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简七读财”,发送消息“理财小工具”
免费领取40个赚钱工具资源包~
晚上好~
又是新的一年啦,小伙伴们是不是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呢?
当然还有我们的新年保留节目:制定新年计划。
或者说,又到了立flag的时候。
但每年的flag都是立了就倒,倒了再立......真的很难坚持下去。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太急着求一个结果,而忽略了人生其实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优化的过程。
这也是我今天要和你分享的这本书——《人生设计课》中的核心观点。
这本书打破了传统的人生规划思路,而是认为:没有什么「完美」的人生,而是要用动态的心态去解决人生各阶段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找到更多选择。
就像手机系统,需要持续迭代,而不是等死机了才砸钱换新机。
更有意思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位设计师——比尔·博内特和戴夫·伊万斯。
比尔曾经为早期的苹果笔记本电脑设计出耐用的铰链,戴夫则研发了苹果电脑的第一款鼠标。
他们把产品设计那套思路玩的明明白白,也教给了更多的创意天才。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理念虽然能设计出好的产品,但却没办法让生活变得有趣。
于是他们突发奇想,把设计思维用到人生规划上,还在斯坦福大学开了一门课,结果这门课「出道即顶流」,成了斯坦福大学最热门的课程之一。
具体该怎么做,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01 什么是设计思维?
传统的人生规划思路是:「专注初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做出决定并且把事情做成。」
而设计思路则是:「重新定义问题,找到尽可能多的选择,选择一个进行快速尝试,直到成功。」
想要炼就这样的人生思路,我们要学会像设计师一样思考,具备设计思维的5种基本心态——
保持好奇。好奇心会让你「好运连连」。
不断尝试。不要坐在那里空想,行动起来!专注于接下来要出现的东西。
重新定义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喜好,开启全新的解析空间。
专注。不要纠结于自己最初的想法,也不要纠结哪里是最终目的地,专注于过程。
深度合作。学会利用人生导师和支持团队,为自己设计人生。
装备上这5种心态,我们正式开始人生设计之旅。
02 给人生装个「仪表盘」
在设计人生之前,我们需要知道现在的人生存在哪些问题。
作者把生活分成了4个区域:健康、工作、娱乐和爱。
把它们想象成你汽车仪表盘上的测量仪,评估一下你目前的情况。
我简单列了一些可以思考的方面,以供参考。
健康仪表盘
身体:体检报告怎么样?
情绪:情绪崩溃频率高还是低?
心理:睡眠质量好不好?
工作仪表盘
成就感:是造火箭还是拧螺丝?
薪资:时薪够买几杯续命咖啡?
成长值:学的新技能能否打败ChatGPT?
娱乐仪表盘
多巴胺来源:追剧/游戏/旅游
心流时刻:上次忘记看手机是什么时候?
冒险指数:最近一次新鲜体验是什么
爱的仪表盘
亲情:和父母通话时长
爱情:约会/婚姻生活质量
友情:和朋友出去玩的频率
重点关注你的仪表盘上「指针乱颤」的区域,很可能就藏着不少bug——
每天都靠咖啡续命,体检报告像不忍直视;
表面光鲜的85%工作值里,成就感寥寥无几;
周末休息就是「躺平」,微信步数几乎为零;
......
03 创建一个「人生指南针」
创建指南针,需要工作观和人生观。
这个社会中充满了太多「人生鸡汤」的声音,但那都不是我们自己的,一味的接受这些洗脑灌输,结果只能是把自己的人生设计权交到了他人手中。
为此,我们可以给自己来一份「深度灵魂拷问」——
工作观就是,你需要知道工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比如,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工作的原因是什么?什么让工作变得有趣?
人生观是,你对世界以及世界如何运行的看法。
比如,是什么赋予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让你的生活充满了价值?为什么进取、金钱、名誉和成就会提高你的生活满意度?在你的人生中,阅历、成长、成就感有多重要?
这套「灵魂拷问」的目的是,让你的工作和生活具备一致性。
如果你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却按照所谓的社会标准、社会期待选择了按部就班,每天写着「八股文」报告,那么,很显然,你需要进行人生校准了。
你是谁?你的信仰是什么?你正在做什么?这三者之间要能够联系起来,才是走在了「正轨」上。
人生道路千万条,条条大路各有精彩风景,不要被社会的迷雾遮住双眼,「认识你自己」,才能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怎样找呢?
书中有个作业:连续21天记录你的「心流」时刻。
比如你的记录本上可能写着——
听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
帮陌生人指路后他的一声「谢谢」;
......
当你把这些碎片慢慢拼起来,就能发现有一条逐渐清晰的路,你会知道什么事情会让你完全投入,能够让你重新充满能量。
04 制定你的「奥德赛计划」
人生不止一种选择,也没有最佳选项。
根据前面我们找到的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你想要过的生活,和你感兴趣的事情,我们现在可以想象一下人生的多种可能性了。
写出未来5年的三个版本的人生计划,这本书称之为「奥德赛计划」。
*奥德赛源自古希腊史诗,讲述了特洛伊战争英雄奥德修斯历经十年艰难险阻返回家乡的故事,常用来比喻追求目标的艰辛。
你可能不知道从何开始,没关系,书中给我们提供了思路——
第一种选择:你已经在做的事。可以是目前生活的延伸,也可以是已经在你脑中酝酿很久的好主意。
第二种选择:如果你突然无法从事正在做的工作,那么第二种选择就是你想要做的事。
第三种选择:在不考虑金钱和形象的前提下,你想做的事或者你想过的生活。
这三个计划一定是你真正渴望的,而不是勉强接受的。
每一个计划,我们都要对其进行评估,包括时间明细表;填写一个「仪表盘」,需要的时间、金钱,对计划喜欢的程度,你对完成计划是否有信心,这些计划与你的工作观和人生观是否一致;完成这一计划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
奥德赛计划示例
我相信,当你梳理完自己的「奥德赛计划」后,起码会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对生活会有更多的掌控感,也就不会总是沉溺于那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05 「持续优化」人生
其实,人生就像装修老房子,总是边住边改,今天换个窗帘,明天砸堵墙,住着住着就成了独家定制款。
没有什么所谓的「完美」人生,只有「持续优化」。
优化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结果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我们不妨学会对失败免疫。失败后快速认识到失败的价值,排除了一个错误答案,然后积极采取行动,改善提高。
哲学家詹姆斯·卡斯提出了一个「无限游戏」的概念,强调游戏的目标是延续游戏本身,而非取得胜利。
我们也应该把人生看作无限游戏,没有预设的终点线,没有统一的通关攻略,就连看似失败的关卡都藏着隐藏剧情。
我们带着出厂设置的初始技能降生,一路在打怪升级中随机点亮天赋树——
有人把刷题练成被动技能,有人中年转行切换游戏模式,有人退休后再次走入学校开启新副本。
这场游戏的魅力在于,你以为在主线任务里艰难推进时,生活总会弹出支线任务弹窗。
最妙的是,这游戏既没有最终BOSS,也不会弹出「Game Over」。
直到生命电量耗尽前的最后一秒,你都在刷新自己的最高分记录。
最后附上总结图——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