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时候,每逢盛夏,最喜欢逛什刹海。在西侧湖岸的老柳荫下,经常看见一个卖酸梅汤的小贩,在摊儿上摆着一套完整的大杠棺罩模型。
大杠全部涂一层黄漆,棺罩是用黄缎缝制而成。做工极为精细,显然不是代表平民百姓所用之物。原来这个小贩姓李,家住地安门外附近。他的祖父、父亲和他本人,祖孙三代,都是以抬“皇杠”为生,人们都称他家为“杠李家”。
由于皇帝及其皇族早已被赶下了历史舞台,抬皇杠也就没有用武之地,只好改行做小买卖,藉以糊口。为了显示他家曾为皇帝效过劳,想凭借这一套模型,来说明自己的家庭出身非同一般,以为招揽生意的宣传工具,致使来往游人经过摊前,都要停住脚步看上两眼。
我的外祖父朱茂堂老先生,从小进入开设在交道口迤南“蓬莱”喜轿铺当学徒,后来被提拔为伙计、掌柜的,在该铺工作将近六十年,直到老死。他生前和抬轿子的、抬杠的、吹鼓手、打执事的,整整打了一辈子交道,对这方面的经验与实践极为丰富。他常以讲故事的口吻对我说,某大人家娶亲的情况如何,某王爷出殡时的场面怎样等等,说得绘声绘色,非常有趣,我也最爱听。有些情节,至今仍牢记不忘。
抬杠是一项需要众多杠夫协调一致的活儿
杠头手里拿的响尺就是指挥棒
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帝,虽然早在七十多年以前,就被推下了宝座,大批满汉贵族臣僚的婚丧仪仗大队,浩浩荡荡地行进在闹市街冲之中的场面,都早已成为历史上的陈迹,但在今天整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借以窥探当时的某些丧仪礼制和惊人的铺张浪费、厚葬风气,或仍有点滴参考价值。
一些住家儿老太太,在家无事可做,常常是带着孙子或孙女,坐在大街铺子门口台阶上以看出殡为消遣。当场尽情欣赏,回家进行评论。甚至还有某些无业闲散人,为了彻底了解大殡的行列,往往要追赶几条大街,从头到尾看个究竟。
老北京丧礼上的杠夫,抬着执事仪仗。
承办大殡的买卖叫杠房,是一种服务性的行业。杠房的规模有大有小,根据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备有不同的设备。
清末时候,开设在灯市口的“永利杠房”,就是专为皇帝和他的家族来服务的,是单一应承“皇差”的杠房。由于皇帝的下台,加上旧的等级制度的森严,使这家所备的仪仗,无法在民间使用,因而随着政治的变化而自行倒闭。
除了皇家之外,尚有与皇帝关系密切的大批皇亲贵戚、满汉臣僚,这些人家的丧葬,大都由地安门外“和兴杠房”来承办。进入民国后,和兴杠房还可为清朝遗留下来的王公臣僚们继续服务,尚能维持一时。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伪“满洲国”住在北京的一些“皇族王爷”死了,仍然由和兴杠房承办殡仪,因此,这个杠房在当时做了很多笔大买卖。
直到解放后,这个历经三代专为皇亲贵戚服务的大杠房,才关门歇业。
葬礼仪仗
民国以后,军阀当政,原来清朝的那一套丧葬仪仗,早已不能再适应当时的要求,需要一套新的东西以顺应现实需要。继之而起的一是东四牌楼迤西的“永盛杠房”(现在华侨大厦门前广场一带),另一是宣武门内大街路西的“同顺杠房”,这两家都是以承办民国要人丧仪而驰名的大杠房。永盛杠房由于设备齐全,以专抬当时名人而发家。例如国务总理潘复、军阀张宗昌、敌伪北宁铁路局长陈觉生、钱业巨子姚泽生之母等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敌伪时期承办军阀吴佩孚的葬仪。全堂仪仗都是头水,大杠及所有木骨一律红油全新,新红布包杠绳,行话谓之“包油”。八十人大换班,一班是红翎子、绿驾衣、土黄套裤;另一班是蓝翎子、蓝驾衣、灰套裤。两班杠夫一律剃头刮脸,穿新青布靴子,棺罩是大红寸蟒。像这种要求,在普通杠房是难以办到的。
同顺杠房是因为抬过段祺瑞出了名,但段的丧仪声势场面远远不如吴佩孚。
还有西长安街西口路北的“日升杠房”规模也不小,该号以抬孙中山先生而驰名南北两京。这次对仪仗的要求是棺罩、服装、大杠等均装饰以青天白日国民党徽图案。
殡仪行程自香山碧云寺抬至前门东车站,然后全班人役随专车直赴南京,再抬往紫金山安葬。这些场面,在今天的某些历史文献图片中还能看到。
日升杠房特备的这套仪仗,仅仅只用过这一次,以后再没人用过。该号为了发挥这套仪仗的作用,特在门面上用大字写出:“本号特备党徽衣罩……一应俱全”等字样进行宣传。
此外,北新桥东路北“义茂杠房”也是有名的大杠房,以承接富商丧仪为主。还有崇文门外石板胡同的“天成杠房”,是以承办回民丧葬为主,特备绣有阿拉伯文的棺罩及专用仪仗。
在丧葬仪式上抬杠的杠夫
杠房的重点设备是抬灵榇的木杠,这套木杠非同一般,而且结构极其严格,每一根杠,根据它的位置和作用,都有固定名称,需要多少人抬,就有多少根杠。抬杠的人役叫杠夫,俗称叫做“抬杠的”。他们都是杠房的临时雇工,虽说是临时雇工,但与杠房终年打交道,关系很密切,什么时候需要,随叫随到,绝不会误事。
杠夫不仅仅是单纯地卖力气抬杠,而且必须懂得这一行的专门知识和规矩礼仪。他们虽然没有受过严格的训练,但也要拜师学技或是家门世代相传。杠夫由于所抬位置不同,也有主次区分。
例如:站在最前面的一排,行话叫“抬摇头的”,所在位置最重要,行进的快慢、左右转弯、避开道路坑洼等,都要由摇头来带领。
其次是最后的一排叫“抬摆尾的”,这一排人是配合摇头掌握转弯方向左右移动等。
再有就是“抬边儿的”、“拾夹空儿的”,这些人只要随大流跟着走就可以了。
扛夫自开始上肩以后,直到下肩为止,不准乱说话,更不能高声喧哗,一切行动都要听头儿的“响尺”指挥。
解放后,对殡葬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实行火化,既方便、卫生又节约,杠房这个行业,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杠夫多数也都纷纷转业为搬运工人。
本文源自《燕都》杂志,
原题《老北京的“杠房”》,作者杨树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