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我们社群成员参加“家庭关系”读书活动时,阅读第一本书《原生家庭》的读书复盘。共分为两部分:1.请写出《原生家庭》给你启发最大的三个句子
2.读完《原生家庭》,你有哪些认知的变化?
1.请写出《原生家庭》给你启发最大的三个句子
金句2:纠结于是否故意本身就是在浪费时间,重要的是结果。失职的父母造成了伤害,无关乎他们是否故意,他们需要对自己造成的结果负责(第202页)论述2:在家庭关系中,尤其是亲子关系里,父母的行为往往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有时候,父母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或者是出于好意却无意间导致了不良后果。然而,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一旦伤害发生,其结果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对于受到伤害的人来说,意图并不减轻痛苦的程度。不能因为你是父母,就可以免责,伤口就自动愈合。反之,给人造成伤害了,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去修复这种伤害,以及如何防止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金句4: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体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庭成员作为个体,拥有多少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度。健康的家庭推崇个性,个人责任和独立,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满足感和自尊心。(第160页)论述:有毒家庭不鼓励个人表达,因为个人表达与父母不一致的行为想法,就会被压制,直到被要求达到统一。这样家庭的成长模式影响着个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影响所以容易受挫,就如从小乖乖女成长的模式就很容易没有个性化,具有局限性,同时会被有毒父母不断地要求,成年后如果不如他们所愿就仍然会打压。所以当我们需要懂得健康的家庭模式体系是怎么样的,我们才能让有毒模式切断,不要代代相承。金句3:爱的行为不会折磨你,也不会让你失控,更不会让你产生自我憎恶。论述3:这句话的意思是爱或者不爱不需要自己去猜,我们是感受得到的。如果自己觉得不爱了,那么就真的是不爱了,或者对方没有用我们能够感受得到的方式去爱。对我的启发是:爱的行为不会折磨你,首先我们要爱自己。爱自己就是从减少折麽自己的想法开始。行动的时候有两个关键点:不要过度承担责任,不要把行为、结果和自己的人性、人格关联起来。我们承认事情不完美、自己能力不足,但不要随便攻击自己。自己在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时,那些想法我们讨厌自己、厌恶自己,那这种想法就是不爱自己的表现。我们没办法能保证自己完全得到、感受到别人的爱,但是可以从爱自己开始。金句3:孩子不是小大人,但有毒的父母却希望他们能有和大人一样的表现。(第115页)论述3:父母的完美主义就会变相要求孩子像成人一样做事,而且时时刻刻都会数落孩子身上的缺点。把孩子既让成一个附属品,让他满足自己作为父母的要求,好好学习、懂规矩、早起早睡,又要让他有礼貌、听话、干净卫生。但忽略了孩子年龄尚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过早地扼杀了兴趣和好奇心,变得死气沉沉。他活成了别人眼里的样子,唯独不是他本人。金句2:重要的不是他们的反应,而是你的反应。如果面对父母的豹女、谴责、威胁和狡辩你能坚守立场,那么你将会体验到决战胜利的辉煌。(P229)论述2:从前我和父母发生观念冲突的时候,我的想法是失望,我总是没办法说服他们和我自己的观念保持一致。但其实我的动机一开始就错了,我的重点应该在想他们表明我的态度和边界,至于他们能否接受是他们的课题。我不应该对他们抱有期待,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作为我的父母,就更应该理解我的想法。这本书读完,我突然理解了其实我过去真是抱着不可思议的期待。想通了之后,好像也没那么在意父母的反馈了。金句2:另一种言语虐待型父母的行为没有这样直接,他们会通过长期的取笑,挖苦,取侮辱性的绰号或是拐弯抹角的羞辱来对孩子发起攻击。(第102页)论述2:这种看似玩笑的话,在生活中,其实有碰到很多。不仅是家长,亲朋好友也有这样的,他们觉得就是聊聊天,又没有什么。但其实那种无形的难堪真的会让人心里面非常不舒服。毕竟家里的孩子如果胖点,有的父母就会说,跟个小胖猪一样。有时候做事没做太好,就会说是个笨蛋等等。这点上父母那辈,很多都有这样的惯性。我婆婆偶尔也会说我儿子一些,虽然不是很严重,孩子也小,但小并不单表他没有感知,所以我会去制止她,跟她说这样不好。我觉得学了这点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反省,看自己在带孩子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如果有或者有苗头的时候,要学会自察并改正。