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史学批评研究
《明清经济史讲稿》
一代经济史学术名家全汉昇先生讲授。一部聚焦明清中外交通与贸易、清代经济的简明经济史读物,是了解明清至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演变的重要参考。
著者:全汉昇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定价:60元
品牌:大学问
作 者:
全汉昇(1913—2001),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家,主要研究中国经济史。曾任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史论丛》《中国经济史研究》《元代的纸币》《中国行会制度史》等。
内容简介
明清时的中国在大航海时代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近代中国的工业化程度又是如何?一代经济史学术名家全汉昇先生以宏大的学术视野,聚焦明清中外交通与贸易、清代经济两大主题,通过讨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的交通贸易与美洲白银输入等情况,以及论述清代时中国的人口与农业、货币与物价、近代工业化等问题,勾勒明清至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
本书由作者在台湾清华大学的演讲稿整理而成,生动好读、通俗易懂,是概观明清中国经济社会演变的重要读物。
本书亮点
1.一代经济史学术名家全汉昇先生讲授。在会通中外的宏大视野下,作者对明清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讲授。
2.纵论明清中国的对外贸易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呈现明清中国经济演变的面貌。本书不仅讨论了明清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的贸易往来情况,还梳理了清代的人口与农业、货币与物价等方面的内在关系,并对晚清工业化的历史转型进行了较为细致而深入的剖析。
3.对明清经济发展的诸多面向进行了系统性的讲授,富有启发性。如对美洲白银输入给铜钱地位带来的影响、荷兰控制马六甲海峡产生的影响、明清时代的中国是否有重商主义等问题,作者进行了专业的解答和独到的分析,这些解答同样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4.生动好读,通俗易懂。本书由全汉昇先生在台湾清华大学开设讲座的录音整理而成,语言简洁明了,不晦涩,是概观明清中国经济社会演变的重要读物。
5.装帧设计紧扣主题。图书护封呈现了明代集市活动、弗里斯兰海军部的金融管理机构列文堡大楼,交错的线条则反映了航海路线。整体设计通过多画面来体现中外交通与贸易、本土社会经济发展面貌。
精彩书摘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转型之路
甲午战争前30年左右,中国建立为解决沿海国防问题而开办的兵工厂和造船厂,可称为自强运动的工业建设,也是中国头一个阶段的工业化,因为这些工业都是利用西方机器设备来制造,故可说是中国机械化生产的开始。因为这些工业并不能马上赚钱,所以私人不会投资,但它们既然与国防有关,政府就不得不负起责任来投资开办,这些工厂都是官办的。
这些官办工业当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政府经费不够,设备简陋,效率低下,生产出的船性能差、速度慢;制造出的枪,式样陈旧落伍。
(二)管理组织不健全,冗员太多,公款滥用。
(三)技术人才方面有问题,例如福州船政局派至英国的留学生,回国后正值甲午战争失败,政府经费困难,不能发挥他们的长处,因为失业,不得不到外国洋行、领事馆担任翻译,并不能到船厂工作,学非所用。
