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跨学科学习“代个言”,北医附小探索课程改革新途径~

教育   2024-12-24 22:25   北京  



12月20日,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举办跨学科主题实践学习展示研讨会。本次活动聚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市教委基教一处副处长陈晓莉、区人大教科文卫主任李航、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吴谨等出席此次活动。


滑动查看


在课例观摩环节,教师们以“跨学科融合”为教学主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如语文课《登中轴大讲堂 做金牌小讲师》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学科联动;道德与法治课《探寻福字演变》结合美术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兴趣;科学课《健康计划》融入综合实践与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情境中解决真问题;数学课《谁“比”我有理》以实际生活问题为导向,将数学、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内容融为一体。


语文

语文

数学

数学

英语

科学

道德与法治

美术

音乐

音乐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劳动

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

班会

More


我们需要综合计算空调价格、能耗比以及适用性,最终选出最适合的空调。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发现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学生葛芳菲



科学教师曹立娟表示,科学课的项目化学习正在推进中。例如馆校融合的课程,结合北大医学部的资源,引导学生从身体健康的视角开展跨学科探究。曹立娟提到,科学课程正积极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紧密联动,协同发力。例如利用实验激发学生观察力以促进写作,或将科学数据与数学统计内容结合,让学生在学科交叉中实现综合运用。


在学生展示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情景剧等形式生动诠释了跨学科学习的内容与成果。排球表演展现了体育与团队合作的结合,京剧表演体现了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社团“小院士”带来的项目式学习汇报深入探讨了与科学相关的主题,音乐课的AI作曲展示则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为跨学科学习注入了更多创意元素。这些展示不仅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呈现,也是对跨学科学习理念的具体实践。  



区教育学会秘书长、北京市教育学会科技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闫顺林主持会议。


中国人生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晓伟肯定了北医附小校园积极与和谐的氛围,并对学校在跨学科教育探索中的实践成果给予关注。他表示,希望北医附小在未来能够继续深化跨学科教育的探索,推动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田国英,校长王含和德育主任王禹群带来学校主旨报告分享。


田国英围绕“育人为本,多元融合”的主题,阐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在赋能全面育人新样态中的重要意义,深入探讨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推动教育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王含介绍了自2022年至今,学校以“学-研-行-思”作为校本研修的主渠道,开展了序列化、长周期学习。学校还采取了四级递进式跨学科教研模式,实施“三课”研修探索,在跨学科学习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跨学科教育是一种灵动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学生单一的知识记忆模式,引领他们走出书本的局限,将各学科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探索,让学科与学科之间通过真实的问题和任务联动起来,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价值,为学生创造更多真实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成长为时代新人。


王含还分享了北医附小的跨学科教育实践。她提到,学校以“康+”教育理念为核心,构建了“一核六维三级”的课程体系,将学科内的深度学习与学科间的联动有机结合。


王禹群从解决德育问题的视角出发,通过鲜活具体的案例,展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培育学生行为规范、促进素养提升、解决真实生活问题中的独特魅力和广阔前景。


在专家点评环节,四位教育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北医附小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上的探索进行评价,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北大附中教育集团总校副校长陈亮首先肯定了北医附小自加入北大附中教育集团以来,在课程体系和资源整合上的成效。陈亮提到,北医附小的“康+”课程体系具备很强的时代性与前瞻性,通过与集团内其他学校的对接,进一步优化了跨学科课程内容,探索了科学与传统文化的整合模式。他提出,未来希望通过集团内部的交流与协作,打造一个立体化、多元化的教育共同体,让每一所学校都能在集团内体现特色并相互辉映。


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室主任江峰认为北医附小的课程体现了“有感、有为、有品”,即学生在课程中有真实的获得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同时课程设计也提现了高度的文化品味。他表示,这种跨学科教育通过内容的整合与真实情境的结合,让学生在多学科融合中真正实现了知识的应用与素养的生成。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胡定荣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系统设计,以真实情境为导向,解决实际问题。他提到,跨学科学习的关键在于课程目标的系统化和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与高阶思维的培养。北医附小通过大单元设计和真实任务驱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他表示,跨学科学习需要平衡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关注拔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要确保基础性内容的普及。通过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全面覆盖与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专委会名誉理事长陶礼光聚焦跨学科教育的落地实践。他表示,北医附小的跨学科课程从五育并举到学科融合,再到真实问题的解决,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系统性与针对性。他特别提到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同学们能够在跨学科活动中体验到成功与挫折。这种通过真实的教育情境构建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陶礼光还对学校的课程领导力表示肯定,认为北医附小通过党建引领与校本研修的结合,系统设计了跨学科主题课程,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网络。他建议,这种模式应进一步完善分年级的连续性与进阶性,为更多学校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陈晓莉在讲话中表示,北医附小通过跨学科教育展示了课程改革的可能性。跨学科教育的意义在于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她强调,未来的教育改革要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感与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吴谨从区域教育发展的高度对北医附小的探索给予肯定。她提到,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径。她特别强调,北医附小用10%的跨学科学习撬动了课程变革的100%,这种小切口、大变革的模式值得推广。同时,吴谨还提出,希望学校继续加强与周边资源的联动,将更多社会力量纳入教育生态,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撰稿:孔涵芸(实习)   

摄影:张文博

编辑:黄依依

投稿邮箱:hdjywx@126.com

海淀教育内的文章,大部分是海淀教育记者的原创以及征集资料的整合,除海淀教育授权外,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本公号荣获2017年度、2018年度“首都教育新闻宣传策划创新力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大奖,2020年度“首都教育融媒体建设先锋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最具影响力”大奖!

    优质 均衡 特色   

海淀教育永恒的追求

微信号:hdjyxw

海淀教育
海淀区教育系统的新闻发布,信息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