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值得信任吗?

文摘   2024-09-10 21:57   广东  


写在前面

这是【自由书写空间】写友-草原小马又一篇“盘点育儿路上的困惑与思考”,我们在一起交流一起碰撞,自由书写是细水长流的输出,教育和生活一般,没有轰轰烈烈,觉察和反思自己,笔随心动,字如行云流水,成长就是水到渠成。Enjoy reading~~

年幼之时,看过一个父与子之间关于信任的故事,当时困惑了好久。故事情节大致如下:

一对父子在户外玩。儿子要从墙上往下跳,让父亲接住他。然后父亲给他讲了一个类似情境下一对外国父与子之间的故事。这个父亲是富翁,在儿子跳下来时故意闪开,只为让哭泣中的儿子明白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有时就连父亲也未必信得过,何况陌生人。孩子听了故事,不敢往下跳。迫于父亲的催促,闭眼一跃。但却没有预想中的疼痛——因为父亲接住了他。父亲也想告诉他一个道理:连陌生人有时你也可以相信,何况是你的父亲。

当时困惑的点很多:两个父亲都好有道理,可是这个“有时”怎么把握?富翁和普通人有差异吗?外国和中国有差异吗?无论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还是陌生人,确定对方能不能值得信任,有没有可以依据的衡量标准?

再长大一些,看到一句话:相信的人是幸福的。虽然记不清这句鸡汤来自于何处,但却于懵懵懂懂中落实。因此,这几十年,朋友不少,和同学同事也关系融洽。

但这个相信或信任却似乎很难和青春期的孩子建立起来。例如,心里特别想把所有教辅的答案都收起来,但是她告诉我老师让他们自己批改。为什么教辅里错题寥寥,卷面成绩却常常不尽人意?难道都是因为老师教的是蒸馒头,考的却是千层饼?协商约定了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为什么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超时?明明是网课时间,为什么游戏程序一直在前台运行?更别说关于电子产品密码和屏幕使用时间的千般斗智斗勇了。

那是一段极为纠结和痛苦的日子,经常忍不住和朋友吐槽:我不是不信任她,我真的很想相信她。我尝试了很多次,可是,一次、两次、三次……N次的事实都证明,我错付了信任,她辜负了我。这让我如何做到继续坚持下去?在中考这个比较关键的人生路口,如果我不调整方针改变策略,导致她走了很多弯路,那么在她长大以后会不会抱怨我,在她不太懂事的时候过于宽松疏于管教?

纠结着,撕扯着,斗争着,妥协着……不断地循环。好在高中住宿,周日晚到周五下午这几天,学校严控手机。接下来的两天,50多个小时,完成作业,稍许补习,虽然确实有大把的时间花在了刷视频、社交和玩游戏之上,但至少完成了该完成的作业。至于晚上几点睡觉,她知道,老天也知道。

事情在五一期间有了一些变化。由于宿舍另两位同学关系紧张,她在其中深觉被殃及,于是申请走读,并自觉签订了周日晚到周五下午期间的电子产品管理条约。一天晚上下自习以后,因我一个线上会议尚未结束,她需要查找资料,于是就给了她pad。尽管她就坐在我的对面,但当pad给她以后,我的心仿佛还是被百爪抓挠。速战速决地结束会议以后,听见她的pad传来各种声音,我甚至都来不及去看一眼她的屏幕,自动开启了指责模式:怎么还不关掉?你怎么能看视频呢?你不是说这个时间段不看视频的吗?女儿奇怪地看了我一眼:我为什么不能看视频,白天没听懂,B站找个视频看一下,有问题吗?这时候,我才发现,确实看的是数学学习小视频。我立刻开启道歉模式:抱歉,妈妈以为你看的是平时的那种消遣的短视频。女儿很大度,没有得理不饶人,回头继续看她的视频了。

这件小事,让我真正意识到,我对孩子的不信任是多么地深入骨髓。尽管她承诺过,尽管她坐在我的对面,尽管她的视频声音是外放的,当脑海中以前那些不愉快的相关记忆被触发并激活以后,我连三五秒查证的时间都不愿意等了。但事实证明我错了。这也让我进一步发觉,这段时间在无奈与被动中选择了放手与信任,其实她也并没有滑向沉迷于电子产品一发不可收拾的万丈深渊。如果用百分制表示努力程度的话,她应该在75分左右。只是,没有达到我的期望(90+)而已(我的期望是她在这阶段至少付出90%的努力,电子产品只是偶尔消遣调剂,其他的时间在保证吃饭、睡眠之外都应该用于学习)。

这件事之后,我从心底真正把电子产品的管理这件事情移除了,再不过问,从以前被动的妥协的鸵鸟状态进入了真正的释然和放下。这次,她用大幅度的进步反馈了我的放手和信任:考出了高一年级最好的成绩。虽然不能跟学霸相比,但于我来说,三大门已经是一个非常满意的名次了。当然我也知道,一次考试不代表什么,高中阶段成绩起伏乃寻常事。但我更相信,她曾经达到的高度就是她可以到达的高度,以后她还可以不断地去探索新的高度。

家庭教育中有一句简明易诵的话:担忧就是诅咒。生动地说明了父母过度的担心和焦虑,会通过日常言行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从而让孩子处于一种不自信或怀疑自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因此,与其担忧和焦虑,不如给予孩子真诚的信任和祝福。

佛家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本自具足”,无需外求;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向上向善的种子,只要创设出适当的环境,这颗种子一定会发芽成长。东西方的智慧都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那我们身为父母,有没有这样的坚定,即使我的孩子1000次辜负了我的信任,我还是可以义不容辞义无反顾地第1001次地来信任Ta,因为我是Ta的爸爸/妈妈。我们心中有没有这样的笃定:我的孩子,虽然Ta现在可能不是我理想中的样子,有这样或那样的、未达到我们预期的状态或行为,但即使我完全放手,Ta一定也会成长为一个温暖善良的、自食其力的人。


菊萍姐姐在成长
高中生的妈妈,热爱阅读写作,一线家庭教育咨询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语文教师资格认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