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海外的中文教育,路在何方?
教育
2021-08-05 10:55
去年5月我在国内,花了20分钟在NZ Companys Office网站上注册了RootsCulture, 那时这个公司还是一个只有名字、揣着父母期待却软弱无力的小婴儿。今年6月我回到新西兰,开始孕育这个小生命。在我看来,这个生命的诞生,不是一拍脑门的决定,也不是我成为妈妈后才有的念头,而是更早些年,我想要传播中华文化开始的。只是随着我自己小孩的降生,在某种程度上再度唤醒了这个愿望,让成为母亲后对“什么是好的教育”这个思考,与它产生了天然的融合。
那么,这个小生命是谁?要长成什么样子呢?这篇文章,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介绍,介绍的目的其实也并不"单纯",就是希望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我,把它做到更多当地的华人家庭:
一、为什么要孕育这样一个教育项目?
对
新西兰中文教育现状的分析。
二、这个项目是什么?
包括我们的目标、愿景、理念,怎么落地。
三、未来5年这个项目想要做到什么位置?
远景与期待。
四、项目现阶段情况是什么样的?
招募信息也在这里。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聊:
一、
为什么要孕育这样一个教育项目?
不少关注我的朋友已经有了解,2009年我在新西兰读本科,毕业后回国工作,2018年有了女儿后全家又回到新西兰,在这里边创业边开始教育硕士的学习。作为教育的参与者,过去的12年,我很幸运能够站在两个国家、多重身份的视角近距离的思考“在世界的舞台,我能获得什么,给出什么”,而这两年再回来,我也有了一种作为旁观者的体验,就是观察到中文学习在新西兰华人家庭的重视度和我刚来的10年前比,有了不少的提升,虽然这种提升大部分仍然流于表面。这里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变化和两个不变。
首先是两个变化。
父母的中文学习的重视度在变化。10年前你问中国家长怎么不给孩子学中文,得到的回答几乎一边倒,“我孩子在这边生活学习很适应啊,未来也不打算送她回国,干嘛还要学中文?”现在再问这个问题,至少是我身边的家长,回答也很趋同:“中文学习很重要,中国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科技地位都在强大,孩子不学好中文,将来不好在社会立足。”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带动父母观点的变化,随之而来的,也是第二个变化,中文教育机构的丰满。线上线下的
辅导机构,你在YouTube里看视频,里面插播的广告大概率都被中文辅导覆盖。
再来看不变。
孩子的中文学习热情似乎没变。很遗憾的,从表面上,上中文课的华人孩子虽然多了,但问一问这些孩子自己有多愿意学?答案和10年前我们出国时也没有什么不同,"我的爸爸妈妈让我学"。所以你看,虽然父母和教育机构想尽办法推动孩子的学习,
但环境依然还是个无效的环境,这也是另外一个不变。
如果分析这些变化和不变,我们很快会找到这样一个原因: 很多父母虽然意识到了学习中文的重要性,
但它的重要还集中在语言的工具性
,也就是我们说的“听说读写“。这种工具性,在新西兰主流社会没有使用的环境,久而久之对所有人而言,就成为了机械性的为了学习而学习,父母被逼的进退两难,孩子也没有多少兴趣。
这个原因的确是可以推敲的:当孩子不情愿学习中文,父母又解释不出为何要学一门生活中用不到的语言,光是搬出中国的国际地位这样笼统遥远的理由,孩子自然难以被说服,恐怕父母自己都不会被说服。
那语言背后的文化性意义呢?我们当然也知道,学习中文最重要的意义,
其实还在于其功能性背后的文化性。
很多华人家庭,家长自己也在学习中华文化。不少国办民办的文化机构也在国学上下功夫,学习古人圣贤的礼教传承、习练毛笔字和国画,但从效果看,除了自己人举办的各种文化之星比赛,大小娃娃懂一点汉服礼仪,会长篇背诵《论语》、《道德经》,也并没有再多思想和兴趣上的长进。从表面看,似乎依然是环境的问题: 当家庭和各大机构都把注意力放在文化的输入和蓄势,没有一种力量帮助导流让能量在学和用之间流动起来,那么文化不止外化于孩子自身,文化还就被这么学"死"了。但如果看得更深一层,恐怕是个因果顺序的问题,因为有了环境,一切就能变的好起来么?最大的根源,还是取决于那个Why:孩子为什么要学习中华文化?我们自己做成人,首先要把这个Why思考清楚,思考之后还要经常拿出来反思一下。
我自己出国时,将重视中文学习的落脚点归于“
自我认同
”,因为见过很小就走出国门的人,包括我和老公身边的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痛苦: 第一眼看世界,先把新西兰或者澳洲的文化当成自己的根,又因为自己的外貌特征与真的kiwi和澳洲人有别对根发起质疑和挑战。
挑战的结果,为了融入群体,很多人会无视身体发肤,把自己定义为父母来自中国的新西兰人(Chinese-based Kiwi),而非生长在新西兰的中国人(Kiwi-based Chinese)。相应的,新西兰文化会被他们主动选择,当作代表自己的主导文化。年幼时不觉得有什么,然而一旦他们想与这个世界产生深度的交互,他们大概率会既碍于自己的身体发肤不能真的融入Kiwi(或澳洲)文化,又因外化于自身的中国文化,不能以中国的视角代入,承担最边缘、也是最痛苦的结果。
那什么是自我认同呢?
