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方的耳机图标🎧,即可收听全文内容
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追求“慢”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但Lydia却选择在胶片摄影的世界中寻找一种缓慢的浪漫。她说,胶片摄影的高成本和等待时间让自己“破产”,但也带来了难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胶片摄影不仅仅是记录美好瞬间,更像是生活的一种隐秘的仪式,带着时间的温柔滤镜,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光影。这份情结,在她留学、工作和生活中慢慢发酵,最终成为她穿越不同时空的心灵之旅。
(坂本龙一同款 京瓷武士半格胶片相机)
在“破产”中寻找浪漫
用摄影构建工作生活的缓冲带
Lydia对胶片摄影产生迷恋,始于一次复古回潮的契机。她回忆道:“胶片摄影本身就带有一种复古的仪式感。在数码相机没有普及的千禧年代,几乎每个个人都有胶卷冲洗的童年照。就像作家毕淑敏描述的一样,“人生如胶片, 一旦感光,便不会消失”,时间流经胶片底片,然后在某个瞬间凝结下来。”
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柯达宣布破产,胶片在数码科技高度普及的时代,随手一按就能定格世界的便利几乎让所有人遗忘了这种仪式感。近三年,胶片摄影热度持续走高,曾经一度停产的胶片相机厂商和胶卷厂商纷纷回归市场。这背后是一群怀揣执念且持续壮大的胶片摄影爱好者群体,是他们让历史逆流涌动。
胶片摄影的“破产玩家”,其实是胶片爱好者对于胶片成本相对高昂和胶片价格持续走高这一现状的诙谐情绪表达。“从买胶卷到冲洗胶卷,按一次快门的成本在四到五块之间。”Lydia解释道。
相较于数码摄影,拍摄每张胶片都需要经过更严密的思考与精心的构图,因为每次按下快门,都会损耗掉宝贵的胶卷。“每张照片都是不可逆的,无法编辑,无法删除。这样的拍摄方式让我更加珍惜当下。”Lydia说道。
Lydia并不仅仅因为胶片摄影的复古质感而迷恋它,更是因为这种摄影方式让她拥有了另外一种诠释生活的话语体系。她的职业起点是国内头部互联网大厂,在一个节奏很快、效率为王的工作环境中,从事大量文案创作的工作。“结束一周忙碌的工作后,我意识到我需要切换一种话语体系,在生活和工作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
于是,她渐渐走向了摄影。她认为,数码摄影的快速出图、批量后期加工让拍照变成一种量产,而胶片摄影却是一场与时间的对抗。“每一次拍摄我都要考虑取景、光线、构图,我会停下来感受当下,而不是急于求成。”她坦言,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这种“慢”的体验成了她的一种隐秘的自我疗愈。目前,被她“散养”的小红书胶片账号也拥有了8000多位关注者。
(薇薇安·迈尔同款 禄来双反相机)
Lydia最喜欢的摄影师是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一位法裔美国街头摄影师,她一生中在法国家乡、美国芝加哥和纽约街头拍下了十万多张胶片。Lydia谈起她在法国的交换生生活,认为这段经历对于她后来的内容创作和审美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法国,她不仅学习到了一门外语和专业知识,还接触到了深厚的艺术文化。Lydia走遍法国各地的知名艺术馆和博物馆,沉浸在丰富的艺术氛围中。
她说道:“法国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对学生免费开放,我们能够随意参观。我会经常到卢浮宫、蓬皮杜艺术中心等艺术场所闲逛。”浓厚的艺术氛围逐渐让她明白,艺术不只是存在于作品之中,而是贯穿在生活的点滴间。
对于Lydia来说,胶片摄影是一种探索自我、记录情感的方式,也是在文化冲击中表达自我、宣泄情感的途径。“在法国,我见识了很多人的生活态度,他们不是追求快速完成,而是专注于细腻和缓慢。这种感受带回国内后,我才明白胶片摄影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她回忆说。
(法国巴黎爱墙)
“在数码摄影世界,滥用快门的情况很普遍,但胶片是极度克制的。”Lydia这样描述她对胶片摄影的理解。胶片拍摄时的不可逆性,让每一次快门都显得珍贵而隆重。“一次只能拍24或36张,所以每次按下快门前都要认真思考是否值得,这是一种平衡,是一份自我克制的训练。”她补充道。
她解释说,胶片摄影的慢速出片让她更能体会到等待的过程。拍完照片后,她会将胶卷送到洗印店,等待出片的日子里,她会在脑海中回忆那些拍摄的场景,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她描述道:“每次等到照片的那一刻,都会像是一份意外的礼物。那些曾被定格的瞬间,伴随着时间流逝,被赋予了一层温柔的滤镜。”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断地感受到自己与时间的对话,甚至从中获得了一种治愈的力量。
(法国波尔多 音乐喷泉)
胶片摄影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是她迷恋的原因之一。“胶片会成为你的时间证人。”Lydia说,胶片并不像数码那样可以即时检查,拍摄的结果常常出乎意料。“有时候一张照片会因为曝光不足或是光线问题而显得模糊不清,但那种朦胧反而更能触动我。”她认为,正是这些不完美,让每一张胶片都有了独一无二的质感,这种质感无疑是数码摄影所无法比拟的。
