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普及健康知识,回应公众关心的健康科普问题,医院官微开设《名医话健康》栏目,聚焦疾病预防,围绕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健康科普。 扎手指VS抽手臂,小采血大讲究!本期邀请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曹阳主任技师为您介绍。
随着流感感染人数增多,医院采血窗口前人满为患。在这长长的队伍里,一个常见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做血常规时,是扎手指好还是抽手臂好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有很多科学依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血常规检验,作为临床诊疗中的一项常规检查,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通过分析血液中细胞的数量、形状及其分布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健康的窗口,尤其在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方面表现突出。而进行血常规检验,临床上最常用的两种采血方式是静脉采血法与末梢采血法。
“扎手指”
我们常说的“扎手指”其实就是末梢采血的一种方式。末梢采血是采集毛细血管(即末梢血)进行检验。新生儿及6个月以内婴儿推荐选择足跟内侧或外侧采血,幼儿及儿童推荐选择中指或无名指指尖的两侧。通常用于血常规、血糖监测等小样本检测,优点是方便快捷,但可能会因血量不足导致结果不准确。采用"扎手指"的方式进行采血,主要是为了照顾一些特殊的患者群体,例如新生儿(他们的血管较细,血容量较少)和儿童(他们可能会对静脉采血感到恐惧,采用这种简单快速的方式更能获得他们的配合)。
在采血方法的选择上,我们不难发现,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各有其独特的适用人群。对于新生儿而言,由于他们的静脉血管较为细小、血容量有限,这使得末梢采血成为了一种更加适宜的选择。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往往对静脉采血感到恐惧,难以配合医护人员完成采血过程。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这些小朋友采集末梢血以检测血常规是一个既人性化又高效的方案。但是对于成人,检验科推荐使用静脉血来进行血常规检测,以获得一个准确稳定的结果。
此外,将末梢血采集窗口留给小朋友们,不仅能够减轻他们在采血过程中的压力,还能有效实现成人与儿童的采血分流,从而减少患者排队等待的时间。而且这样既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又能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实现医疗服务的人性化和高效化。
专家介绍
曹阳,主任技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检验技术标准化分会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天津市医疗质控中心委员;天津市药理学会精神药理专委会常委;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委员;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库建设专家。发表SCI、中华系列与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等多项课题,参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传染病学》(第3版)。
擅长:临床微生物学诊断。
供稿丨检验科王瑞含
编辑丨党委宣传科
审核 | 曹阳
投稿邮箱丨xck201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