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期间,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开始走入大众视野,所举办的比赛迅速成为世界乒坛标志性赛事。成立时间不长,WTT面对的挑战也不少,精通华文和英文的WTT总裁斯蒂夫·丹顿(Steve Dainton)接受《联合早报》专访,谈他和乒乓球的渊源,创立WTT的过程,以及将总部设在新加坡的缘由。
来自澳大利亚的丹顿七岁时在父亲的熏陶下开始打乒乓球,他曾代表维多利亚州参加比赛,也打过几次全国锦标赛。虽然没能入选国家队,但非常热爱乒乓球的丹顿在加入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前,曾担任过俱乐部教练和国家队的助理教练。
来自澳大利亚的丹顿是国际乒联和WTT的总裁,2011年就开始在新加坡工作。(何家俊摄)
他的梦想是从事与乒乓球有关的工作,但这项运动在澳洲并不流行,所以“靠乒乓球谋生”这件事对他而言是梦想,而不是现实。直到他加入国际乒联,在2017年成为总裁后,才让他有机会去做不同的事。
谈到乒乓球,过去几十年表现最突出的都是中国球员,为了拉近与乒乓球的距离,丹顿在2000年开始学习华文;为了推广乒乓球,曾是省队选手的他也在太平洋小国家执教过。
他说:“大约在我21岁时,我在阿德莱德大学学习华文,然后前往北京当交换生半年。之后我在国际乒联大洋洲发展组织工作,周游大洋洲,并到小岛国执教乒乓球。2005年我到上海工作时,又重新学习了华文。”
这次的采访主要用英语进行,丹顿偶尔用华语回答时,语法正确且字正腔圆。他说,会学习华文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乒乓球。他认为学习第二门语言是不错的主意,而当时在乒乓球领域加速发展的中国,让丹顿确信学习华文是正确的选择。
WTT在举办商业赛事方面大胆创新,给球迷带来不同的体验。图为比赛开始前,蒙面人上台表演助兴。(WTT提供)
“在乒乓球界,掌握这门语言帮助了许多。我们最大的市场是中国,在中国有很多活动,因此确保与中国的良好关系非常重要。如果能说华语,这对建立关系大有帮助,它可以打破文化障碍,在许多方面取得进展。”
成立WTT新品牌改革赛事
WTT由国际乒联于2019年8月创立,负责运营国际乒联的所有赛事,不过因疫情打击到了2021年才开始办比赛,第一场大赛就是在新加坡举办的WTT总决赛。
46岁的丹顿说:“2017年我成为国际乒联总裁,这让我有机会尝试在商业上做一些不同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决定几年后成立WTT这个品牌。我们是在疫情期间开始的,在一个相对传统的联合会中进行如此大的变革,自然也面临着自身的挑战,但这非常有趣。”
旗下有227个成员的国际乒联将于2026年庆祝成立100周年。丹顿说,他们有过许多活动,也尝试过不同的商业模式,但最终觉得必须勇敢且大胆地做出一些新东西。
如新加坡大满贯期间,WTT举办嘉年华,现场有各种游戏和活动,几乎每个赛日都有球员签名会,像中国名将马龙和刘诗雯都曾出席过签名会,多元化的活动增添赛场外与球迷的互动交流。赛场上,WTT的灯光和舞台效果也经过特别设计,运动员出场时也有烟花点缀,有别于以往的巡回赛,添加不少娱乐炫彩元素。
“在商业方面,我们目前无法跟网球、高尔夫球、足球等大型运动竞争,但我们相信乒乓球的受欢迎程度逐渐能使我们做到这一点。几乎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打过乒乓球。不仅在亚洲,在美国和欧洲等其他地区也是如此。”
2024年WTT大满贯男单冠军王楚钦,赛后向坐满全场的海内外观众挥手致意。(档案照片)
对WTT而言,过去的挑战是克服疫情和说服乒乓球界改变思维,现在的挑战则是尽可能提早推出2025年完整赛程日历,以及举办更多大型赛事。
丹顿说:“今后的赛事数量将远远超过以往。以前,运动员每年可能只参加三四个大型赛事,但现在我们可能会有12个到15个,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得适应的过程。