金句3:反应的对立面是回应。在你做出回应时,你在感受的同时也在思考。你能意识到自己的感受,但不会任凭它们驱使你冲动行事。(第191页)论述3:当时看到这点的时候,我真的还挺惊讶的。看似只差了一个字,但真正的含义却是大相径庭。反应是随着别人的脚步在走,回应则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仅生活中面对身边的人需要如此,在我们做业务和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更要做回应式沟通,而不是反应式。回应式能让客户感受到你是一个有思想的活生生的存在,而不只是满足他要求的传话筒。所以,别人给自己挖坑时,不要轻易就跳进去,情绪上头的那一刻,先冷静下来再说。金句1:父母角色的榜样作用对于孩子的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尤其是性别身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21页)论述1:我们常说,看到一个家庭的样子,就知道他们家孩子是什么样的,反之亦然。家庭是孩子行为模式习得的最重要场所,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则是孩子认知学习模仿的最重要来源。如果一个家庭中,孩子一直被父母关爱,被父母尊重,那么孩子就会在这样的氛围中习得为人处世的原则,内心的自尊自爱就能够得以发展,最终形成完整的自我认同感。反之,得不到父母关爱,甚至是被虐待的孩子,往往会对自己存有否定态度,会把许多家庭中的问题看做是由于自己的错而引起的,因此在应当形成自我认同的阶段却反而积极进行自我否定,从而也会极大地影响成年后人格的发展。答:金句1:许多有毒的父母会把一个孩子与其他的孩子作比较,以突显其不足,使他觉得自己做得不好,因此不能得到父母的爱,这就促使孩子不顾一切去迎合父母的想法,以得到他们的认同和喜爱。父母采用这种分而击之的策略来对付那些过于独立、威胁到家庭稳定的子女。(第48页)论述1:有毒父母为了掌控孩子,不能包容与他们不同的孩子,通过打压孩子,让孩子争夺父母的关注点,迎合父母的想法,得到父母的认同,围着父母的想法转,这是父母操控孩子的一种方式,操控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有感触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婚姻生活、孙子的生活教育都要插手,作为孩子不能感受到父母的操控,对自己的家庭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在我家庭中发生过,尽管我的父母说自己很开明,他们的行为却不符。金句2:要驱除过去和现在妖魔鬼怪,正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切记,永远不要在盛怒之下审视问题。(前沿:第30页)论述2:要改变过去和现在的心理上的问题或者行为模式,鼓起勇气正面面对问题,是重要的一个步骤。不面对问题,问题产生的妖魔鬼怪永远在那里。正视问题后,才能从问题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盛怒下审视问题,容易受情绪的牵引,产生错误地认知,非辩护性回应可以帮助调整情绪,更好地思考。爱的行为并不会折磨你,也不会让你失控,更不会让你产生自我憎恶。爱并不会带来伤害,爱是一种令人幸福的感觉。爱的行为会滋养你,让你拥有健康的情感。当有人爱你时,你会感到被接受,关怀,珍惜和尊重,真正的爱带来的是温暖,愉悦,安心,稳定和内心的平静(第303页)这句话让我重新审视爱,爱不是一个名词,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动词。很多父母打着爱孩子的名义,实际上却做的是伤害孩子的事情。爱的一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接受爱的一方不应该感受到痛苦,要以对方的感受为准。不管是父母与孩子之间,还是夫妻之间,都不应该以爱的名义伤害对方。金句3: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告诉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这个体系并非你的父母所发明,而是从先辈那里继承的一整套逐渐积累而成的感受,规则,交流,观念。(第151页)论述3:家庭体系的形成是由整个社会人文环境和教育理念来形成的。例如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儒道释家理念合一,为延绵不断的中国特色的孝道文化提供了沃土。在爷爷奶奶的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子女的婚姻捆上了一道枷锁。如果在开明的家庭里,这道枷锁不如说是一种保护,是门当户对的另外一种体现,这样的家庭对道德的理解和执行是紧跟时代并且带有一定的开放性的。相反,如果是在专制的家庭中,父母意味着权力的绝对,并且不容反抗,那么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就是极度叛逆过于追求自由带来悲剧或者不能顺从自己的意愿葬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无论是哪种执行方式,都是借鉴上一辈的做法,所以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后果。