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志茶”里飘出缕缕清香

民生   2024-11-01 19:03   浙江  

✎与你分享江山资讯 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江山

我们一路与你同行

  今年10月10日是凤林镇白沙村首个村庆日。当天,一款“村志茶”首次亮相村中集市,引得众多游客、村民争相购买。

  如此受欢迎,这茶有何来头?10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白沙村的江山市茶韵家庭农场,近距离探寻“村志茶”的奥秘。

  茶如其名,“村志茶”与《白沙村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茶叶罐身不仅印着第一部村志的封面图,还将村志中茶叶篇的部分内容一并呈现出来。农场负责人周可可一手捧着茶,一手拿着《白沙村志》,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这款“村志茶”的故事。


  白沙村是个移民新村。搬迁前,村民们大多居住在仙霞山脉深处的原定村乡,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历来就有很多村民以茶谋生,栽培茶树,制茶贩茶。到了1982年,全村产茶6550公斤,收入26200元,占全村经济收入的19.6%。2002年,因白水坑水库建设,白沙村启动整村搬迁。2008年,在村集体的牵头下,通过土地集中流转承包,村民们发扬白沙村“白手起家,沙聚成塔”的共富精神,在新茶园种上了“白叶一号”新茶,创办加工厂,茶叶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大学毕业后,周可可和村中许多人一样,在外地做起了茶叶生意。2015年,周可可决定返乡创业,承包了面积120亩的库区老茶园进行统一种植,并开辟新茶园用于种植白茶等品种。为实现自动化制茶,他添置了4台风机、6台自动输送理条机、3台烘干机,建起4条萎凋床,所生产的优质白茶很快在长三角农产品批发市场打开销路。

  “虽然制茶的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老人们口口相传的传统制茶技艺一直牵动着我的心。”生于1990年,曾在老茶园生活过的周可可,对村中的传统手工茶有一些模糊的印象。为了寻找记忆“拼图”,他翻开《白沙村志》,找到了有关茶叶的记载。种植历程、茶园面积、产量统计、精制之法……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内容翔实。靠着村志中的一字一句,周可可走进那片老茶园,了解山间土茶树的独特价值。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今年6月,周可可参加全市乡村共富运营师培训班,在与其他年轻农创客交流时萌生了“挖掘乡土文化,发展特色产业”的想法。说干就干,以村志文化为指引,周可可聘请了几名村中的老师傅,利用老茶园所产之茶,“复制”传统制茶技艺。从茶园的管理,到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复炒、烘干、提香等一系列过程,借助老师傅们日积月累的经验,严格追求传统步骤。“杀青的温度、揉捻的手法等,师傅们根据茶叶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与机器制茶相比,手工制茶做到更灵活、更精细。”周可可说。

  “所产之茶上等者称‘白毛尖’。叶尖小,色灰白,饮味醇厚,香气浓郁。”这不再是只停留在村志中的一句描述。经过周可可的不懈努力,“村志茶”赶在白沙村村庆日推出,每罐售价59元。随着一罐罐茶叶被售出,天南地北的人们开始看到这里特有的茶文化、村志文化,为了解白沙村开启了“一扇窗”。

  村志既记载着白沙村的大小事,又指引着白沙人走向何处。“不仅要让更多村民以茶增收,带动他们加入传统制茶队伍,还要在村志中进一步挖掘特色产业,将村志写进特色产业里,助力白沙村蓬勃发展。”周可可表示,目前共承包茶园面积200多亩,年产干茶1万公斤,每年雇用工人20余人。

  在周可可承包种植的80亩新茶园里,记者看到一株株碧绿的茶树随风摇曳,村民们手持茶篓、眼不离叶,在茶树间采摘着今年最后一茬嫩芽。村民王俊凤是茶韵家庭农场员工,仅靠采茶,她一天就能获得100多元的工资,生活越过越好。

  “村志茶”,不止于茶,更是承载着一方文化。从“茶叶”到“茶业”,村志中的这抹“青”,历经漫长的发展与变化。期待这杯好茶,能在《白沙村志》中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记者:江秋晨

编辑:吴鹏

责编徐丽兰

终审:陆天旺

江山新闻网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江山人 • 江山事 • 江山情 

广告合作:13587015717(685717)


江山新闻网
这里有你想了解的江山新闻,这里有你想获取的实用信息,这里是61万江山人共同的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