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与话语陷阱:印太地区海洋争端中的策略与约束 | 国政学人

学术   2025-01-03 21:03   浙江  


“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与话语陷阱:印太地区海洋争端中的策略与约束

作者:Rebecca Strating,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国际关系教授

来源:Strating, Rebecca. “The rules-based order as rhetorical entrapment: Comparing maritime dispute resolution in the Indo-Pacific,” 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 Vol.44, No.3, 2023, pp.372-409.


导读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秩序的变化,美国及其盟友在印太地区的主导权受到深刻冲击。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等区域大国开始运用“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Rule-Based Order,RBO)的战略叙事来维护和捍卫现行国际秩序。这一叙事的核心是通过维护现有的国际规范和法律来塑造一种既稳定又合法的地区秩序,并利用叙事约束被视为挑战现有秩序的崛起国。然而,这种“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话语,也会给倡导者带来“话语陷阱”的风险,即美国及其盟友可能被迫遵守他们自己设定的标准,从而限制了其在涉及海洋争端时的政策选择。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美国的印太盟友在倡导“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叙事时,是否因为话语陷阱而在与自身相关的国际争端中受到约束?通过对澳大利亚与东帝汶、英国与毛里求斯以及印度与孟加拉国的三起海洋争端案例的分析,本文探讨了这些国家在国际法和战略叙事约束下的政策行动及其后果。


研究发现,尽管各国在处理海洋争端时表现出不同的战略灵活性,但在很大程度上都未能完全避免话语陷阱的困境。在特定的国际压力下,必须遵循自设的规则标准。这一结果表明,“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话语虽然旨在维护对其倡导者有利的国际秩序,同时也可能成为约束其倡导者的限制因素。



背景与引言

在过去二十年里,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及其盟友主要关注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认为其意图挑战现存国际秩序,这在亚洲的海洋争端中尤为突出。为应对这一挑战,美国及其盟友提出了新的战略叙事,即“基于规则的秩序”(RBO)。这一理念强调所有国家,包括大国,均需遵守共同商定的国际规则,确保该秩序的稳定。然而,印太国家在倡导这一秩序时会面临话语陷阱:若要求其他国家遵守规则,它们自身也必须遵守这些规则,否则会被批评为双重标准。这使得使得澳大利亚、印度等倡导RBO的国家,面临如何平衡自身言辞与行动的困境。本文通过分析印太地区的三个海洋争端案例(澳大利亚与东帝汶、印度与孟加拉国、英国与毛里求斯),探讨话语陷阱如何影响印太大国的政策,特别是在海洋争端解决中如何使得这些国家被迫遵守国际法,并分析RBO战略对其行为的约束作用。


战略叙事与话语陷阱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各国通过战略叙事塑造地区和国际秩序。“自由世界秩序”并非客观实在,而是一种通过实践和话语塑造的秩序。这些战略叙事不仅为集体行动提供了框架,定义了国家的身份、价值观和目标,还在塑造国际秩序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战略叙事,国家将自己视为秩序的捍卫者,通过“诉诸共同的规范和价值观”来争取自身合法性,并暗含对对手国家的关切与批评。


然而,战略叙事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重大的政治风险——话语陷阱。话语陷阱是一种现象,指的是国家往往被迫遵循其自己通过话语设定的行为规范和标准。当国家的行为与其公开承诺之间存在不一致时,这种矛盾可能暴露其内在的不一致性,从而影响其信誉和合法性。国家往往陷入这种困境,因为它们在对外政策中无法否定或偏离已经接受的原则,否则将面临信誉损失。


话语陷阱框架不仅为国家行为提供了一个深刻的分析工具,也帮助我们理解不对称的双边争端是如何在话语和规范压力下演变的。在这种争端中,实力较弱的国家可能会通过战略性利用国际规范和叙事合法性这一手段,来迫使更强大的国家改变其行为。印太地区的海洋争端是话语陷阱的一个重要案例。较小的国家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推动争议解决,并通过话语手段要求大国遵守规则和规范。话语陷阱在这种情境下发挥了关键作用,迫使大国在行为和言辞上与国际法保持一致,以避免失去合法性。


案例分析


案例一:澳大利亚与东帝汶——从强硬到妥协


在东帝汶2002年独立后,澳大利亚与新兴的东帝汶之间关于帝汶海的海洋边界及丰富的油气资源的争端持续不断。历史上,澳大利亚长期采取现实政治策略,通过与印尼分割海洋资源,避免使用正式的国际海洋争端解决(IMDR)机制,倾向于双边谈判。然而,随着东帝汶在2016年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第五附录第2节启动了全球首个强制性调解程序,澳大利亚被迫改变其立场。澳大利亚最初试图通过强调调解报告的“非约束性”来削弱调解的影响力,并指责东帝汶违反双边协议,试图通过国际机制干涉双边事务。然而,东帝汶巧妙地利用RBO的话语,揭露澳大利亚的双重标准,揭示了澳大利亚试图规避RBO责任的矛盾。最终,2018年签署的帝汶海边界条约反映出澳大利亚在面临RBO话语陷阱时,出于维护国际法秩序和应对区域紧张局势的需要,转而采取更为灵活务实的立场。这一转变不仅削弱了澳大利亚长期以来的双边现实政治策略,也暴露了其在RBO框架下难以维持既定利益的困境。