开明的越来越开明,专制的越来越专制,因为他们都各自尝到了好处。所以,在这种“奖赏体系”下,有毒的家庭体系的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除非子女通过一定程度的冲突并愿意提前降速并给后面的车予以提醒,那么就能够让影响逐渐变弱,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了新一代规则的执行者,同样也能代代相传。金句3:许多人不敢维护自己的权利,因为他们混淆了自我界定和自私之间的差别。(第188页)论述3:看到书中案例狠狠被共鸣,我也会常常将他人需求放在自己之前、之上,有时认为为自己考虑是自私,所以和他人相处对我来说很累,因为要顾及身边人的感受想法。目前在学习这个功课,自私是损人利己或者损人也损己方的,自我界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比如在地铁上有时碰到空位置,当我比较累了我会积极去争取,而不是像之前一样不好意思过去抢;在工作中直接表达出自己很繁忙,对对方提出相关要求,而不是像之前一样默默付出许多,让自己受累而其他人觉得理所当然。一开始也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善解人意或者要求苛刻了,和同事交流发现他们也有类似经历后,就明白不是自己的问题,可以理直气壮拒绝或者提要求。金句3:掌控自己生活的关键在于如果不能改变父母,那么就自己做出改变。你的幸福没必要仰仗父母,即使他们一成不变一样可以战胜童年时期遭受的创伤并摆脱他们对你成年后生活的控制,你只要努力坚持就好了(第80页)论述3:当我第一次读完这段话的时候,我感到内心有一种力量感。我的原生家庭给我带来了太多的创伤,以至于我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信,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我处于这种状态时我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信心,内心的自卑感特别强烈。因为我今年一直在读相关疗愈的书籍,“只要努力坚持就好了”我相信通过自己不停的努力,一定可以治愈自己的。金句3:她不应该仅仅因为自己没有从父母身上得到关爱和抚慰,便剥夺孩子从她身上得到这一切的权利。(第196页)论述3:我很认可这句话,每个人都有可能受到代际家庭关系的影响,没有人想要遭遇不幸,但原生家庭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无法选择不代表无法改变。我们可以为我们的父母受到他们原生家庭影响收到的伤害感到难过,但这不是父母不能尝试用充满爱的新的方式对待我们的理由。同样的,如果我们受到了原生家庭的一些影响,没有被很好地照顾或者被爱,也不是我们用同样不那么友爱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下一代的理由。人是有能动性的,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正向的可能,当意识到代际伤害的时候,我们是有能力终止和重新建立健的家庭关系的,这才是核心。金句1:孩子应该拥有犯错误和惩罚纠正错误的权利——犯个错而已,又不是世界末日。(第115页)论述1:这是我在小时候很想听到妈妈能够跟我说的一句话。小时候最害怕听到妈妈的批评,那会让我觉得自己很没用。所以很怕犯错误,做事总会小心翼翼,若犯错了,会想方设法隐瞒,因为不想被责骂。所以我潜意识会觉得犯错意味着自我价值的降低,甚至会因此失去自我价值。这种观念会让我总是想要追求绝对正确。例如,很多涉及主观表达的观点,我总难以坚持立场,总随着别人的表达摇摆不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内心深处害怕犯错,不敢承受犯错的后果,也不想面对犯错后别人的负面评价,会让我觉得失去了价值。这样的行为模式很容易就被别人操控。比如,在面试中提及薪资,说出目标薪资后,对方会以一些理由贬低你的价值,而我的低自我认同感就会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从而进入对方的圈套。若能够坚定地看到自我的价值,首先应该怀疑对方说话的可信度,接着去检验,不然我永远都会觉得对方是有道理的,因为我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但我的价值不会因为不完美而改变。金句3:很多人不敢维护自己的权利,因为他们混淆了自我界定和自私之间的差别。自私这个字眼开启了我们所有的愧疚感。(第188页)论述3:这句话给予我的内心很重的一击。因为这是我一直困扰的问题。每当我和妈妈意见不一致,或者拒绝她,我总会有种愧疚感,会怀疑自己是否太过自私,但我心里又不愿意妥协,反抗后又感到痛苦,这种矛盾的情感一直困扰着我。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把自我界定和自私混淆了,我潜意识神化了妈妈,允许她任意操控我的情感,觉得她拥有主导我的绝对权力,我不应反抗她。把自己的需求置于妈妈的需求之下,我习惯了乖乖听话,当我的独立意识觉醒,做出违抗行为的时候,因为没意识到这些错误的观念,就会以自私评价自己,这会让我难以做到真正的独立。我可以照顾妈妈的心情,但要牺牲自我的情感需求,无条件服从她是不正常的,我的反抗行为是维护自己的情感需求的正常行为,而不是所谓的自私自利。