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二等奖
《对口支援:破解规模治理负荷的有效制度安排》
《学术界》 2020年第10期
周光辉 王宏伟
篇章结构
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界定和梳理了对口支援的内涵、历史沿革和类型。对口支援,是指区域、行业乃至部门间开展跨边界合作与交流的有效形式。在1979年4月召开的全国边防工作会议上,对口支援以国家政策的形式正式被确定下来。对口支援从早期集中于经济领域,后逐步扩展到社会发展领域,从单向无偿“输血式”援助模式,转变为双向互惠互利合作模式。对口支援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针对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对口支援;针对特定事件的对口支援;针对经济落后省份地区的对口支援。
第二,揭示了对口支援实现规模治理的运作机制。对口支援制度通过三重机制的有机组合保证了有效运行:一是基于“大一统”的政治观念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期沉淀形成的思想动员机制;二是基于纵向“行政发包制”与横向“竞争锦标赛”激励政策形成的动力机制;三是基于集中统一的中央领导体制形成的组织协调机制。
第三,阐释了对口支援促进规模治理负荷向规模治理效应转化的基本功能。一是分散风险,对口支援制度将受险地区所遇风险分散到国家内部的其他地区进行“消化”,极大地提高了国家抵御来自内外部风险的能力。二是分摊成本,常态化的对口支援机制,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经济资源和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降低了中央政府在处理国家大事中的协调成本。三是汇集资源,“经济向”的资源汇集将庞大的市场规模转化为规模经济。“政治向”的资源汇集则凸显以“干部支援”为主要内容的对口支援实践。四是形成合力,政府组织与市场组织聚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第四,论述了对口支援制度的深远意义。一是强化国家认同,对口支援实践着力于通过边疆的建设和开发强化边疆地区的国家认同。二是重塑府际关系,一方面,对口支援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层级节制,另一方面,对口支援制度强化了地方政府间的彼此互动合作。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口支援实践可以实现大规模领土范围内的资源横向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探讨了对口支援制度的未来发展。对口支援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长期积淀形成的政治共同体意识的政策实践,也是单一制体制的超大规模国家减轻国家治理负荷的有效制度安排,更是将当代中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现机制。应当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制度化、法制化以及实践的理论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新的制度动力。
主要内容
本文从国家规模治理的角度出发,对对口支援破解当代中国规模治理难题的本质属性、功能和实现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与论证,通过对口支援制度的学理阐释分析总结了大国治理的中国经验。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对口支援在破解规模治理负荷难题,促进规模治理负荷向规模效应转化的实践中形成的四种基本功能,即,分散风险、分摊成本、汇集资源和形成合力。本文提出对口支援制度,激活了中国超大规模领土和人口的内在潜力,增强了中国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和发展韧性,在大国治理和促进不同地区协调发展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此外,本文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制度的政策性建议。全文共两万四千字。
观点和方法创新
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超越了以往仅局限于对口支援与各级政府间关系的研究,而是从国家规模的角度,讨论了“对口支援”作为一种体制和机制的制度创新对“破解规模治理负荷”的效用。单一制体制与超大规模国家空间的结合为中国提出了不同于一般性国家的治理难题。通过引入对口支援研究的新视角,探讨了对口支援与国家规模治理的关系,解释了对口支援促进规模治理负荷向规模治理效应转化的内在机理。
二是实现了对口支援研究的理论创新。本文不仅系统地梳理了对口支援的内涵、历史沿革、类型等,而且阐明了对口支援实现规模治理的运行机制,特别着重分析了对口支援在破解规模治理负荷难题,促进规模治理负荷向规模治理效应转化的四种基本功能,即,分散风险、分摊成本、汇集资源、形成合力,实现了对口支援研究理论化的新突破。
三是本文提出的对口支援改进的对策建议,对于对口支援未来发展和制度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富有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制度,激活了中国超大规模领土和人口的内在潜力,增强了中国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和发展韧性,创造了现代化后发追赶的中国奇迹,在大国治理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为了巩固对口支援实践已有成果,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制度的政策性建议。
学术影响及社会效益
本文刊出后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欢迎和好评,不仅先后获得《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国内权威学术文摘全文转载,也引起了出版界同仁的关注,在文章的基础上同安徽人民出版社合作推出了《对口支援:大国治理的中国经验》一书,成功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同时,本文对于对口支援与国家规模治理的关系的探讨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有利于学者加深对对口支援制度的理解和研究。此外,本文提出的对口支援改进的对策建议,对于对口支援未来发展和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来 源:周光辉
排 版:朱凡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