案例二:印度与孟加拉国——从对抗到遵守


孟加拉湾的海洋边界争端源自1947年印度分裂时确立的领土边界,随着新发现的丰富油气资源,争端进一步激化。尽管印度倾向于进行双边谈判,孟加拉国则更倾向于通过IMDR机制寻求公平解决。2009年,在多轮谈判失败后,孟加拉国依据UNCLOS启动了仲裁程序。与澳大利亚不同,印度选择接受IMDR过程。这一决定部分是为了在印度洋区域展示其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并在应对中国崛起时,借助RBO的话语提升自身的区域领导地位。2014年的仲裁结果倾向于孟加拉国,划分给了其约80%的争议海域,并驳回了印度有关海洋划界的论点。然而,尽管裁决对孟加拉国有利,但印度通过积极参与IMDR机制,仍然展示了其作为区域领导者的成熟与负责任形象,巩固了其在RBO中的地位并提升了其与邻国的关系。


案例三:英国与毛里求斯——殖民遗产中的规则冲突


查戈斯群岛的海洋保护区争端涉及复杂的主权和海洋管辖权问题,源自英国在1965年将查戈斯群岛从毛里求斯分离,并租借给美国建立军事基地。这一行动导致查戈斯人被强制迁移,毛里求斯随后多次对英国在该地区的主权表示质疑。2010年,英国在查戈斯群岛周围设立了全球最大的“禁止捕捞”海洋保护区,毛里求斯随即依据UNCLOS附件七提起诉讼,质疑英国在缺乏合法主权基础上设立保护区。英国最初拒绝承认仲裁庭的管辖权,试图将争端限定在双边范围内,然而毛里求斯通过RBO的话语成功地将英国的行动描绘为捍卫殖民遗产、违反国际规则和民族自决权的行为,争取到了英国国内在野党和印度等国际上前殖民地国家的同情。这一策略不仅揭示了英国在RBO框架下维护其殖民遗产的矛盾,也使得其在国际社会中的规则基准形象受到质疑。尽管2015年的仲裁结果部分支持毛里求斯的立场,英国仍通过强调军事必要性和历史协议的合法性来维护其立场。但国际社会,尤其是在2019年国际法院发布咨询意见支持毛里求斯主权后,英国在RBO话语陷阱下难以继续无视国际法的压力,最终在2022年同意重新谈判查戈斯群岛主权问题。这一案例凸显了大国在面对RBO话语陷阱时,尽管拥有显著的战略和经济利益,仍难以完全摆脱国际法和国际舆论的制约。


研究结论

印太地区作为各国通过战略叙事构建的关键区域,其中“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RBO)是核心话语之一。RBO叙事不仅限制了采用该术语国家的行为,还在印太大国处理与小国的海洋争端时,形成了一种话语陷阱,迫使这些大国在维护自身战略利益与遵循国际规则之间寻求平衡。具体而言,澳大利亚、印度和英国在面对海洋边界和资源争端时,不得不调整其策略以符合RBO的要求,从而削弱了其原有的现实政治策略。例如,澳大利亚在帝汶海争端中最初拒绝参与IMDR机制,但在RBO的压力下,最终签署了海洋边界条约;印度在孟加拉湾仲裁中接受裁决,提升了其国际合法性和区域领导地位;英国在查戈斯群岛争端中,尽管试图通过历史和战略利益维持立场,但在国际和国内压力下,最终不得不重新评估其政策。


此外,RBO不仅作为约束机制限制了大国的单边行动,还促进了大国战略叙事的调整与区域领导地位的确立。通过遵循和倡导RBO,大国能够展示其作为负责任的规则遵循者和区域领导者的形象,增强其软实力和外交影响力。例如,印度通过在孟加拉湾仲裁中的积极参与,巩固了其在印度洋区域的领导地位,强化了其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角色定位。澳大利亚在帝汶海争端中的转变,体现了其在面对区域战略竞争时,如何利用RBO框架调整战略叙事,以维护国际声誉和区域稳定。英国在查戈斯群岛争端中的应对,则显示出即便在面对殖民遗产和战略利益的双重挑战下,通过RBO的话语框架,仍可能在国际舆论和法律压力下推动政策调整,以适应新的国际秩序和区域动态。


总之,“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作为一种话语陷阱,有效地约束了印太大国在国际海洋争端中的行为,迫使其在追求国家利益的同时,必须遵循国际法和多边机制的规范。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国际法治和区域稳定,还促使大国调整其对外政策,提升其在区域和全球治理中的领导地位。未来,随着国际法框架的不断完善和RBO理念的深入人心,国际法在规范大国行为、促进国际合作及确立区域领导方面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增强。


词汇积累

Rules-Based Order 

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Strategic Narrative 

战略叙事

Rhetorical Entrapment 

话语陷阱



译者:高隆绪,国政学人编译员,伦敦大学学院政治学系硕士研究生,兴趣领域为人工智能安全、对冲政策、国家安全。


校对 | 杨溢文 曾庆鸣

审核 | 施榕

排版 | 顾博文

本文为公益分享,服务于科研教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国政学人
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最大的学术编译平台,专注国内外权威杂志前沿学术动态。受众定位高水平研究者,目前已覆盖国内本领域所有科研院校。联系:guozhengxueren@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