金句2:情感上的独立不意味着你要同父母彻底断绝关系,而是说你既是家里的一分子,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意味着你可以做自己,你的父母也无须改变他们原本的样子。(第187页)论述2:这句话实际上给我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释然。当我逐渐长大、成熟,当父母的“滤镜”被摘掉,我发现他们不是我以为的永远正确、不会犯错,他们的行为方式决定也不都是正确妥当的。这时我会面临某种困境,是改变他们还是接纳。同样的问题对我而言也是一样,我要切断我和爸妈的界限,成为独立的大人。这个课题在我近些年来持续的进行,如今我也能够理解并践行这样的理念。金句1:她所谓的“奉献与帮助”正在引领她走向毁灭。她对每一个人都甘于奉献,除了她自己。她并不知道,自己一直跟在男人后面为他们收拾残局,实际上只会助长他们不负责任的行为。(第24页)论述1:这段是在讲梅勒妮因为潜意识想要拯救童年时期脆弱的父亲,而不断选择落魄男人建立亲密关系,一再利用的故事。这是强迫性重复的行为,梅勒妮习惯充当“拯救者”,希望某一次她能真正“拯救”一个落魄男人。但是需要“拯救”的人都是烂人,他们没有意愿和能力恢复正常生活,也没有能力爱她。她一再退让的底线让这些男人得寸进尺。所以要想获得很好的爱,一方面要筛选有能力接受爱和给予爱的人,另一份面要设置底线。金句3:我们的确在情感上影响着那些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人,但对别人的感受产生影响和全权负责是不能等同的。(第77页)论述:在自己感觉到被伤害时,其实也是自己主动选择了这种感受,虽然与对方相关,但对方不会对你的感受负责,或者说,可以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只有自己。所以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和你选择什么样的感受是一样的,因为我们的感受,更多的是来源于我们深植内心的观念。金句4:他们知道怎么控制我、怎样批评我、怎样令我内疚和难过,却不知道怎样让我成为自己,以及尊重我,他们有觉得我是个好女孩,才会给予我他们有爱,否则就将它收回。P301论述:看到这个句子,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知子莫如父母,可以说生活在一起十几年,孩子性格,脾气,爱好,价值判断,经历过的事情,所思所想父母是是最为清楚的,怎样拿捏孩子也是父母最为擅长的。而让做一个不扫兴的父母,尊重孩子,引导孩子成为自己是现在我所想要做到的。父母自己也要成长,成长成为爱孩子,托举孩子的父母。金句3:未说出口的观念决定了我们对生活的许多理解,而我们又常常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第153页)论述3:观念决定了我们的态度、判断和理解,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际关系、道德价值、教育程度、性别观念、职业选择、行为准则和经济状况。生活中有一些观念是宣之于口的,有的则是没有说出来,但却存在在一个人的行为表达中。这些观念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却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只有识别它们,才能有改变的机会。金句 2:如果他们能敦促孩子做到十全十美,他们便是完美的一家人。他们将维系家庭稳定的重任完全推给了子女,以此来逃避他们无法提供这种生活的事实。而孩子一旦失败,便会成为他们的替罪羊,背负起所有家庭问题的责任,当然,还要再一次承受他们的责难。论述 2: 现在网络上开始出现“鸡娃不如鸡自己”的反思。“鸡娃”本质上属于让孩子去承担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但是娃并不是家长的副本,他们需要一个自然的、健康的成长环境,另外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只可引导,不能强求。社会上的诸多悲剧就是明证。对于家长来说,健康的心态就是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现状,悦纳自己和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用孩子的未来来代偿。孩子不会踩着七彩祥云来拯救你,他也不该为你的生活状态负责,因为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已经这样了。金句3: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孩子与父母建立一定程度的情感联系是有益的,会令孩子具有归属感,也利于家人间的交流沟通。(第174页)论述3:良好的家庭关系一定是有益于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会让父母感到幸福,看到孩子逐渐成长为积极独立、可以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而孩子也会在父母的生活保障中茁壮成长,在父母的身心保护中拥有自尊自信,在家人的关爱抚慰下坚强勇敢,在父母的成长教导中善良独立,而不是互相制衡和伤害。金句3:操控型父母十分阴险狡猾,他们常常把操控伪装成关心。