(四)工厂厂址亦有问题。例如造船厂需要钢铁作为造船原料,福州船厂设于靠海边的马尾,钢铁须由国外进口,不能在当地制造。虽然福建有铁矿,可是当时在福建并没有煤矿,而煤是炼铁炼钢的重要燃料,故福州船厂要老远从外国购买钢铁进口,才能造船,以致成本日高,成绩不好。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设立汉阳铁厂,筹备时间从1890到1894年,1894年5月开始炼铁,不久之后因成本重,且炼成的钢质量不好,不利于制造铁路路轨。铁厂在官办时期,经费主要来自政府,可是甲午战败后,由于对外大量赔款,政府经费困难,只好改为官督商办,由商人募集股本来经营。这是甲午战后不久的情形。
为何官办的汉阳铁厂,成绩不好?原因是:
(一)燃料问题没有解决。张之洞也知道,在炼铁制钢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煤做燃料。湖北大冶铁矿储量丰富,铁砂供应没有问题。张之洞在大冶铁矿附近,投资开采王三石煤矿,希望开采到煤,把铁砂炼成生铁,再炼成钢,但开采到数十丈深时冒出大水,煤矿矿坑被淹,没有多余的钱买抽水机,只好放弃这个煤矿,不继续开挖。张之洞又在江夏县(今武汉江夏区)马鞍山煤矿开采,结果发现煤中所含硫黄的成分太多,不能炼成焦炭(焦煤),因此没有办法用来炼铁制钢。汉阳铁厂于光绪二十年(1894)开始炼铁制钢,所用的煤自开平煤矿买来。由于燃料供应不够,原来在汉阳铁厂有两个化铁炉,只开一个来炼。同时开平煤矿能供应汉阳铁厂的焦煤数量有限,而且加上高昂的运费,所卖的价格很高。因为开平煤矿不能满足汉阳铁厂的需要,乃由上海购买自外国进口的焦煤,但价格更高。化铁炉从1894年5月起开炉炼铁,到10月便被迫停炉不炼。
(二)张之洞为建设汉阳铁厂而订购的机器设备,主要来自英国。英国的机器厂在得到汉阳铁厂的机器订单后,问张之洞用何种原料来炼铁炼钢。张之洞竟回答说,中国地大物博,你们有什么就给我们什么好了。英国给张之洞的机器设备中,有两个贝色麻炼钢炉,不能把由含磷较多的铁砂炼成铁做原料来炼成合用的钢。这是机器设备的问题。
(三)厂址亦有问题。钢铁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煤做燃料,大量的铁砂做原料,为节省运费起见,最好把厂址设在煤、铁矿都在一起的地方。但张之洞在甲午战争前开采煤矿并没有成功,焦煤的供应仍是问题。不得已求其次,厂址起码要设在铁矿生产地区,如大冶铁矿,以便减轻铁砂运费的负担。但张之洞不同意在大冶设铁厂,而决定设在汉阳,因为湖广总督衙门在武昌,汉阳距离武昌较近,张之洞担心铁厂的员工偷懒、贪污,想就近管理,于是在汉阳设铁厂。这样一来,只能经常由湖北东部大冶走一百多里的路,运铁砂到汉阳去炼,运费增多,导致成本也高。而且汉阳夏天雨量多,潮湿,炼铁制钢所需燃料更多。这些都是厂址的问题。
所谓自强运动的经济建设,到甲午战争时为止,情形有如上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甲午战争前30年,想自强但强不了,甲午战败是一证明。到甲午战争后,政府有鉴于工业官办很有问题,乃采取对应措施。
(一)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创办工业。
(二)中国过去采用西方机器设备来制造的工业以国防工业为主,甲午战争后改变方针,提倡轻工业或消费品工业。这些工业用西方机器制造,成本降低,使大家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工业品,生活得以改善,故棉纺织工业、面粉工业及其他轻工业发展起来。
(三)过去中国兴办工业,多半利用国内资金,但甲午战争结束,《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条约口岸投资工业生产,外资在中国工业化的地位也就重要起来。这是甲午战争后开始的中国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和自强运动时期工业化不同的情形。
官办的汉阳铁厂在甲午以前遭受的种种困难,张之洞在甲午以后无法解决,乃找到盛宣怀来招商承办汉阳铁厂。盛宣怀接收铁厂后,一方面负责经营铁厂,另一方面他又出任铁路总公司的督办,负责建设卢汉铁路(后改称京汉铁路)。当时主要的意思是,盛宣怀经办汉阳铁厂,生产的钢轨直接卖给铁路总公司,生产者与主顾为同一人,不愁没有生意,故盛宣怀两方面都负责。官办时期,政府曾对汉阳铁厂大量投资,但盛宣怀接手后,未能将过去官方所投资金还给政府,故政府仍有权过问,于是“商办”之上乃加“官督”,由盛宣怀向商人筹集股本来继续经营。
光绪二十二年(1896)盛宣怀负责官督商办汉阳铁厂以后,首先解决了两方面的问题。