我想认同可以分为两个层面,认与同。
"认"可以理解为承认、接纳。它的要义是在精神层面,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无关我护照上的国籍身份,身边的主流文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我因何而来血脉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中国印记。所谓接纳,就是要接纳我何以存在背后的历史性和文化性,就像接纳自己黄皮肤黑头发的天然属性一样。它需要中文教育的参
与,让孩子得以在中国的历史与文明进程之中溯源。
事实上,只有与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相认,孩子才有可能更准确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所以认,是中国人行走世界的基础。
认之后,是同。同可以理解为统一,趋同。
一般来说,同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需要与历史相认后,更深刻的理解做辅助。如何做到深刻的理解?
光和孩子讲中国文化特点,讲何为孝、何为礼,至多辅助到“认”的层面,而同,则要对文化的形成过程本身做探究。
对传统习俗的学习,不能止步于“现象”,而要深入进背后的价值观。对古代先贤的学习,不能止步于思想主张,而是要回到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带着疑问去思考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情怀,志在解决什么样的历史问题,才形成的这种思想和主张。
举个例子来说,无论是孔子谈长幼有序,还是老子谈无为而治,这些都是作为思辨的结果记载于经书而已,真正要去思考的,还在于孔子的秩序观从何而来?老子何以提出"无为"的概念?当我们回到乱世审视源头,我们才会明白孔子一生所探求的内心秩序、行为秩序,正是他面对无序的现实社会找到的其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当我们深处当权者盘削的社会,我们才会体悟老子所选择的无为,正是在个人无法抵抗大势时,唯一可以守住内心,曲线救国的方式。这些思想的产物,虽然形成于古代,但思考的形成本身,却完全能够延续进现代,入世启迪我们日常的生活。
所谓同,想到
要紧之处,正在于此。它并非要求我们与思想的产物 (例如,对孝与礼的表达)去同,而是
与这些贯穿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古代先贤的精神内核、思想源头去同。
对文化的理解不深、很难识别出何为精华,何为表象。理解到了深处,对中文教育的目的性审视,也会来到新的境地。因为当我们把认和同联系起来,就会看到中文教育最好的彼岸,一
是对中国文化中的不足去接纳、去修正
。二
是对文化中的精华去延续,去传播,最终将中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运用到世界,去帮助解决世界的问题。
是的,
想要成为世界的公民,我想将来拥有开阔的视野只是其中之一,更深层次的成为,还需要拔地于自身独特的优势,去影响和推动这个世界。
作为父母的我们,若能看到这一层,自然会认识到孩子的中文学习未来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什么样的帮助才算有价值的助力,也会给出当下更准确的判断: 哦,我家小孩
对中文学习不感兴趣,或许学习氛围只是外围因素,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他们理解的传统文化只流于表象,并没有让文化背后的优秀思想“活”起来,指引到自己日常的生活。
彼岸是自我认同的彼岸。
无论在中国还是新西兰,孩子们使劲儿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只是在中国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此岸是站在黄天后土之中,与文明遗留的古迹、民间风俗在一起,更容易于生活的时时处处连接古人的智慧。而在新西兰长大的中国孩子,此岸更像是“无土栽培”,要在远离土壤的条件里,于千山万水之外,与中国优秀的思想和情怀产生共情共振。后者
不仅考验教育者本身的思考深度与文化素养,也考验着教育者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功夫。
作为一位身处后者环境,女儿也即将在这里展开学习生活的母亲,如何帮助她和更多的孩子建立认同,是我始终在思考的,也是我决定创办RootsCulture的主要原因。
二、RootsCulture是做什么的?
