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生来改写不留遗憾的结局|赖声川与《暗恋桃花源》

文化   电影   2024-01-26 12:01   中国香港  


台湾民进党从2000年起,进行了多次“去中国化”的课纲改革。


在最新的“108课纲”中,中国史被纳入东亚史脉络,象征着传统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论语》《孟子》被一点一滴弱化,《岳阳楼记》《廉耻》全被大笔一挥,直接删去。


图片来源于凤凰聚焦


这引爆了群众长期不满情绪,国民党民意代表游毓兰说道:


“今天台湾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倒行逆施,‘执政’党各种丑闻频传,就是因为没有礼义廉耻。”


其实在海峡对岸,对“忘本”的抗议从未停息。


1949年,台湾地区发布戒严令,进入数十年的“白色恐怖”时期。


1980年代,国民党来台已超过30年,当年的士兵都不再年轻。


老兵们不曾停止思念故乡,然而在不近情理的规定下,连一封家书都成了不可能的奢望。


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成员公开表达诉求


几位老兵成立了“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争取返乡探亲的基本人权。


思乡者们将百感交集注入在创作中,产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文艺作品。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家喻户晓的《乡愁》就是作家余光中根据这一时代背景有感而发。


导演赖声川则用戏剧为载体,记录下这一时代洪流,创造出《暗恋桃花源》,影响力至今方兴未艾。


《暗恋桃花源》

凤凰卫视电影台2月13日 21:15即将播出



暗恋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是赖声川自编自导的舞台剧,于1986年在台湾地区首次公演,顿时引起了岛内轰动,赖声川由此于1988年在台湾获得文学大奖。


1992年,赖声川以原班人马,加上杜可风的摄影,张叔平的美术指导,把《暗恋桃花源》改编为电影。


杨德昌导演(左二)探班《暗恋桃花源》剧组


与传统戏剧不同,《暗恋桃花源》呈现的是将不同时空中的故事糅合在一起的复式结构,是由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碰撞出来的另类戏剧:


“暗恋”讲述了年老的江滨柳在台北病房,期望再见年轻时的恋人云之凡,在等待中回忆1940年代的一段爱情故事。


“桃花源”重新演绎了陶渊明的千古名作,渔夫老陶难以容忍妻子春花出轨袁老板,于是驾船离家,误入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剧照


因为舞台管理的混乱,两个剧组需要同一时间在同一场地排练。


悲与喜,古与今,严肃与荒谬,坚贞与不忠,两个截然不同的剧组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相互干涉的情况。


虽然他们经常相互串戏,但又相互对话,共同交织构成了《暗恋桃花源》。




赖声川导演作品《暗恋桃花源》




该片在国际影展上大放异彩,斩获众多奖项——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卡里加里电影奖、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第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樱花奖银奖。


从1986年首演开始,它在30余年中从未息演,到底是怎样的魅力让其经久不衰,重塑着一代代人的精神世界呢?



暗恋


《暗恋桃花源》剧照


先说说“暗恋”这部分,剧中第一句话就揭露了它的主题,是江滨柳所唱之歌《追寻》,追忆了台湾地区开放两岸探亲前后的历史。


暗恋

中国东北青年江滨柳与云南女子云之凡在上海相恋。抗战后,云之凡准备返回昆明老家过年,出发前,两人相约于黄浦江外滩公园见面。经此一别,两人却因国共内战中断音讯,各自辗转逃至台湾地区,数十年不曾相遇。


江滨柳迈入垂暮之年,临终前偶然得知云之凡早已来台,决定登报寻人。等待期间,他独自陷入旧日的回忆中。数日之后,云之凡登门,却早已各自婚嫁,两人相对,不胜唏嘘。



故事开始于1948年辽沈战役爆发之际,身为东北人的江滨柳有家却回不去。


江滨柳:回家真好啊!


云之凡:你怎么了,又想家了?总有一天你会回到东北去的。东北又不是永远这个样子。


江滨柳:东北不是说你想回去就可以坐火车回得去的。


云之凡:总有一天你可以回到东北过年嘛!战争已经过去了,这年头,能够保得住性命已经不容易了,有些事情不能再想了。


江滨柳:有些事情不是你说忘就忘得掉的。


云之凡:可是你一定要忘记呀!你看我们周围的人,哪一个不是千疮百孔的?


江滨柳:有些画面,有些情景你这一辈子也忘不掉的!


