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漫游记74 │ 有一种伤害叫“别人家的孩子”?

文摘   2024-11-20 18:30   广东  
前天晚自习后,月儿同学回到家,一脸兴奋告诉我们:期中考试出成绩啦,你们猜猜我考得怎么样?
渔夫哥:不用猜,看表情就知道啦,考得还不错?
月儿同学:也没有啦!不过结果真是跌破了我的眼镜啊啊~
我:嘿!闺女,来说说看,你的眼镜都跌哪地儿去了?
于是,月儿同学一一道来:

知道吗?我以为考得还不错的英语,这回反而一般;

我以为政治考得马马虎虎,不过竟然是年级第三名;

还有,我感觉化学考得一般般,没想到结果还不错;

数学和物理比想象中要难,不过数学也算正常发挥;

哎,最可怜是语文,当天考完我已知作文又没写好......

最后,孩子自行总结:这回年级和班级排名,回归高一水平,还算正常发挥吧。

孩子对自己感到满意,我们也感到欣慰。毕竟,在学霸多多的重点校重点班里,孩子对外要扛住内卷,才能专注自驱发力。聊着聊着,渔夫哥和女儿来了一场语重心长的对话:

渔夫哥:话说,闺女,这回物理还是没考好啊?

月儿同学:嗯,不过和自己比,已经有进步了呢。

渔夫哥:听说你们班有考100的吧?说明这回试卷没啥难度嘛,你要向人家看齐blabla……

月儿同学:不吭声,神色开始黯然......

渔夫哥:高中学习,很多东西,不熟练是绝对理解不透的,尤其是物理,高考要求从来不是会,而是熟练!只满足于会,就去参加高考,就好比刚刚学会开车,就去参加汽车拉力赛。。。那结果,可想而知。。。

我(护犊子模式开启),咳咳两声,给渔夫哥使了个眼色:差不多得了!

渔夫哥没有理会,继续自顾说着:

爸爸告诉你啊,那些理科考满分的同学,他们无非就是反复练习,孰则生巧罢了;
比如,我们都愿意找资深的医生看病,为啥呀?因为人家老大夫,天天看病,所以那些疾病在他眼中变得稀松平常;
因为老大夫看了很多年病,每天反复练习,对他来说,那些个疑难杂症,就不是个事儿;
所谓“资深”,其实都是重复的遍数多,经验丰富,啥情况,都见过......学习物理也是相通的......

我眼瞅着孩子的神色越来越黯淡,心想这人咋那么没眼力见呢!于是举着手机晃了晃,友情提醒:已经很晚了,赶紧睡觉吧!

渔夫哥终于觉察到我的“不满”,便拍拍女儿的肩膀,话锋一转:闺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爸爸很欣慰,也对你很满意,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月儿同学长呼一口气,欢快回应:谢谢爸爸。晚安~

睡前,我对渔夫哥说:大哥,你今晚挺“能侃”啊,又是一番传教士模样...哼!

渔夫哥:咋滴?我知道你对我不满,我叮嘱孩子两句,想让她学得更好不行啊?

我:那你咋不多念着点孩子表现好的地方呢?比如政治、化学都考到年级前列去了,你只盯着孩子表现不好的物理,满心满眼都是“别人家100分的孩子”...

渔夫哥:你以为我在打击孩子呢?就我说的那些话,放心,我相信孩子自有判断力,坚强如她。倒是你,又是挤眉弄眼又是咳嗽,还催着睡觉,明明是你自己心理脆弱啊?

我:啊,我心理脆弱?你想一想,当你是孩子的时候,如果父母在你面前谈论神一般的“别人家的孩子”时,你是什么感受?

渔夫哥:看看,你这是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喽。一时分数的高低根本不重要,我是指出问题、引导孩子看到人无完人,懂得向他人学习,学得好自信高,不好吗?
我:哎,我听着别扭,因为你习惯指出的都是孩子表现不够好、犯错失意的问题,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爹味: “别人家孩子,总是考满分,再看看你啧啧...”
渔夫哥:你强词夺理!如果我只是要求孩子考高分,完全置身事外就不会管她了,正因为我理解和信任自己的孩子,才会用心帮助她,从孩子的利益出发,提出合理的期待,这难道不是对孩子的成全嘛。
我:(摆正思考ing)你要这般说,如果我对你说——你看,你看,隔壁老王工资高,真能干啊......

渔夫哥眼睛一瞪:看看,你老念叨着隔壁老王,那老王到底给你啥好处了?说!

我:嘿,人家没给我好处,你就不高兴了,人家要真给我好处,你还不得好好感谢感谢他?

渔夫哥眉毛一挑:切,就你这点小心思,我还不知道!我要不在家,老王常跑家里来了吧...

我:~你这人,净瞎说些啥大实话呢!咱们三就不能学着好好相处?


写在后面:

在家庭生活中,“别人家的孩子”这个说法,已经成为了我们养育孩子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每当亲朋好友聚会时,这个话题总能悄无声息地潜入双方对话中。

“别人家的孩子”就像那个传说中的存在,家长们在聊天时提到他们,传递出种种羡慕:“哎呀,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优秀呢”。这时如果换位孩子,他们心里或在想:“哼,你们怎么不看看别人家的父母呢?”

拿“别人家的孩子”来评判只是一个养育话题,当我们面对外在评判时,能够跳出问题,设身处地站位孩子,双方来一场“倾听不同声音”的平等对话和思考碰撞,达成“关系优于教育”才更重要。


遇见是缘,谢谢关注我们一家三口介绍:
妈妈:菊萍姐姐,忠于成为自己的写者和实践者
女儿:月儿同学,爱学爱画更爱玩的高中美少女
爸爸:渔夫哥,专注研究慢慢变富的“垂钓”大叔

菊萍姐姐在成长
高中生的妈妈,热爱阅读写作,一线家庭教育咨询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语文教师资格认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