论述:常见说辞:“我都是为你好;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因为爱你才这么做......”父母的过度控制会导致孩子焦虑、胆怯和无助,而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难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些话本质上就是道德绑架,占据道德制高点,实际上父母丝毫不关心你以后怎么样,他去世之后的事情,他是无暇顾及的,他只关心和爱他自己。成年之后,一定要学会自己做决定,意识到你是可以做选择的,踏出这一步,爱自己,为自己负责。金句4:情感上的独立并不意味着你要同父母彻底断绝关系,而是说你既是家庭的一分子,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意味着你可以做自己,你的父母也无须改变他们原本的样子。p187论述:以前我也有改变别人的意愿,但最终我发现唯有自己改变,周围的人和物才会跟着改变。当然也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固执之人。在《阿特拉斯耸耸肩》中有一句话: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世界让给我们憎恨的人。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敢于去创造一个新的世界。金句5:情绪激动时,避免同父母接触、对质。你都想法和判断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出现偏差。p186论述:情绪激动,就像一个人的磁场受到了外界的牵制,如果急于判断和下结论,就会偏离轨道,弄不好会出现误会,有时甚至会伤人。这个时候让自己先冷静下,最好不说话,出去走走也好,找个别的事做一做也好。我以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睡一觉,睡好了,啥事也没有了。2.读完《原生家庭》,你有哪些认知的变化?
变化3:原来我以为用威胁或者恐吓的语言管束小孩也是一种正常的管教方式,现在我发现有些话就是言语虐待,对小孩的成长非常不利。你无心的一句话,可能就会给小孩子的内心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家长或老师对我们的一句评价,如果是夸奖的,我们可能会高兴好久,做事也会充满动力。如果是一句贬损的,我们就会很受伤,整日郁郁寡欢,甚至会产生自我怀疑。所以,作为家长,对待孩子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多给予孩子正向的反馈。变化1:原来我以为跟父母对峙,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不仅要打上“不孝顺”的名义,还要对关系造成负面影响,而且我认为最后如果没有改变父母,那么这个行动就没有意义。现在我发现,对峙这个行动本身就代表我“赢”了,代表我敢于面对过去的遭遇,向曾经的权威发起挑战,说出真实想法。并且过程中不要对父母抱有期待,别想着改变父母。我们做这个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为了尊重自己的感受,如果父母讽刺、质疑、反驳、批评,都不要被他们影响,发泄愤怒,让自己获得解放,这个过程是最有意义的。变化2:关于原谅。原来我以为一定要原谅过去,才是解决了问题,现在我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去探讨原生家庭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清算父母,让他们认错,而是在于改变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让有毒的家庭不再代代相传。父母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虽然并不如我们的意,如果不幸父母就是认为这些都是小事,并不需要我的原谅,那原不原谅其实是个伪命题。过好自己这一生,才是最重要的,始终把这一生好坏与否锚定在别人身上,只会让自己更痛苦,而痛苦是需要宣泄的出口的,很有可能我们会宣泄在自己的爱人和孩子身上,其实只是形成了另一种“有毒的家庭”而已。变化3:原来我以为那些现实生活中唯唯诺诺的人就是太不勇敢了,现在我发现可能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原生家庭中一直被打击被否定,所以才变成了今天的不自信。答:我一向不太喜欢那种性格软弱,说话唯唯诺诺的人,总觉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有一种非常不爽的感觉,就像大夏天挥之不去的湿热感。有时候我会想,这样的人应该是缺乏勇气,所以不敢反驳,不敢说不同意见,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怂包。但是通过读完《原生家庭》,我突然意识到,这样的人,有可能是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受到过鼓励和肯定,一直被家里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否定和打压,所以变成了今天这样不自信的样子。