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是“天下四大书院” 之一,是享誉中外的千年学府、中华文化地标、湖南标志性的文化景点。
九芝堂,作为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致力于实现从专注制药到文化引领的跨越,携手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兵教授,推出《跟着李兵老师看岳麓书院》系列文化专题片。
本期提要:
穿过讲堂的后门,来到御书楼前。岳麓书院多次得到了皇帝的赐书,因为藏有皇帝的赐书,保存这些书籍的地方叫御书楼也就名副其实。
不过,岳麓书院的藏书楼并不是一开始就用御书楼这个名称。999年(宋真宗咸平二年)开始建时称“书楼”。之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先后被改名为“藏经阁”“尊经阁”等。明朝两次重建,在其墙壁上嵌有“紫阳遗迹”“忠”“孝”“廉”“节”等碑刻。到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因为再次得到了皇帝赐书,在这个位置重建的藏书楼,正式命名为“御书楼”。同时,在御书楼前面新建文昌阁,使御书楼和文昌阁成为一个小院落。
清代御书楼的藏书是比较丰富的。乾隆年间,岳麓书院的藏书有3271本,达到10054卷。此后,岳麓书院的藏书不断增加。然而,1852年(咸丰二年)太平军攻打长沙时,岳麓书院的藏书被战火烧毁,荡然无存。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岳麓书院得到重建,在丁善庆山长的带领下,倾尽全力去购买书籍,不少有识之士也给岳麓书院捐书,比如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之后,书院学生曾国荃捐赠了《王船山遗书》,一共270卷。到1868年(同治七年),岳麓书院的藏书已经达到14130卷。仅仅用了十余年时间,岳麓书院藏书数量就超过了乾隆年间的数量。
非常可惜的是,清代的御书楼已经在1941年被日军飞机炸毁。在抗日战争期间,湖南大学本部至少遭到了三次大规模的日军飞机轰炸,第一次是1938年4月10日,日军出动27架飞机轰炸湖南大学,炸毁湖南大学图书馆,但岳麓书院几乎没有受损;第二次是1941年4月18日,日军出动7架飞机,对湖南大学进行更大范围的轰炸,岳麓书院的大门、赫曦台等建筑都受损了;第三次是1941年5月7日,日军出动9架飞机,再次轰炸湖南大学,御书楼、半学斋被炸塌,文庙大成殿也被炸,御书楼的古籍也被毁掉。
抗战结束之后,湖南大学在御书楼的旧址上两次建办公楼,虽然依旧叫御书楼,但与之前的御书楼完全不同了,仅仅是平房。现在看到的御书楼是1986年重建的。很多人都对御书楼屋顶的两把剑很好奇,猜测它可能有奇特的作用。其实,这两把宝剑是用来避雷的,就是避雷针,只不过因为在仿古建筑上,所以设计成宝剑的式样。
相关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