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旧影:1912年北京兵变,北洋军拖着抢劫者的头颅

文摘   2024-11-11 07:00   上海  

1912年,民国元年,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作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为了促成袁世凯的南下,临时参议院和临时政府派出了蔡元培等人为专使,前往北京迎接。蔡元培一行在2月27日抵达北京,与袁世凯会面后,虽然得到了他愿意南下的承诺,但最终这一承诺并未兑现。

1912年2月29日,北京兵变爆发。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也成为中华民国初期政治舞台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袁世凯

北京兵变也称壬子兵变,发生于1912年2月29日,当天晚8时,北洋陆军第三镇以索饷为名发动了兵变。叛乱部队打到专使团的住所,蔡元培等人在表明身份无效后逃出,避入东交民巷内的六国饭店。下半夜西城、北城也发生骚乱,土匪和部分巡警加入抢劫。当晚袁世凯亲信并未阻止兵变。

各国驻华公使根据《辛丑条约》,纷纷调集军队进入北京保护使馆的安全,并威胁袁世凯如不尽快稳定局势就调集更多的兵力进入北京。兵变也蔓延到了保定和天津地区。

直到三月初,满清老派蒋桂题将军的包头巾士兵介入才使局势得到控制。

兵变起因是袁世凯授意操控,还是因军纪败坏祸起于萧墙?百余年来,众说纷纭,聚讼至今,成为近代史上的悬案。

兵变后相关统计显示,京奉、京汉铁路局、大清、交通、直隶三银行以及制币厂均遭到了劫掠,商民被抢劫者多达四千余家。这场兵变不仅给北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让新生的中华民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威胁。最终,在各方压力下,南京方面被迫让步,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今天分享一组1912年北京兵变期间的老照片,这些照片来自于不同相册。

兵变过后的街巷,瓦砾遍地。

兵变后的北京街头。

29日夜,商业区以东安市场及周边罹祸最为惨烈,洗劫一空后焚为废墟。

东单牌楼附近被毁的店铺。日昌大药房是一家西药房,上面是仁丹的广告牌。毗邻商铺已被焚毁。

兵变之后,房屋被焚毁。

兵变之后,烟尘未熄。

人们在废墟上忙碌着,手持工具,耙动着仍在冒烟的余烬。

牌楼远处,烟尘四起。

兵变后烟尘未熄,人们聚集在一起看着被焚毁后的街市。

被焚毁的牌楼。

兵变过后,房屋被焚毁,火势仍在延续,黑烟滚滚。

繁华街市成为废墟。

崇文门城楼西侧,身着猎兵装束的德军士兵。城垣上的克虏伯炮,为77毫米野战炮FK 96的升级版,是一战初期德军主力野战炮。他们身后的方形碉楼,为德军拆除原护军值房而擅自修筑,阻断了城墙上的通行。

兵变爆发,各公使馆下令戒严,东交民巷卫队均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意大利、美国、英国先后派出武装士兵,连夜将本国侨民从危险区域接入使馆区。午夜子时,有兵匪二十余人,欲出崇文门逃逸,见崇文门及附近德军严阵以待,终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转往他处。

兵变发生后,东交民巷的使馆区进入警戒状态。

美国公使馆附近,使馆街被沙袋封锁。

东交民巷街是贯穿使馆区的主要通道,东口为德国军人把守;西口距受祸惨烈的东安市场距离较近,警戒程度更高。美军在堡垒式大门外,筑起一道沙袋掩体,封堵了东西方向通道的入口,人力车、马车等车辆不得通行。

美军在东交民巷西口门外,筑起沙袋掩体。

美国公使馆如临大敌,门前设置起沙袋掩体和路障。一名中国人在沙袋旁望向镜头,头发披散着,应该是刚剪掉辫子没多久。

3月3日上午10时,各国公使馆卫队约有七百名军人,在英使馆集合后举行武装巡察。从长安街东行,折向崇文门方向,出内城后由正阳门返回。此处为使馆区东端,前列是德军,其后为美海军陆战队员、意大利海军陆战队员。后面尖塔式西洋建筑,为北京同仁医院,现已不存。

士兵在路边维持秩序。

兵变之后在巡察的英国士兵。

袁世凯访问德国使馆,估计是兵变后安抚各国。

六七人跪在前面,即将被处决,背后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们。士兵们仍然留着辫子。

几具尸体横卧于西四牌楼下,被杀的人系平民装束,并非作乱军人,或许为趁火打劫者。

市面已恢复人气,但尸首还无人收拾。已经是民国了,有些人还没剪掉辫子。

陈尸街头。

砍头示众。

路过的人们漠然地看着这一血腥场面。

陈尸街头。

被处决的抢劫者,横尸北京街头。

被处决者的人头挂在街头示众。

带囚犯到行刑现场,1912年3月,天津。

一名趁火打劫者被逮捕,天津。

兵变中被抢劫的货物被收回,天津。

一名抢劫者被逮捕。

姜桂题的包头军。兵变后姜桂题奉命率军维持秩序。

姜桂题出身于捻军,后投诚僧格林沁,为清廷效力。后受袁世凯之招训练新军。入民国,任热河都统。先后授封陆军上将、昭武上将军。头巾包头是姜桂题统军特色。士兵所使用枪支,是奥地利曼利夏步枪,也是一款性能优良的单兵武器。

士兵拖着被处决者的人头走过街市。

地上躺着一具尸首,一名外国士兵在拍照,人们聚在一起看热闹。


大观日知录
没事摆摆龙门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