这一点认知改变给我的启示是,评判一个人的时候,多了解一下他的原生家庭情况,会得到相对客观的判断。对人如此,对事亦然。变化1:原来我以为爱就是无条件的牺牲和付出。虽然我的父母不喜欢在我面前示弱哭穷,也没有把他们遇到的困难和压力转嫁到我身上,更没有要求我将来给他们养老,强调他们的养育之恩,索取我情绪价值,但是,我能够看到父母对我爱的付出和牺牲。我很感动,也以为这就是爱。现在我发现真正的爱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个人界限之上的,它既包括给予,也包括适当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关怀。因为我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他为了减轻我的负担,放弃悠闲的退休生活来帮我带孩子,因为遇到一些挑战无法正确排解,导致疾病缠身,这种无条件的牺牲和付出让我非常感动,但是,父亲为此付出健康这个巨大的代价,至今生活不能自理,现在母亲全部精力照顾他,我也只能独自承担育儿的压力,我们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加入我们相互尊重和设立边界,也许情感伤害身体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变化2:曾经我的价值观是费尽心思改变自己的父母,自己努力和奋斗的原动力之一也是满足某些来自于父母的期望,以及有些时候我面临一些个人困难,我很难启齿去寻求父母的帮助,因为我觉得他们都这么老了,不应该再为了我而折腾;现在我发现,我根本不用费尽心思去改变父母和刻意满足父母对我的期望,其实我只要做好我自己,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好好爱自己和实现自己个人的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变化2:原来以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现在发现“有毒的家庭和父母”并不少见父母的性格脾气,面对问题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法,甚至包括面对压力困境的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等。有些父母带给孩子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有些家庭里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他们带给子女的是恐惧、负罪感等,父母展现给孩子的如果是扭曲的观念,孩子就会带着这些扭曲的世界观步入成年生活,由于自尊心受损也一直承受着原生家庭里带来痛苦和折磨,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再生家庭。变化1:原来我总是想从他人肯定中获得价值、自我良好的感觉,现在我发现当我把自己的情感交给他人时,就是放弃了自我掌控,让他人来控制束缚我。以他人反应作为衡量自己好坏标准,这是让自己陷入失控被伤害的风险,因为对方一定会有消极回应。这句话虽然之前很早很多时候听过,要自己肯定接纳自己,不要从外面或者他人评价中寻找价值意义,但发现还是很深的桎梏,通过书中案例理清后,发现是家庭中缺乏有效回应,常常被否定或者忽略,让自己很恐慌害怕无助,这是父母的失责,自己能做的就是真实表达出来他们这样的方式对我的伤害,同时也积极去寻找安全可靠的群体去支持和练习获得回应,多加深积极正面反馈。现在我打破了一个错误认知是我不重要,常常被忽略,这次工作中有同事开会没拉我,我第一反应是直接询问对方为何没拉我,应该让我参与进去,对方表示没有太重要的事情没必要,而不是像之前一样缩起来自怨自艾自己又被忽视了。变化2:原来我以为你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现在我发现其实很多父母更爱自己。以前我家的每一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即便有一些行为好像有点问题,但是不会深究,总觉得像是每个人的缺点,作为孩子要包容父母所谓这样的缺点。但其实读完这本书,我才深刻的意识到,有很多父母这种所谓的缺点其实对孩子的伤害是太大了,而我们能够做的不是原谅,而是看清事实,如果我们是子女,那就要意识到父母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该争取权利就争取权利,该表达需求就表达需求。如果我们是父母,那么就需要注意在跟孩子的相处过程中,避免由于自己的缺点给他造成过大的伤害。变化3:原来我以为家庭中的爱都是真爱,现在我发现家庭中会有假爱。假的爱是一种混乱的、戏剧性的、令人困惑甚至痛苦的情感。会成为控制孩子的最有利的方式,有毒的父母总是说“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没有人会对你好”,其实父母一样会有嫉妒、自尊、焦虑、欢乐和内疚的复杂的情感,更不是圣人。作为孩子的我们在年幼的时候期待爱,渴望爱,对于甄别真爱和假爱没有能力,同时在童年造成的伤害必须在成年后重新修复,这就需要真爱,用真爱修复自己,用真爱去爱孩子,爱家人。