简单来说,
RootsCulture是一家以项目制教学为主要工具,帮助新西兰长大的中国儿童理解中国、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教育项目。
它以"
真实(Authenticity)
— 接纳自己的成长环境,接纳自己的中国背景,心怀坦荡,轻装前行;
连接(Connection)
— 心系中国,关心世界,用行动保持与社会环境的深度交互;
责任(Accountability
)
—
面对挑战,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创造(Creativity)
—为世界带来自己独特的价值"为核心价值观,
旨在培养认同
自己的中国文化背景、有能力整合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精华,用两种智慧解决世界问题的未来领导者。
这个目标,听上去很大,但背后只是基于两个简单的相信:一、相信中国背景是中国人行走世界的根基与立足点。二、相信真正的国际化不是“去中国化”,而是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将中国优秀的思想运用到世界的舞台,帮助解决世界的难题。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我在前文说,自我认同离不开对中国文明深刻的理解,这个理解急不得,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更要讲求分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落地。
哪种方法更适合新西兰成长的中国儿童?
虽然把海外条件比做无土栽培,但这里的中国孩子也有一处国内孩子没有的独特优势,
就是身在异国他乡,他们可以更犀利、直观的感受两种文化形式上的差异。顺着这个切入口,一个可行的路径是,
结合日常来进入两国文明的学习
。比如,可以从生活中可见的现象和问题出发,邀请孩子们一起参与观察讨论,同样是新年,中国人是如何庆祝的?Covid-19,中国与新西兰的防护工作是如何展开的?有什么不同?不同的背后是什么价值观在起作用?要是你,是否还有更好的点子?这些探讨的问题,不必多么高深,重要的是由实际问题引起孩子探究的兴趣,在探究之中接触两国历史文化,再将学习到的精华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应用于生活。从形式上,这种以输出带输入的学习方法,也被叫做
项目制教学法 Project Based Learning(PBL
),它是
我们认为最适合新西兰儿童学习中文的教学方法。
PBL不是这两年才流行的教学方式了,它可以概括为,学生以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用做项目的思路搜集信息、设计方案、展示成果、最终把问题解决,在行动中学生会积累知识、锻炼各项核心能力。
包括新西兰在内的很多国家,PBL已经被中小学普遍采用。国内PBL的教学案例,比较值得借鉴的是一土教育、探月学院、道禾教育等创新型民办学校。其中,一土学校的PBL以联合国的11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选题,对如何入项、项目探究、产品设计、项目展示、反思与回顾都积累了足够多的案例经验,是我们很好的榜样。
其实我很赞同一土教育创始人李一诺说的,
好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非要高大上的被创新出来。
对现有的方法进行分析整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加入自己的理念和特色,反而是更有效的发展方向,
毕竟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比创新,而是在多大程度上产生社会价值,也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受益。
从这个角度,
与国内拥有成熟项目教学经验的教育院校合作,
将一些潜力项目因地制宜的引入新西兰,与中文学习巧妙的结合,是RootsCulture的一个思路。
回到项目设计本身,原来作学生,自己更多看到了学习中文背后自我接纳的层面,因为它帮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如今作母亲,开始更多关注传承意义与世界意义,因为传承中国精神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之于世界独特价值的过程。作为成人,看待中文学习尚且分阶段,对于我们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
对项目课程的设计,我们会注重以下几个标准:
1、科学整合不同年龄的儿童发展认知规律和所在年级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
每期适配符合年龄和认知水平的主题
,从一器一皿、一餐一景、到节日风俗、社会问题,都让孩子
自行选择,激发和保护他们的自主性、胜任感和内驱力
。
2、每期主题在探究阶段,都会
结合中国和新西兰的文化特色
,让学习有趣发生的同时,促进孩子们对两个问题的不断清晰:
“我是谁?”、“我之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