(法国卡昂 嘉年华活动)
旅行没那么多“人生照片”
但胶片记录的都是“人生”
Lydia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跨越了中国大陆和香港以及法国,一步不停地辗转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她形容香港是一个“栖息地”和“中转站”,其并未成为她的终点,但这段求学经历为她打开了另一扇世界之窗。她在香港中文大学取得了广告学硕士学位,也正是这段学习经历塑造了她的A面:文字手工艺人。毕业后她便一直从事品牌传播工作,文案写作成为她的日常。
(日本大阪 通天阁)
工作时的文案写作和下班后的摄影创作占据了Lydia两个互补的生态位。她将职场生活中的自己称为“A面”,而摄影则是她的“B面”,赋予了她一种不拘一格的自由。“在摄影中,我不必迎合市场,也不必考虑流行元素,只需要做最真实的自己。”她说,城市生活节奏固然快,但摄影成了她生活的缓冲区,在忙碌之余,她会背上相机,漫步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定格那些不为人知的美好瞬间。
现在,大家都在追求“出片”,每次出门旅行或者逛街都要打扮很久,再参考千篇一律的拍照姿势打卡网红机位,然后发布一条涵盖一两张“人生照片”的朋友圈。但是,有时候这一过程会让人失去出门和探索的乐趣。
“旅行其实没有那么多人生照片,”Lydia说,“胶片相机会让你更靠近旅行的本质——专心体验当下。因为你只能记录不能回看,摆拍的试错成本也很高,所以当你带着胶片相机去旅行,也就是半只脚踏出一生追求出片的景观社会。”拿到冲洗后的胶片时,你可能还会发现:哎,拍得不错。感谢自己没有错过这么美的风景。
在胶片摄影中,Lydia逐渐学会接受“模糊”与“不完美”。她认为,正是这些无法完全掌控的意外,让胶片摄影更具人性化。“胶片摄影没有数码的精准,每一张照片都是随机的,每一帧都可能出现瑕疵,但恰恰是这些瑕疵,让照片更真实、更有温度。”她说道。这种不可预测的拍摄方式,反映了生活本身的多变与不可控。
(上海 咖啡馆的反光玻璃)
Lydia将这种体验称之为“柔软”,她解释道:“胶片带来的意外让我对生活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在MBTI测试结果中,我是一个标准的J人。过去我习惯于精确计划每一件事,但胶片让我明白,不完美和随机性也是最真实的世界的礼物。”这种柔软,不仅体现在摄影中,也体现在她的日常生活中。
(日本大阪 地下铁)
对年轻人的建议
勇敢尝试,放慢脚步
作为一个拥有多地求学与丰富职业经历的年轻人,Lydia对于走向国际化也有自己的见解。她为有意向的年轻人们提出建议:“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到一个全新的城市生活和学习。”她认为,短期的交换项目或访问学习能为学生提供宝贵的跨文化体验,让他们在适应不同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包容与开放。
(泉州 黄金海岸)
Lydia还特别鼓励年轻人尝试胶片摄影:“无论你是否擅长摄影,都可以试试胶片,它会让你重新认识时间与记忆。”她指出,胶片摄影虽然慢,却是种特别的体验。“如果你喜欢慢下来去体会生活,胶片摄影一定能带给你特别的感受。”她微笑着说,这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杭州 咖啡馆里的对镜自拍)
对Lydia来说,胶片摄影已超越了简单的影像记录,成为她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平衡的一种方式。它既是自我表达,也是一种对生活的体悟:慢下来,珍视当下的每个瞬间。在每一张胶片的静谧背后,她也重新定义了浪漫——不追求完美,而是接纳生活的每一丝不可控和意外之美。
这种浪漫也提醒我们,或许在日常的琐碎和忙碌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缓慢与宁静。
APPLY NOW!
更多项目申请及奖学金详情,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项目官方网站
https://tiltingfutures.org/program/
项目申请链接
https://apply.tiltingfutures.org/apply/
Tilting Futures 翘动未来创立于2008年,是专注于青年领导力赋能的国际教育非盈利组织,目前开放申请的行动实验室(Take Action Lab)项目,旨在通过一流的学术与实践项目,联接世界创新与变革领导者,培养新一代世界青年领袖以共同应对包括气候变化、疾病预防、改善教育和消除贫困等在内的全球性挑战。行动实验室项目周期为四个月,通过在不同发展中国家当地组织和社区的实地实习与实践,系统学习如何解决真实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Tilting Futures 与上百家慈善基金会及组织和个人保持紧密合作,为所有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申请人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
点击查看更多项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