原来我以为教师的角色仅仅是传授知识,现在我发现,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情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书中的案例让我深刻理解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家庭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社交能力。因此,我现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比如通过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教会他们如何表达情感、解决冲突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我相信,这些技能将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变化1:原来我以为合理化是正确的一种方式,现在我发现合理化其实是一种自我欺骗的手段,让自己讲不可接受的事情变为可接受的。这样的方式就像掩耳盗铃一样,其实问题一直都存在,只是因为害怕所以才视而不见,这样的方式没有让我们得到解脱,反而更容易让我们陷入深渊。变化2:原来我以为自己不会重复父母的家庭相处模式,如一些威胁式发言达到目的、夫妻相处方式。我回顾过去,发觉多次“沟通”效果背到而驰,争吵,生闷气,将责任推给队友。实际我沿用了父母的思维,甚至没有怀疑。经过最近几期读书,如认知行为疗法、阿德勒、深度思考,我对家庭关系有更多认知、思考。特别是阿德勒里提到夫妻是平等的,给我很多启发,我在考虑自己的同时,也会考虑对方,关系有所改善。现在我发现,正是自己也传承了父母的控制方法,目前有所改进,学习正确相处关系,关系向更好的发展。变化1:原本我以为对父母发脾气,释放攻击性是不对的。现在我发现能够释放攻击性,才是一个平等与自由,以事论事的家庭。以前觉得这种行为不对,因为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而且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难免有纰漏,肯定有不完美的地方。如果因为父母的一些行为做得不好,而释放攻击性,显得不够包容他们,是自己不够成熟,还不能担事。但是原来发现,这是因为不够信任这个家庭,这个家庭不够平等、透明而导致,进一步导致自己神化了父母,合理化了他们的错误,帮他们找补,这会让自己应该解决的问题,应该得到的权益,因为‘亲情’而拱手相让,这个认知,也会让自己日后在社会化过程,遇到更多相同的阻力。因为在一个应该最包容的地方,却选择不坦诚。没有机会感受真正坦诚与被爱,在其他地方也很难被迁移。也很难发展自己完整的人格,去相信自己,去尊重自己,去探索自己。变化3:原来我以为对自己严格要求是一种非常进步的思想,现在我发现这是因为父母总是会通过我的表现来评价我,为了获得他们的赞赏,我必须严格自律。成年后的我每一次我放松时,总会有一种负罪感,好像自己就应该马不停蹄的学习,我不应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应该上学时努力学习课本知识,工作后努力学习工作技能,任何其他的尝试都是浪费时间。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总是那么拧巴,心里想的却总是和做的不一样,因为很多时候不是从自己的真实想法出发,而是想父母和他人会怎么看我。现在我已经有能力承担选择的后果,我有能力为内心真实的需求负责。变化1:原来我以为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很难改变的,现在我发现只要我们能承认那些对我们造成伤害的过往带给自己的真实感受,即使感到痛苦也坚持将责任重新归位,意识到这是有问题的,意识到这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确实是父母的失职让我们过早地担当了一部分成年人的责任或者说是更严重的伤害,我们自身是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去愈合自己,学习怎样构建一个良好的关系。变化3:原来我以为爱是掌握在他人手上的,现在我发现爱的主动权一直在我们自己手上以前将爱视作一种外在赋予的东西,就像一个等待被填充的空杯子,需要他人来为我们注入感情的水分。我们期待着别人的认可、关注和爱意,仿佛只有得到了这些,我们的杯子才会满溢,我们的内心才会感到充实和满足。但是现在发现积极有能量的爱并不是来自于外界的施舍,而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源自于我们自身的完整性和自我认同。在个人成长中,学会自己爱自己就是自我赋权的过程。当然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来慢慢领悟,也需要勇气去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设定健康的界限,如何在关系中保持独立性,同时也更加珍惜那些真正相互尊重和支持的关系。当我们认识到爱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中时,我们就不再轻易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而是根据自己的内心指引去行动。原来我以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都是由性格塑造的,很多不幸,不良的性格是原因。