《暗恋桃花源》剧照


后来江滨柳被时代裹挟,涌向了海峡对岸,不仅失去了返回东北故土的机会,还冲散了他与爱人云之凡的缘分,从此“追寻”成为了他的一生的主旋律。


剧中常常暗示“暗恋”其实就是戏中导演的亲身经历,他把云之凡比作“白色山茶花”,且对其有近乎疯狂的执念。


在江滨柳的回忆中,云之凡自始至终都是一袭白衣,如天使般圣洁、纯净,正如白色山茶花的花语——真情、清雅。


《暗恋桃花源》剧照


除此之外,山茶花还是云之凡的故乡——昆明的市花,这就赋予了“白色山茶花”更多元的意义。


他对云之凡难以忘怀的情愫是对故土的思念,对云之凡的找寻也是身处异乡的台湾同胞关于落叶归根的渴望。


江滨柳与云之凡的故事在今日看来是一出戏剧化十足的爱情悲剧,而在当年,却是非常典型的社会现象,是台湾与祖国大陆被迫分离的悲剧。


说赖声川想拍好一部戏剧,不如说他是在完成一个关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理想,他在《暗恋桃花源》赴大陆公演时曾说:


“这戏是时代写出来的,我们不过是时代的笔罢了。”


这部话剧采用集体创作的形式,剧本最开始只有一份大纲,细节是在排练中由演员共同完善的。


导演赖声川祖籍江西,出演云之凡的丁乃笙、丁乃筝姐妹祖籍云南,后来电影版主演林青霞祖籍山东,出演江滨柳的金士杰祖籍安徽,出生在台湾的眷村中,都是外省第二代。


走出眷村,他们被称为外省的小孩,会受到本地人的欺负,回到眷村,父母又告诉他们,这不是家,我们家在山东、云南......


台湾地区新竹市眷村博物馆


眷村在台湾地区,通常是指于1950年代前后中国大陆各省迁徙至台湾的国民党军及其眷属所兴建的房舍。


在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主角小四就是眷村二代,他常常困惑,自己在台湾地区出生,为什么自己没有祖先可以祭拜,没有亲友可以探望。


这是所有眷村二代的身份困惑,“回家”一直是眷村里恒久不变的主题。


丁乃竺回忆他们最初排练这部剧的情景,写道:


“突然间我们似乎触碰到一个核心,一个庞大的东西,我突然对我们上一代的流离失所和许多的无奈,生出一股强烈的同情心,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


可以说,“暗恋”是台湾外省人第二代创作者以共同记忆理解父母辈的一部戏剧。



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剧照


如果说“暗恋”是对家国命运的写照,那“桃花源”则是一则社会寓言,蕴含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追念。


桃花源

老陶与春花夫妻生活不顺,春花与袁老板外遇。老陶失望至极,决定离家捕鱼,以图出路,偶然误入桃花源中,遇上一对白衣男女。老陶于桃花源中住下,却忍不住思念春花,决定回家把她一同带来生活。


返回武陵后,他发现春花与袁老板早育有一子,但生计艰难,相互怨怼。他们早已认为老陶已离世,看到旧面孔后惊恐不已,老陶无奈,再次独自离去,却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



“桃花源”褪去了“暗恋”中压抑克制的气质,把陶渊明笔下美妙的理想之地变成了怒骂嬉笑的滑稽场所,体现的正是台湾地区的后现代文化环境。


“桃花源”的台词风格颇为粗犷,常用口语化的“这个”、“那个”代替文绉绉的词藻,如下面这一段台词原文:


老陶:袁老板你说这话,不就太那个什么了吗!


袁老板:我说这话哪个什么了?


老陶:谁不知道上游有大鱼啊?可我船就这么点大,我这去了我就回不来了嘛我就!


春花:你看看你,要你去那个什么,结果你坐在这边说那个什么,说了半天你说了哪个什么了?


老陶:怎么我说了那个什么还不够那个什么啊?


春花:怎么可能够那个什么呢?


袁老板:你说了半天这个这个那个那个,你到底说了什么跟什么嘛你?你干脆直接说出来!


老陶:这话直接说出来不就太那个什么了吗?


春花:你要是不说出来不是更那个什么了吗?


《暗恋桃花源》片段


这刚好对应了现实社会中部分台湾地区年轻一代的“失语”现状。


台北第一女子高中国文老师区桂芝评价道:


“现在年轻人在网络上面的用语,如果说棒,就是好棒棒,好赞,成语能用的像是赞不绝口、叹为观止、精彩绝伦,他们好像已经不太会用这些很平常的成语,用的是非常直白的口语。”


《暗恋桃花源》片段


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是台湾地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


“桃花源”的布景采用了传统的山水画,这样的设计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意识,也是台湾同胞心中的家园形象。


而美工小林完全误解了导演要求的舞台布景“留白”,表明了部分台湾地区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疏感。