“在其他运动中,一年多个大赛的情况很常见,但我们的运动员习惯每年为一两个重大赛事做准备,而不是每年12个重大赛事。他们需要时间适应,可能我们也得调整规则和规定,让他们频繁参赛和取得我们想要的目标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
WTT总裁丹顿(右)会在比赛期间与各国球员交流。(WTT提供)
新加坡大满贯越来越受欢迎
首届WTT大满贯赛事于2022年在新加坡举行,迄今新加坡已举办三届。WTT透露,2024年新加坡大满贯网站吸引1亿6000万独立访客观赛,赛事期间的全球累计覆盖人数超过4亿。他们预计,2025年赛事的观看人数会翻倍。
不仅如此,新加坡大满贯门票销售也激增77%,为赛事本身和新加坡经济都做出贡献。来年新加坡大满贯,WTT将在广播合作、赞助商和比赛方式的基础上继续创新。
2023年新加坡大满贯期间,“双圈大满贯”得主马龙结束比赛后为球迷签名。(档案照片)
在WTT还没成立前,丹顿就以国际乒联总裁身份在新加坡工作了,因此他认为将WTT总部设在新加坡算是水到渠成的过程,这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新加坡对乒乓球的关注。
2011年开始在新加坡工作的丹顿解释道:“刚来时,我只有一名助理,现在我们有大约50名员工。在我们启动WTT之后团队发展得非常快。新加坡是我们认为理想的基地,距离我们在东亚的核心市场(中国、日本、韩国)很近,同时新加坡本身也是个快速增长的市场,靠近印度等其他大市场。
“这里还是个极佳的旅行枢纽。樟宜机场是世界上最好的机场之一,无论是前往美国还是欧洲都非常方便。”
WTT新加坡大满贯给予郭勇(图)等新加坡选手在新加坡人面前展现球技的机会。(档案照片)
丹顿指出,新加坡在法律和金融等方面的专业服务非常齐全。“作为一项以亚洲为中心的运动,我们最大的市场在亚洲,恐怕没有比新加坡更适合在亚洲开展业务的地方了。”
2018年世乒赛是难忘回忆
在这行工作这么多年,最让丹顿难忘的是2018年世乒赛团体赛。当时韩国和朝鲜会在女团复赛交手,但经过多方提议后,在比赛进行期间促成韩朝女乒联合组队。
他说:“在大约36小时内,我们成功说服他们一起比赛。结果他们上场了,虽然最终不幸输给日本,但那是非常感人的时刻。他们没有在场上相互竞争,而是作为一支团队一起参赛。可能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时刻。”
朝鲜算是传统劲旅,但他们鲜少出赛,素来有“神秘之师”称号。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来自朝鲜的李正植/金琴英在混双16强赛以4比1爆冷击败世界第二的日本组合张本智和/早田希娜,最终获得银牌。
韩国、朝鲜和中国选手在混双颁奖礼上的自拍,是本届奥运会的其中一个经典画面。(法新社)
朝鲜在10月进行的亚洲锦标赛中也有出场,丹顿很高兴看到他们开始恢复参赛的迹象。“我甚至听说他们可能有兴趣举办一些WTT赛事,那将非常有意思。”
乒乓球商业化起步晚 将加速追赶羽球网球
WTT自成立以来,除了受到许多球迷的追捧,也有人发出不少质疑的声音,像是拿来和世界羽联巡回赛的总奖金作比较。虽然中国大满贯的奖金200万美元(约260万新元)和年终总决赛的250万美元差不远,但冠军赛的奖金(50万美元)不如超级750赛(85万美元),支线赛奖金(2万2500美元)甚至比超级100赛(10万美元)低许多。
对此,丹顿坦言WTT正在努力追赶。他说:“我们自2021年开始真正尝试商业化,在短时间内把奖金提高到之前国际乒联时期的几乎三倍。羽毛球的商业化大约比我们早了15年,所以会看到他们有更多规模较大的赛事,而网球的商业化可能比我们早了50年。
“我们起步晚,但我们正快速追赶,并且会继续努力。自开始WTT以来,每年的奖金都创下新纪录,我们会继续保持下去,确保我们的选手都得到照顾。”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Read more)。
相关阅读:
文:陈芷馨
我们入驻小红书啦!
请关注《联合早报》官方账号
带给你新加坡最“红”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