3、在探究阶段后期,产品展示的初期,
会留出创造力空间的模块,让孩子根据已存在的思想,提出自己的质疑,加入自己奇思妙想的创意,
在延续文明的同时,做到细微的创变。
4、
注重项目的的定性评估
,现阶段会参考MTC(Mastery Transcrept Consortium) 素养成绩单的评估内容,从国际视野、创造力、合作力、批判性思维、独立分析与表达等不同维度评估孩子的核心能力,
对接
新西兰升学考核
。
前三项标准,目前我在奥大读的教育硕士和哈佛早期领导力课程,涉及教育心理学、脑科学和儿童认知发展和新西兰教育特点的内容,这些知识经过梳理,会融合进项目的设计当中,支持三项理念的落地。
另外很幸运的,这学期我选择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导师是Dr. Kane Meissel,他也是新西兰
Grow up in NZ
项目的首席调查员,这个项目对7000名新西兰儿童进行追踪,研究是什么影响了儿童和年轻人的早期发展,如何进行早期干预能让孩子获得一个更美好的人生开局。这个领域的研究数据也会给我们的项目研发提供支持。
第四项的评估,RootsCulture的班级规模会控制在每班6-10人,按照新西兰的school calander分成4个学期,最开始会从理念相投的家庭做起,规模虽然不大,但会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定性评估和成果展示的数据库,这些数据,一来会支持到他们的自我认知发展评估,二来也会为将来升学考核,特别是“国际视野”一项,提供真实的材料支持。
上面说到,项目的研发会结合国内成熟的项目教学案例,而整个项目的运行,也离不开以下四方的合作:
1、与当地中文教育机构合作
纵观新西兰市场的中文教育机构,并非内容本身不好,只是规模化,体量大,没办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殊需求,刺激不到内驱的发展。未来的教育服务趋势是往细分的、小体量的,支持个性化需要的方向发展。这不是说规模化的教学模式就不行,相反一些基础的建设规模化会节省更多的成本,所以,
规模化与个性化如何协调搭配,实现互补,未来是教育双方需要考虑的。
RootsCulture的项目重视阅读和写作,对孩子的中文理解也有一定的要求,无论是招生还是未来单项基础的巩固,都是可以和新西兰本土资源展开战略性合作的。
2、与当地的学校、企业、社区合作
一土学校提倡要站在生态系统的视角宏观的看教育,因为教育的发生不只是在学生、老师、家长之间,更要让社区参与,这个理念,其实和我在新西兰观察到的所谓的无效环境的原因是契合的,因为
想要提升这边中国儿童的自我认知,势必要结合环境,这个环境不是华人内部小范围的自嗨,而是学校、企业、社区力量的整合。
在RootsCulture每一个项目的探究阶段或者展示阶段,我们都会与当地的公立学校、本土的企业和周围的社区进行不同程度的合作。比如,在获得准许的条件下,孩子们会进入当地的一些中小学做校园研究,对感兴趣的领域提出问题,借两国的资源展开研究,设计解决方案,并
将研究的结果呈现在学校课堂,以小小项目经理的形式,给当地小朋友做分享。
企业与社区也是同理。
既能让孩子有机会将学习的内容用到主流环境中,又因为这样的输出,孩子们会再次被激起中文的学习兴趣,如此正向循环
。
3、与国内的学校合作
如今借助互联网,新西兰的儿童完全可以和国内学校的儿童建立互动,拿病毒项目为例,从探究阶段就可以邀请国内的小伙伴加入,各自搜集本地采取的措施,对措施背后的文化进行切磋讨论,在准备辩论的后期,邀请对方做智囊团,一起想论点,梳理思路。项目结束后,两个地区的小伙伴也可以借zoom、skype这些社交工具继续保持联系,参照成长。这种海内外零时差的联动学习氛围,对两地的学校和学生在全球视野的建立上,相信都会是有效的互促。
4、家长参与
对孩子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父母自己。在中文教育上,父母首先要有正确的认知和理念,否则即使学校使出浑身解数,中文教育也很难持续的推进。在RootsCulture学习的孩子,父母会被邀请进入家长成长工坊。
在这个工坊,团队会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与家长分享,指导的父母如何在家中更好的承担起“教育支架”的责任。我自己也会将哈佛早期教育领导力的课程与大家做系统化的分享,从科学角度提升父母的教育认知。另外,随着RootsCulture的成长,未来的几年,我也会推进RootsMe项目的开发—专注成年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
,
这些课程一旦上线,会对参与Culture项目的家长终生免费开放。
新西兰的教育市场本身不算大,用我投资圈朋友的话说,在这边搞教育没有多少想象力的空间,但大有大的玩法,小有小的搞法。
我想
做教育的本质从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赋能。
如果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变一点身边中文教育环境的现状,落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是有实实在在的巨大的价值。这种价值,不只体现在自我认知和升学指标上,也是孩子,孩子们可以同时看到自己作为中文教育的主体和参与者,正和成人一起推动着新西兰中文教育环境的改变,这是一个双向赋能的过程。
三、未来的发展愿景是什么?