《暗恋桃花源》片段


在“暗恋”中也有对此议题的描写。


江滨柳、云之凡等老一辈角色的配音均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而年轻的护士则是一口典型的、娇滴滴的“台湾腔”,这种处理显然是有意为之。


面对江滨柳难忘当年情,侃侃而谈时,护士则开导他要学会忘记,说自己不到两周早已忘却前男友的容貌。


《暗恋桃花源》片段


这也是赖声川对新一代人易于忘情的担忧,害怕同根同源的文化连接会随着时间一同流逝。


“暗恋”的导演反复提醒演员们要了解时代背景,他怀念着40年前的上海,而在台湾地区长大的演员们却分不清黄浦江和淡水河。


《暗恋桃花源》片段


导演不满演员无法演绎出当年的情感时,演员则抱怨:“我是我,她是她,我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云之凡。”


剧中,导演痛心疾首地要美工将它补全“桃花源”布景中那个无奈的“留白”,看似是一笔带过的情节,其实暗藏了多少历史的辛酸。


《暗恋桃花源》片段



暗恋桃花源


戏剧的高潮出现在两剧同台彩排。


白袍男子:【对老陶】没有事,最好不要回去!


江滨柳:【对江太太】没你的事,你回去吧!


江太太:我回去干什么,我留在这里陪陪你嘛。


老陶:【对白袍男子】我想回去看看我就死心了!


江滨柳:【词是对江太太,但面对老陶】没你的事,你回去!


白袍男子:【词对老陶,但瞄着轮椅上的江滨柳】回去会惹事,不要回去!


江滨柳:【词对江太太,但瞄着老陶】你回去吧!


江太太:我……


老陶:我……


白袍男子:【词对江滨柳】你不要回去!


江滨柳:【对白袍男子】回去吧!


白袍男子:回去就回不来了!


江滨柳:【指白袍男子】我命令你快回去吧!


白袍男子:【指江滨柳的鼻子】我警告你不许回去!


江滨柳:你混蛋!给我赶快滚回去!


白袍男子:【大喊】我看谁敢动!


《暗恋桃花源》片段


这段对话中,身处“暗恋”剧中的江太太说出了“桃花源”中老陶的心里话,白袍男子和江滨柳也跨时空形成了对话。


互通的内容便是“想家”、“想回去”。


在老戏骨们强大的演技加持下,这场戏格外触动人心,台湾地区现代人内心的迷惘和矛盾在此刻爆发,使得观众感知一种身陷努力回忆和拼命忘却的情愫中。


《暗恋桃花源》剧照


赖声川这样说道:


“要用‘暗恋’的两岸故事来讲人对桃花源的向往,还是用‘桃花源’来谈现在政治、人情的状况?都不容易说明白,两者也都不对,一定要两边加起来意义才完整。”


“暗恋”与其说是江滨柳之于云之凡的念念不忘,不如说是他对梦幻般美好的“桃花源”的无限向往。


而“桃花源”实际上讲述的是误入其中的老陶对春花的不舍“暗恋”。


《暗恋桃花源》片段


这种联系使得两剧貌离神合,共同塑造了中国电影中的神妙之作《暗恋桃花源》。




2013年2月,赖声川无意中得知,原来民间有那么多业余团队自发演出《暗恋桃花源》。


他在微博上发问:“如果你演过或知道你的学校曾经演过,请回复此微博。”


图片来源于赖声川的微博


11年来,这条微博被转发7200余次,收到超过2800条回复,从内容看,来自全国大小城镇的高校都曾排演过《暗恋桃花源》。


除了民间的自发表演,过去30多年,诸多官方版本的《暗恋桃花源》曾在各地进行演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献礼秀。


2006年,海峡两岸同时推出《暗恋桃花源》的台湾地区版和中国大陆版,以纪念该剧首演20周年。


2007年,赖声川指导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演员共同排演话剧《暗恋桃花源》,献礼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


在赖声川的其他作品中也不难看到这样的家国情怀:


《如梦之梦》中五号病人为寻找顾香兰从台湾到上海,隐含着寻找个人身份和家园认同的象征意蕴。


《宝岛一村》在对台湾地区眷村历史述说中,呈现了外省人对祖国大陆的眷恋与乡愁。


导演赖声川携《宝岛一村》剧组于故乡江西进行演出


大陆说唱歌手“法老pharaoh”在歌曲《亲密爱人2017》中也记录了那段历史。


他的干爷爷年少参军时遇到了一个叫梦芸的女孩,两人相爱之时,内战爆发。


梦芸去了海峡对岸,两人就此分别,从此只能以书信来往,相逢遥遥无期,就这样97岁的干爷爷一辈子未婚。


这与“暗恋”中江滨柳与云之凡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他以干爷爷的口吻,写出了三段书信式的歌词,分别讲述干爷爷的弱冠之年、花甲之年和耄耋之年,还原了当年的情景。


