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3日),国新办针对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这意味着什么呢?
周三,六个部门印发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方案,昨天的发布会就是在针对细则和疑问进行解答。
资金力度还是挺不错的——
万亿增量资金:明确公募基金持有的A股流通市值,要在接下来三年每年增长10%以上,按公募持有A股5万亿来算,公募端每年会带来超5,000亿元的增量资金。
大型国有保险,是争取把新增保费的30%用来投资大A,去年(2024年)五大上市险企的新增保费在2.8万亿元,光它们这五家就能带来8,000亿的增量资金。
会议还提到两点,一个是公募基金继续降费,每年会给投资者省下450亿费用;
另一点是回购增持贷款持续发力:目前已经和近800家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达成了借钱回购、或增持股票的合作意向。
这有什么影响呢?
昨天市场高开低早,早盘一度高开,不过最终还是冲高回落了。
资产价格是由市场交易出来的,有万亿规模的增量长期资金准备入市是个大利好。但是资本毕竟都是来赚钱的,资金问题解决了之后,资产回报就成了主要矛盾。
目前,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只有三成业绩预喜,多数还是出现了利润下滑。如果资产回报的问题没法好转,那中长期资金也没法大规模入市,要么就只能挤在少数有稳定收益的红利股上。对于整体市场表现的帮助就有限了。
落在投资上,高层赶在春节前、股市低迷之际发布政策、稳定「军心」,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想发春节红包,促进节日消费。可以看到,股市的底部还是相对明确的(回到924之前的概率很小),咱们保持自己的买入节奏就好~
本周,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
这意味着什么?
特朗普就职首日,就签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
第一项行政命令是关于移民的,具体包括宣布美国南部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阻止非法移民、取消出生公民权(不给身份)、暂停难民安置等。
第二项行政命令是关于降低通胀水平的,拜登政府不得人心的一点,就是控制不住物价的攀升。
所以,特朗普给自己的内阁下了命令:发挥最大能量,来降低创纪录的通胀和价格。比如他之前提到的大力开采石油,将美国能源出口至全球。
财政不受控,也是美国债台高筑的原因。特朗普表示,将冻结所有的联邦政府招聘(军队等除外),后面还要缩减劳动力规模。
第三项行政命令是结束「绿色新政」,包括撤销电动车强制令,再次推动在美国制造汽车,来保护汽车工业。
最引人关注的关税方面,特朗普当天没提中国,先把关税大棒挥向邻居,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
这有什么影响呢?
整体来看,特朗普刚上任的做法主要是削减财政+回归美国优先,和市场预期的大差不差。
值得一提的是,「二进宫」的特朗普在政治上更加成熟。比如他表态,如果中国卖Tiktok,将会考虑对中国征收关税,发挥出他作为商人的本性,强调利益交换。包括咱们在内的其他国家,就不太好受了。
投资上,尽管周一的美股休市,但在特朗普就职演说后,全球金融市场反应剧烈,比如他没提到中国关税,离岸人民币升值到7.25,非美货币普涨。
未来全球金融市场,可能还是会比较动荡,咱们也要在资金安排、资产配置上「系好安全带」,别太过激进,也别过度悲观~
咱们都知道,A股的投资难度不是一般大,前几年不少外资机构铩羽而归,退出中国市场了。
不过,全球资管的头部公司——瑞·达利欧管理的桥水,依然在中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24年费后35%收益,23年9.9%,22年4.8%。
图源:华尔街见闻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桥水以「全天候」策略闻名。
全天候的意思是,打造一个分散化的资产配置,通过在不同经济环境之间实现平衡,从而获取资产的长期回报,穿越牛熊。
达利欧根据经济增速和通胀率,把市场划分成四种情况——
当经济增长超过市场预期时,股票和大宗商品的表现较好;当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时,普通债券的表现较好;
当通货膨胀超过预期时,黄金和大宗商品的表现较好;当通货膨胀低于市场预期时,股票和普通债券表现较好。
桥水中国,也把策略的思路沿用到中国市场——
产品的核心部分是全天候,像去年中国经济低迷,债市和股市表现不错,桥水都踩中了。并且,海外高通胀利好黄金,也给组合贡献了收益大头。
主动管理,比如择时,占到三成左右,进一步提高基金的收益和稳定性。
这有什么影响呢?
不错的成绩,证明了达里欧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坏市场这回事,只有糟糕的决策。中国市场适合我这种类型的决策。」
不过,桥水中国的产品是私募,500万起购(有的渠道200万起),咱们想买有点难度,倒是可以借鉴TA的思路——
首先是善用资产配置,把不同资产搭配在一起,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带来超额收益;
再来是通过指数投资,更好地跟踪资产本身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