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孩子还常常有一类要求,大部分时候其实花钱不多,却常常让我们左右为难,陷入纠结。譬如,由于各种途径家里已经有了各种新杯子,但都不满意,要单独购买;家里有若干双没穿坏的鞋,板鞋,球鞋,跑步鞋,深浅色配齐,但还是对新鞋有各种渴望,抓住机会就申请;写字的笔,明明三五块的就挺好用了,却要去买十几块甚至几十块一支的进口的,联名的,甚至是限量的,百乐呀,斑马呀,等等;烟卡,小马宝莉的卡,隐藏款,贵的几百上千;明明喝水更健康,却喜欢经常点各种奶茶果饮等等;……一杯奶茶,一个杯子,一双鞋,便宜的十几或几十,稍好一些的一两百或几百,这个钱确实也能出得起,不会影响生活质量,也谈不上特别原则性的问题,但问题是和我们的三观不太合呀!成长于物质比较匮乏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确实不会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但打心眼里的确期望物尽其用。
非暴力沟通有一个原则:将任何信息都翻译为需要。那孩子的这些非必需的要求背后的需要是什么?进入21世纪,全国居民手中可支配的收入都大幅增长,消费普遍升级。00后和10后普遍成长于物质丰裕的时代,早早跳过了满足温饱的缺失性阶段。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他们的需求直接跃入精神层面的成长性需要:
譬如归属感的需要,我拥有和同伴一样的书写笔和卡片,就能更好地寻找和确定在同伴中的位置;我的杯子特别漂亮,我有拥有别人没有的卡和限量笔,能收获到其他同学艳羡的眼光,增加了自信感和成就感;考试没考好或人际关系有压力时,这些东西可以有效地转移我的注意力,缓解负面情绪;通过鞋,通过笔,通过杯子,通过我使用的一切物品,可以展示我的审美品味,在朋友中打造我的个人形象;甚至,由于在成绩、外貌、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某种不足,这些美好的物品可以带来心理补偿,弥补在其他方面的失落感……时代已变,如果我们再用温饱时代的需求准则来指导他们的行为,无异于刻舟求剑。
那我们该怎么办?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未雨绸缪,父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于日常行为中将节用环保和物尽其用的理念润物细无声地植入孩子的心田,让他们了解到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得不错,但在中国,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依然有很多人还在挨饿受冻。我们可以将这些资源留给或送给更有需要的人。
当然更多的情况是,日常周旋于工作与家务,很难料事于先,忽略了“风起于青萍之末“,常常在已经很明显的时候才发现这竟然是个问题。以购买新杯子为例,这时候,我们可以先耐心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ta想要的杯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可以带给ta什么样的感受。然后肯定孩子需求的合理性,每个人都有追求更美好、更高质量生活的权利和需要。重点来了,满足这个需要的策略有很多种,略举几个:
1.探索: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改造现有的杯子,贴几张美丽的贴纸,加一个可爱的挂件,或用其他手工材料来美化等等;
2.奋斗:旧杯子继续坚持一段时间,设立一个小目标或任务,比如家务、学习成就等,通过努力达成;
3.升华:用这个买新杯子的钱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譬如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很多时候,孩子在乎的,不一定是我们满足了或者没满足ta的需求,而是在整个沟通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态度和孩子由此获得的感受。这些非必要的需求,父母满足可以,不想满足或不愿意满足,也属正常。坦诚说出来自己的看法即可,重要的是不要因此去否定孩子提需求这个行为本身,不要因为孩子没有“节用“意识而指责她”浪费、不懂事、不心疼爸爸妈妈、心思不在学习上“等等。这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不会被打压,不会觉得我一个一个想法一个要求发送出去,被父母无端地指责或批评弹回来。
最后还有一点补充,孩子的兴趣常常来得快去得也快。乘兴买了,三五天或两三周过去,兴趣不再,就蒙尘高阁了。如此多的闲置物品,怎么办?去二手市场处理,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还可以间接培养孩子的财商。也可以收拾干净捐助给需要的人,让它流通起来。物尽其用,也没规定一定要自己“用“,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