旧时我那兴起参军多是为解饥饿,


现今渐渐富裕了我却穿起你织造的旧衣。


握起毛笔,爱上了书画研墨。


我想时光亦是用来磨的,细细地磨慢慢地磨,总能磨出些许墨香来。


即使我鼻子已不灵,眼睛生出疾,侥幸你的照片还能辨出依稀。


我果然开始害怕,怕是我得了老年痴呆,怕把你忘怀。


而这封隔岸书信最终走向无疾而终。



他写道:


“年轻见不到,年老怕打扰,生命抵达终点之后自会再次重逢。”


对比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文艺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民进党的一系列行为则令人唏嘘。


蓄意搞“去中国化”,通过更改历史课本,建构“文化失忆”工程等,妄图台湾地区青少年一代“根失忆”。


但新一代台湾同胞对中国大陆优质的历史剧仍有共鸣。


上世纪90年代起,大陆电视剧《水浒传》《铁齿铜牙纪晓岚》《大宅门》《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都在台湾地区创下可观的收视率。


《甄嬛传》《延禧攻略》等宫斗剧最为火爆,热门时段多家台湾地区电视台都在解说该剧,商场、餐厅、旅行社等也纷纷围绕剧中热点推出配套业务。


《狂飙》在去年大火了一把,有追剧的台湾观众想阅读剧中人物推荐的《孙子兵法》,还想去取景地广东江门品尝猪脚粉。

优质中国大陆电视剧


中国大陆剧在台湾地区长盛不衰,台湾地区影视剧也给大陆观众带来许多难忘的记忆。


琼瑶小说改编的多部电视剧都前往祖国大陆取景,邀请大陆演员出演,创造了数部经典,陪伴了几代人的童年。


《流星花园》片段


《流星花园》开启了台湾地区的偶像剧风潮,《恶作剧之吻》至今在大陆观众心中占据着一席之位,成为无数人的青春回忆。


近年来,台湾地区优质影视剧《想见你》《俗女养成记》《我们与恶的距离》等也在中国大陆引起广泛讨论。


优质台湾地区电视剧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例行记者会上总结道:


“吸引岛内民众追剧的根源动力还是两岸同属中华文化,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


语言相同,文化相通,即使不看字幕也能知道故事内容,话里话外的人情世故都能心领神会。


正是有这份默契存在,才有了两岸同胞们口中常说的“两岸一家亲”。


导演赖声川


赖声川导演如今已快步入古稀之年,仍活跃在戏剧圈的一线,致力于填补海峡两岸之间断裂的历史集体记忆。


他建立了自己的专属剧院“上剧院”,《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等经典舞台剧仍在热演。


2013年,他与好友陈向宏、黄磊、孟京辉共同创办了乌镇戏剧节,至今第10届已圆满落幕。


第11届乌镇戏剧节预告


在这10余年中,几乎每届戏剧节赖声川导演都亲力亲为献上精彩的创作。


赖声川导演在1月10日的微博中有感而发:


1969.1.10 父亲过世


1984.1.10 第一个演出《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首演于台北


2024.1.10 第43部原创话剧《镜花水月》首演于会昌戏剧小镇


会昌戏剧小镇海报


会昌戏剧小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老县城西北街,以著名戏剧大师赖声川的赖家老宅为起点,以戏剧为主题,建设了多处开放式艺术区域,开设了多个专业课程,旨在培养专业的剧场技术人员,为国内戏剧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会昌是赖声川导演的故乡,会昌戏剧小镇的建立对他意义非凡,是他戏剧生涯的又一个里程碑。


会昌戏剧小镇开幕式


忙碌大半辈子,贯穿他一生的家国情怀终于得以实现。


他完成了父亲的夙愿,终于落叶归根。


他圆了“暗恋”中江滨柳追寻家乡的梦,补上了“桃花源”中那处中华传统文化的“留白”。


《暗恋桃花源》剧照


他在自己的人生里,替《暗恋桃花源》编写了一个不留遗憾、圆满的结局。




文|Tea

编辑|福尔魔歌、Tea

转载合作请联系后台

+1

+1

+1

快来扫我呀!

微博

微信


凤凰卫视电影台
光影之泉,品味万千。一起在凤凰卫视电影台探索多元文化的电影世界!电影如酒,人生如戏。光影流转间,品味不同层次的人生况味。领略经年的馥郁芳香,鉴赏别具一格的异域风光。斟一杯壮怀激烈,酌一口千万种滋味,留存于心间回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