不够具有支持性的家庭环境会对孩子的性格有影响,但他们不选择改变,而是任由被家庭影响,这追根结底还是自己的问题。现在我发现,性格是人为塑造的,性格往往是这个人在生活环境中养成的,性格是结果。无论他们想不想改变,他们一直在被不可避免地受到伤害,这种伤害会造成一个人的封闭,无法跳脱出这种痛苦。同时,既然性格被家庭塑造,那它也是可以被再次塑造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选择改善任何不利境况,前提是,我们要勇于打破在原有生活模式下形成的自身的怯懦与不必要承担的责任,让自己重获自由选择自己生活的全部权利。变化2:原来我觉得父母年纪大了,他们的认知早就根深蒂固无法改变,所以与他们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尽量减少交流,不要在他们面前说起过去那些让我不开心的事情,以免惹得他们发火,最后大家都难受。现在我发现,我不跟他们坦诚我过往曾经受过的伤害的话,其实我还是有很多委屈和愤怒憋在心里。这些情绪没法被释放出来,我就不能真正解脱出来。我是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和环境,和他们平心静气地讲述我过去的感受的,即便他们不能接受也没有关系。即使他们拒绝承认错误,但我有勇气为自己说出了那些憋在心里多年的话,我为自己出了口气,这就足够了。变化2:原来我以为与人沟通中发表不同的观点会带来冲突,现在我知道表明自己的立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表明立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明确自己的立场就是一个自我界定的过程,如果自己都不对自己进行自我界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就很容易变得优柔寡断,对方也不知道怎么继续进行沟通。变化2:原来我以为父母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我的好,现在我发现有些行为可能是他们自身问题的投射以前我单纯地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他们的批评、管教等都是出于爱和关心。例如,当他们严格要求我的学习成绩,限制我的课外活动时,我觉得他们是希望我有一个好的未来。然而,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有些父母的行为可能并非完全是基于孩子的最佳利益,而是他们自身未解决的问题、情绪或经历的投射。他们可能因为自己的焦虑、未实现的梦想等,而将这些期望和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这一认知的转变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和父母的关系,更加客观地看待他们的行为。我不再盲目地接受所有来自父母的要求和评价,而是学会区分哪些是真正对我有益的,哪些是可能需要我去沟通和调整的。同时,也让我更加关注父母的内心世界,尝试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以便更好地与他们相处和沟通。变化2:原来我以为自己的性格缺陷:做事无法专注拖延整理习惯差、对事情三分钟热度等等是自己能力不足特别懒惰。学习完《原生家庭》,我才知道这是父亲从小对我的操纵造成的,并且是可以后天通过刻意练习改善的。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并且他自己的父亲对他从小都是打骂教育,他对自己的父亲怒不敢言却也把这样的教养方式刻在了基因里。而且,我的爷爷奶奶重男轻女,他们生了八个女儿才有了我爸,望子成龙对他期待越大教养越严,没想到把他的性格变成了内向刻板。我爸对我也是要求绝对服从,为了节约规定了我所有生活方式,没苦硬吃。而且,他还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不让我尝试家务和其他任何事情,让我丧失了试错和成长的机会,从内心里跟家人朋友没办法做到真正信任和亲密。我现在知道了这一切的根源在我的原生家庭,我没有模仿的榜样,从生活中学习,从父母身上学习如何与人正确相处,所有的经验都要靠我后期摸爬滚打摔很多跟头才习得。我明显感到自己有bug,现在知道了这个bug产生的原因,我还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改变的。变化2:原来我以为原生家庭是控诉父母的问题,是教父母如何做的书,或者是给那些深受其害的人看的诉状。现在我发现其实这本书是给每一个人看的,孩子比父母更能收获价值,一方面是从自己开始不要再酿成原生家庭的悲剧,不要让有毒代代相传;另一方面斩断这种痛苦和毒性的人只有自己,无论父母作何反馈,能让自己生活好起来的关键只能是自己的放手和前行,能治愈自己的永远不是父母的弥补,而是自我的救赎。
添加后,私信我666,我发你一份《Scalers个人成长经典大课笔记.pdf》。
本周日晚8点,我会开一场直播,主题是个人快速成长的攻略、心法与技巧。欢迎预约。直播间有课程特惠福利价。
S成长会2025启动报名,
目前早鸟特惠价,1月涨价!
欢迎大家加入,与我一起逆势增长,穿越周期。
《逆势增长,穿越周期——S成长会2025报名启动》。
欢迎大家置顶星标“持续力”,这样你能第一时间看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