总结起来有三个:
1、
项目内容
上,未来我们期待RootsCulture的资源可以支持到每个学生的兴趣领域。这方面北京的探月学校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它们推出的大师项目,就是由学生自己提方案组团队,学校配备团队和相应资源,个性化教学到具体的人。对于新西兰的学生规模,可操作性也许更强一些。
2、
规模
上,将项目做到新西兰的各个中小学,让更多中国孩子以及对中国文化有强烈兴趣的KIWI儿童参与进来。
3、
影响力
上,随着上面两个目标的实现,期待RootsCulture最终可以在新西兰社会做出影响力,凭借初心和实力,成为新西兰升学系统“国际视野”考核中的信任合作伙伴,做到“内与外”的兼顾。
四、现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同伴加入?
现阶段我们正处于课程研发的阶段,所以,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为了招募志同道合的伙伴,目前开设的主要岗位有两个:
PBL课程研发经理(不限地域,新西兰为先)
岗位职责:
-协助
完成项目的课程框架搭建与内容开发、评估标准的整合与落地;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与学科老师的教学反馈灵活调整课程框架;
-积极参与项目开发有关探讨,与学科老师保持有效的沟通
期待您具备:
-1-3年PBL课程设计和教学经验,心理学、教育学领域本科、硕士毕业者优先;
-热爱教育、关注孩子、对海外青少年教育有自己的见地和思考;
-认同RootsCulture的价值观与育人目标;
-善于反思总结,乐于接纳创新的教育理念,尝试跨领域跨学科的新项目探索
国学老师(Base在奥克兰)
岗位职责:
-参与中文授课并灵活根据孩子的需求调整课程大纲;
-协助课程研发团队参与项目主题的开发,将教学实践及时反馈
期待您具备:
-1-3年一线国学领域教学经验,中文系本科、硕士毕业者优先;
-在国学领域有自己的见地和理解,能够识别文化中的精华;
-热爱教育、认同“以孩子为中心、教师为支架”的教学理念;
-不设限的心态,乐于在课堂上尝试新的教学实践以促进孩子更好的理解要点
作为回馈,在RootsCulture您将获得:
-和谐有归属感的文化氛围,团队之间的相互赋能与支持;
-国际优秀教育实践与先进教育理念的及时掌握;
-个人心智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双向提升
欢迎投递简历到邮箱:
415175927@qq.com
除了以上两个岗位,
如果您是教育领域的同行
,看完这篇文章后,想要贡献你的建议和想法,或者想要参与合作和入伙,欢迎将你的自我介绍和信息发送到邮箱,我会尽快和你联系。
如果您没有教育经验,但觉得我们的理念和价值观与你有共鸣
,想加入一起做点什么,也欢迎联系我,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兼职,我们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
如果您是父母,带着痛点正在为孩子寻找有效的中文教育,
觉得我们的理念与你契合,可以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和基本信息,如孩子的年龄、所在学校、目前的中文教育痛点与期待等。我们会把您的信息存到一个数据库,在未来招生时,优先与您联系。
还是那句话,新西兰的华人群体虽不算大,但中文教育落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实实在在的痛点。他们需要一个心的归属,这个归属,只有成人和孩子彼此信赖,相互赋能,才能抵达。
愿孩子和我们自己,都能无所畏惧的,抵达那个原本就属于我们的共同的彼岸。
索菲的文字世界
《活在标签之外》作者、教育学硕士,在读博士。公号聚焦心智成长、亲密关系、女孩养育。在探索自我的路上,希望用积极不设限的心态和科学理性的方法,帮助更多人在焦虑的时代,寻找到内心的自在。
最新文章
10年,生活还在下沉,关系还在生长
写给7岁的女儿
35,生命源源不断,流动向前
写给6岁的女儿
当海外中文教育环境不尽人意,一个妈妈可以做些什么?
What can a mother do if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s poor?
敢与不敢的对冲,给人力量
2021,"其实我已经很棒了"
写给5岁的女儿
七年婚姻,贵在共情
海外的中文教育,路在何方?
直播预告|关于成长焦虑的那些反思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