(一)燃料问题,派人到处调查,发现江西萍乡煤矿煤储藏量丰富、质量好,乃请一德国总工程师给予技术上的援助,从德国进口机器设备,同时获得德国洋行贷款400万马克(约银150万至160万两),终于煤矿产量大增,燃料问题得以解决。
(二)机器设备方面,以含磷成分高的大冶铁砂做原料来炼成的生铁,因为汉阳铁厂的贝色麻炼钢炉不能把它的磷去掉,所以不能炼成好钢。盛宣怀负责后,派人送大冶铁砂到欧洲研究检测乃知此中情形,同时发现碱性马丁炼钢炉可去磷炼成好钢,于是添置四座这种炼钢炉,每座容量30吨,加上其他设备,在汉阳安装,终于炼成好钢。原来的两个化铁炉,每一座只能炼100吨的生铁,容量太少,乃增加一个250吨的化铁炉,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完成。由于燃料、机器设备问题的解决,汉阳铁厂才能炼成好钢。各铁路建造所用的路轨及其他器材都由汉阳铁厂供应,例如卢汉铁路,汉厂共供应8万吨钢轨,16,000吨的零件及其他铁路器材,其他的铁路和附近的枪炮厂,亦购用汉阳铁厂的钢铁。
汉阳铁厂利用大冶铁矿的原料和萍乡煤矿的燃料来炼铁制钢,到了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个机构便合并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取消“官督”两字而改为正式商办。商办的汉冶萍公司资本2000万元,这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是资本最大的一个工业企业。这是甲午战争以后到清末,汉阳铁厂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商办的经过。
甲午战后,政府对于轻工业或消费品工业特别注重。比方用西方机器设备来纺纱织布的棉纺织工业,光就纺纱来说,像张謇(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在通州设立大生纺纱有限公司,光绪二十五年(1899),资本是50万两,纱锭20,350枚,开工生产后利润增加,又以利润扩厂;到1922年,资金达1,995,790两,纱锭共66,700枚(全国838,192枚),相当于原来设备的3倍以上,这是张謇办实业的大概情形。另一位实业家祝大椿,在上海设碾米厂、缫丝厂、五金厂,都是他独自经营的,同时他又与他人合资设立纺纱厂、面粉厂、毛皮打包公司,投资总共超过200万元,共雇用4000多人。这又是在甲午以后,由于政府的提倡,民营工业在国内发展的情形。所以甲午以后到清末民初,可以说是中国工业化的第二阶段。
甲午战争后中国工业化另一点不同的地方,是铁路比较大规模的建设。最初人民对于铁路的建设,有一种保守、反对的态度,比方光绪初年,由上海到江湾,洋人替我们建好了一条短短的铁路,后因压死一人,遭到舆论反对,乃由政府把它收回拆掉,送到台湾由刘铭传建设台湾铁路,故在甲午战争前夕,中国国内大约只有200英里长的铁路。甲午战争后,卢汉铁路和其他铁路相继建设,同时外资乘机加入,例如中东铁路。故到了清末,中国铁路长度增加至6000英里长左右。由甲午前夕的200英里增加到清末6000英里长的铁路,可说是甲午以后中国第二个工业化阶段的另一个特点。以上是第二阶段。
中国第三阶段的工业化,是在欧战发生(1914)以后到1937年。欧战时期,海上运输船舶多用于军事,民用减少,由于货船减少,海运费便急剧增加,欧战后期的海运费为1913年的10—20倍,使得过去西方工业先进国家将大量工业品运至中国市场出卖的情形大为改变。
过去工业先进国家,将物美价廉的工业品大量运至中国来卖,结果中国自己经营的幼稚工业不能发展,因为后者成本高、技术差,不能与西方物美价廉的工业品竞争。到了欧战爆发以后,海运船舶减少,运费提高,外国工业品不能大量进口,而且西方工业先进国家忙于参战,没有时间生产大量工业品运到中国来卖,于是中国大量入超的情形得到改观。比方1914年,中国贸易入超的数字是2.13多亿海关两,而到1919年则降低为1610多万海关两。这种入超数字的减少,表明西方工业先进国家物美价廉的工业品,不能大量进口来压迫中国的幼稚工业,于是中国的民族工业有机会发展起来。
目录
“清华”文史讲座缘起
序
上编 明清中外交通与贸易
第一讲 中国与葡萄牙的交通与贸易
第二讲 中国与西班牙的交通与贸易
第三讲 中国与荷兰的交通与贸易
下编 清代经济概略
第四讲 人口与农业
第五讲 货币与物价
第六讲 近代工业化的历史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