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与不敢的对冲,给人力量

心灵鸡汤   2022-03-25 09:01  


一诺姐的新书《力量从哪里来》去年出版了。很辗转,上周日我刚刚拿到书。从拆封到合上最后一页,窗外下过几轮雨。

和很多作者一样,我和一诺姐的相识最早也是从“奴隶社会”的文章开始的。在我成为公号作者、书作者、教育创业者这一路的选择中,一诺姐和“奴隶社会”都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发,从某种意义上,她们就像娘家人一样的存在。
 
而一口气看完这本书,我想说,即便我不是奴隶社会的作者、即便和一诺姐没有私底下的交情,我也很愿意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它。
 
原因,我写在下面。
 
真诚本身,给人力量
 
我喜欢看真诚的文字。这里的真诚是一种打开门的诚意,我丢下所有武器和戒备,把自己的人生解构好放在这里,你尽管捡需要的带走。
 
一诺的书处处都散落着这样的诚意,它们被搁置在一个个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比如:
 
刚到美国读博士时,“学校里有餐厅,餐厅的菜单挂在墙上,我完全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点餐只能靠看图,告诉别人序号和数量。娶到餐之后,才开始辨认盘子里的食品。”
 
成为妈妈后,“还有一次出差,到了国内某三线城市的机场,没有母婴室,我就找了个厕所,各种忙乱后搞定(泵奶);等我坐上车,理理身上的西装,舒一口气,正要休息休息一会儿时,我蓦然发现手指加封竟然都是黑的!于是赶紧清理......”
 
筹备学校资金时:“我怕吃饱了犯困,所以不敢怎么吃饭,保持高度热情,蔓延放光地给这位夫人介绍我自己……饭后,她礼貌的送我离开。‘演出’结束,以落寞告终,巨大的疲惫和无力感突然袭来,让我几乎无法招架。”
 
读这些文字,你会感觉亲切备至,忍不住就在心里附和,“没错,是这样!” “嗯,隔空抱一下吧。”
 
这是我认识的一诺表现真诚的方式,她告诉你,人可以很简单 — 因为每个人的挫败都是这么的类似,但人也可以有神力,这个神力就是你不再选择逃避,开始转身与它们相处。
 
所以,她也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的逆袭之路:
 
“我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呢?”
“为什么做不了?是没能力吗?既然不是能力问题,那是什么?为什么不是我?”
 
所有的自问自答,和之后产生的行动,都是一次通往“成为”的尝试。

这符合我心中对一本好书的定义。没有一刀切的霸道鼓吹和标准答案,相反,提问者以打开自己的方式,让人不自觉的也想要打开自己的心门,去看一看自己的那个版本,看一看自己对生命的真意,在哪里,是什么。
 
能量就这么在写字者与读字者的真诚中流动起来。
 


敢与不敢对冲,给人力量
 
一诺的书,让我读的很有味道的,是那些勇敢之后,依然没有消散的不敢。
 
她说,她的人生是“一次次的退堂鼓、一次一次的‘不得不’、一次一次的‘我怎么这么差’串联起来的”。
 
从常识来看,勇敢与不敢似乎是对立的 - 你终于迈出了那一步,于是有了所向披靡的勇气。
 
但实际生活中,不是有了那个敢,不敢就会被彻底驱散。一次敢的行为,背后隐藏的可能是持续的与不敢的博弈,只是那1%的险胜,让你保持在跨出去的姿态,但内心依然战战兢兢。
 
而,这一次你敢了,下一次在别的地方还会有新的不敢,产生新的对冲、新的跨出去、新的战战兢兢。
 
因为“不敢”永恒存在,“面对“就成为了故事中的关键词
 
用一诺自己的话说:“这趟旅程,是从面对一个个不敢、一个个不会开始的;现在回看,这些年生活和工作中各种外在发生的事可以串起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在转身面对这一次次不敢后,看到光,得到力量的旅程。”
 


“面对”带来的结果,不仅在“做成一个什么”的结果——敢开口、敢当领导、敢要孩子、敢不同、敢臣服、敢接受不完美,成为自己.....尽管这些是重要的。
 
也在一诺在文章中所说,”其核心是在一团乱麻的压抑状态里,弄清楚困扰内心的究竟是什么。”
 
比起模糊的不敢,清晰的不敢,可以给人一点勇气。起码你知道了是什么在限制你。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限制内心力量的不是不明白什么是对的,而是揣着对的相信,做着错的事情。比如,我最近的一次困扰是,明明心里在相信无条件的爱,转身却依然会为孩子的一道题情绪失控,到头来还是沦落到“你聪明,我才在这一刻爱你”的桎梏。
 
我清晰的知道心底怪兽的样子。所以,要察觉,要行进很多次的对话,要在下一次陪伴中继续练习。这个过程,不是一过性的,而是要循环很多很多次。
 
于是在这个旅程中,我告诉自己,“相信”是可以与“限制”共存的。我可以不必着急。
 
正如一诺在书中谈到的每一次面对,都远不是通往人生得最后一搏。

是那些“敢”与“不敢”对冲缠绕的部分,展示给我们,它们是如何“一次次”参与进一个人的“成为”,推进着普通人的英雄之旅。你因此也被照亮。
 
三 
对爱的感知,给人力量

底层逻辑,方法论。很多书都在写。

作为清华学霸、麦肯锡全球合伙人、盖茨基金会中国区首席代表、一诺也分享了她自己的“成功”宝典,比如,做选择的四个象限,颠倒的世界框架,发现真我的同心圆,虽然是“道”层面,但每个模型都结合了具体的例子和心路历程。

