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国学 | 这些名人姓氏真的别再搞混了

教育   2024-09-06 07:02   北京  



常识真题:鲁班姓什么?
A.鲁  B.鲁班  C.姬  D.公输

鲁班姓鲁?大错特错!

你知道吗?虽然我们对很多古人名字及其典故耳熟能详,但其实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波混淆很多年的名人姓氏。




屈原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mǐ)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提出173问的是哪篇长诗

《天问》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楚辞》中的一篇,全诗373句,1560字,多为四言,兼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偶有八言,起伏跌宕,错落有致。该作品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鲁班

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字依智 ,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 鲁班发明了哪些东西

【木工工具】

发明了锯子、曲尺、墨斗。墨斗是木工用以弹线的工具,曲尺最早的名称是“矩”,又名鲁班尺。


【古代兵器】

发明了云梯、钩强。云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钩强”也称“钩拒”、“钩巨”,是古代水战用的争战工具,可钩住或阻碍敌方战船。


【农业机具】

发明了石磨,先进农机具的发明和采用是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


孟姜女

《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但人家真的不姓孟。在古代的排行中,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孟姜女就是“家的大姑娘”。


# 孟姜女庙的长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 “朝”有时作“潮”)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 “长”有时作“常”或“涨”)

屏幕前的你会读吗?


俞伯牙

《伯牙绝弦》这篇课文我们初中就学过,但伯牙真的叫俞伯牙吗?钟子期又真的叫钟子期吗?

其实,“”是姓,“牙”是名,也可以写作“雅”;“钟”是姓,“期”是名,“子”是通用的敬称。所以主人公的名字就是伯牙、钟期,而非俞伯牙、钟子期。


# 为什么伯牙被叫“俞伯牙”

明代,冯梦龙编撰《警世通言》,特意到汉阳探源访佚,由于汉阳话“子期遇伯牙”中的“遇”与“俞”读音相同,都是去声,便把“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误听为“子期俞伯牙,千古传知音”。所以,伯牙也就成了冯梦龙笔下的俞伯牙了=0=


柳下惠


柳下惠,姓,名获,字子禽。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曾任鲁国士师,掌管刑罚狱讼之事。作为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其“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传颂。孔子称他“被遗落的贤人”,孟子称他“和圣”。


# “坐怀不乱”是认真的吗

这个故事疑点重重,首先柳下惠可是贵族,还是最讲周礼的鲁国的贵族,你觉得他会如此不顾礼仪,去随便拥抱一位女子嘛?并且在当时,当事人只有他们,如果说出去不怕被别人一口一个唾沫星子淹死吗?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

宋明时期,是我国理学盛行的时期,号召“存天理,灭人欲”,推崇男女授受不亲,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为了给这种理论树立典型,找当时人不可能,谁不了解谁啊?于是,就只好乞灵于古代,而让这神经病一般的行为附丽到谁身上好?春秋时的柳下惠是合适人选。


叶公

叶公本名诸梁,因被楚昭王封到古叶邑(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旧县乡)为官,故被后人称为叶公。历史上的叶公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官吏,他仗义勇为,选贤举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深受百信爱戴。


# “叶公好龙”的真相

当年在治理河流的时候,由于竹简不适合画水利施工图,叶公便将自己家的墙壁作为图纸,画沟绘渠。因为在民间传说中龙是主管降雨的,所以叶公便在施工图上的每个出水口都画上龙,图个祈求风调雨顺的吉利,并将其称之为“水龙头”,这便是叶公好龙的最初版本。


后面被人以讹传讹,是因为孔子和叶公治国理念不同,孔子的弟子心里不爽,便编造了“叶公好龙”的另一版本进行讽刺。


周公

周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诗经·豳风·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褒姒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众人皆知,其中周幽王的宠妃褒姒姓什么?姓。因其为褒国人所献,故名褒姒。


# 关于她的故事

褒姒其实有着悲惨的身世,也是个苦命女子。她长在穷人家,后被人买去献给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褒姒笑了,这正是史学家们抓住不放的一个罪证,并以次断定褒姒是个祸国殃民的狐狸精。可是褒姒的笑是什么笑?是开心的笑,满意的笑?还是冷笑或耻笑?以褒姒的个性来分析,我看冷笑的可能性恐怕更大。也许她的心里还暗暗骂道这帮愚蠢的男人!


商鞅

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因为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鞅变法到底变了什么

改户籍,强制要求成年男子分家,推行小家庭制。(这对当代某些已婚家庭真的好)

连坐和告奸,即人民之间互相监督、检举和揭发。

发展生产,奖励农业劳动模范,以农为本。

奖励军功和禁止私斗:这个不用说,大家都明白。

迁都,奋发图强,追求追求新的进步。

废除百步为亩之制,以240步为亩,以百亩授一夫。

按人口征收户赋(也称口赋)。

统一度量衡,使行政标准化。

……


郑和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 ,原姓,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 郑和下了几次西洋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

【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END

文章来源:学渣乐园(公众号ID:xuezhaleyuan)





意少小国学

长按识别关注

品味经典/弘扬国学

传承美德/启迪智慧

中小学传统文化养成读本

青少年课外阅读备考刊物

小意林家长社
专注7-13岁孩子的成长教育。陪父母解析孩子心理;为孩子提供优质学习资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