,大城市的民众大多生活在空间狭小的大板房高楼内,再加上水果蔬菜供应疲软,外出旅行又限制多多,所以能在城乡结合部拥有一个花园小屋,种点花草蔬菜,既能改善生活,又可提高生活品质,所以这成了打工者梦寐以求的生活目标。1976年,民德政府颁布《民法典》,明确了公民在一定期限内享有有偿使用全民所有制土地的权利,此权益可转让,可继承。这一法律促进了“达契村”的建设,尤其是在东德北部水系发达的地区。
正文中未注明来源图片均由作者本人拍摄
作者简介
李国强,1971年进入上海外国语学校学习德语,198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国语言文学专业,获本科学士学位。毕业后曾在上海仪表系统任科技翻译,1988年至2020年在同济大学从事德语教学和学校外事管理工作,参与了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中德职教学院、中德工程学院等项目的筹建工作,并先后三次受教育部、科技部派遣在我驻德国使馆教育处、科技处任一等秘书,从事中德两国科教领域的双边交流工作,2021年3月起负责上海杉达学院对德交流合作工作。
编辑:陈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