因为言之有物,让人很容易与这些方法产生个人化的连接,带来更好的消化体验。

做为理科生,对方法论与底层逻辑得探寻,也是这些年带给我力量的来源。然而,却不是唯一重要的力量。

我第一次鼻头发紧的段落,是读到一诺在开篇书中写的这段话:

“圣诞节将至,我去dollar tree 买过节的装饰品。排队结账的时候,我看到收银员旁边一直站着一位老先生,他戴着圣诞节标志性的红帽子和应景的红口罩。等到我结账的时候,收银员声音比较大地说了一下总金额:20美元。我正在准备刷信用卡,还琢磨为什么收银员说这么大声,就见那位老先生拿着一沓钞票,数出来20美元给收银员。我这才知道他以这种方式给所有过节的人送礼物……

……我不知道他是谁,也永远不会知道,但是这份节日里的善意,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一段轻描淡写的叙事,却让我在阅读的时候产生了巨大的共情。而类似平白动情的叙述和故事,书中还有很多很多。

它们再次提醒我,力量不都来自高空的光亮。身边的微光,若有心去发现,哪里都能汲取养分。

感谢一诺的书,让我在充满目的性的世界中,再次被简单朴素的情感击中。让我有机会在大风大雨的夜晚,进入到那些与我本无关联的故事中,看一看那里可爱的人,体验场域中流淌的爱。

然后,感觉人间真的好值得
 
四 
真实的关注,给人力量
 
一诺在书中的分享,话题涉及了留学、职场、教育、女性……换句话说,你总能在自己对味的领域,找到共鸣。
 
书中在分享做教育的心路时提到,“虽然我在盖茨基金会工作了五年,但可以说,办一土学校的经历才让我切身体会了这些组织一线的生存状态和真实困难。”
 
我深深的点头。
 
因为想在新西兰教能用起来的中文,因为自己还算有跨界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精神,去年我开始在新西兰做适合中国儿童的项目式学习。
 
一方面,是重回校园,在research master开始系统学习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的发展史,全球视野下的早期教育实践。另一方面是初出茅庐的新学校在新西兰日增2万的疫情趋势下的操作问题。我经常和H同学感叹,为了孩子做了力所能及的准备,没想到迈进来的第一场,要面对的是我们成人的脆弱。
 
年初送走了2位老师,再次和社区的头儿商量好postpone方案。大概上周,我坐在电脑前,将5天的额外假期写进老师的工资模板,并在下面留下一行文字说明:“当你需要时间缓冲心理创伤的时候。” 这个创伤,可以是自己的、家庭的、朋友的、或者,陌生人的。
 
合上电脑,我知道如此任性的操作,是原来没有进入这领域,完全想象不到的,
 
而看见真实的处境、面对真实的问题,正是迈出那一步,将自己完全交付出去才收获的成长。
 
 
从这个角度,一诺的书是“当你踏上一条路,想要获得一点真实的建议”时的宝典。在书里,她将自己不走寻常路之后关注的问题全盘托出,或许这些关注也会点拨正在经历相似挣扎的你。
 


找到柳暗花明的“捷径”也好,知道这条路要“绕着”点走也罢。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我们都不是在那条路上,唯一将自己交付出去的人。
 
我们并不孤单。
 
结语
当“内在的自己“成为最后的防线
 
全书最后的不敢,是面对自我时的不敢接纳。
 
其中一诺提到,所有的问题,都是以己为终的。我是谁?自我认知是否有终点?如何与“真我”相连?
 
我自己与真我的连接,是在一场场于内心的对话中完成的。原来我会将那个“真我“想象成一个具体而美好的形象,我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去成为它。
 
但最近几年,随着生活习惯的一些改动(特别是开始规律性的运动),我慢慢发现,其实真实的我,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状态。我无需成为什么,只要心门打开,封闭的情感流动开,我一直都与“真我”待在一起。
 
可是,为什么要与“真我”待在一起?或者说,为什么自我接纳重要呢?
 
一诺的这段文字给出了答案:
 
“我们认为伤害自己的是外面的人和事,但其实所有的伤害都是通过内在自我才起作用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件事发生,有人完全没受影响,有人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和伤害。”

 

是的,我能不能快乐,一直只有我说了算。我们,才是自己最后的那道防线。

 

找到自己,接纳自己,使用自己,困难对我们来说才不再是刀山火海。

 

那么,万一与“真我”走散了,怎么办呢?


也没关系啊,“了解自我是一段无尽旅程,不管现在在哪儿,有多少次反复,也要坚信你正在走向开悟和幸福。”

 

走散了,就把自己找回来,然后接着走。


读整本书,像穿越了平静的湖面,最初你听到遥远的声音,后来你近处的声音,最后只有自己的声音。

 

感谢《力量从哪里来》,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放下所有的戒备,寻找到难得的松弛。

 

而能够松弛,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索菲的文字世界
《活在标签之外》作者、教育学硕士,在读博士。公号聚焦心智成长、亲密关系、女孩养育。在探索自我的路上,希望用积极不设限的心态和科学理性的方法,帮助更多人在焦虑的时代,寻找到内心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