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监测,2024年猪价迎来了全面回暖,养殖利润显著上升。在经历了旷日持久的“寒冬”过后,这一年养猪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年初时,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基于历史规律预测,2023年产能调减5.6%或将推动猪价上涨50%。他进一步指出,2024年上半年猪价可能会再次探底,且可能低于2023年的最低点,市场预估价格可能跌至12元/公斤。若以此为基础,猪价上涨50%则将达到18元/公斤。王祖力认为,2024年下半年的猪价趋势向上,并具备涨至18元/公斤的潜力。
近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大禹生物(871970)公告,根据发展规划,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在主营业务饲料、饲料添加剂之外,延伸产业链进军生猪养殖业务...
预言成真!2024猪价涨幅最高近50%,2025市场或将“天翻地覆”
回顾2024年,猪价呈现先涨后跌的趋势,在迅速攀升至顶峰之后,价格逐渐稳步下降,表现出“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特点。
依据农业农村部门发布的数据,生猪价格在今年从3月初起便开启了持续上涨的态势。在6月的第三周,上半年生猪价格触及了峰值,全国平均每公斤价格达到了18.44元,与年初的14.63元/公斤相比,涨幅高达26.04%。
这一上涨趋势一直延续至8月的第三周,此时年内生猪价格的最高点显现,全国平均每公斤价格为20.92元,相较于年内最低点的14.35元/公斤,涨幅更是达到了45.78%。
然而,自此之后,生猪价格开始从高位回落,并一直延续至今。期间,仅在10月的第三周略有反弹,但随后又开启了连续九周的价格下跌。截至12月的第二周,全国生猪的平均价格已降至16.65元/公斤,与年内最高点相比,下跌了20.41%。
全年来看,传统淡季(5至9月)猪价出现了上涨的态势,并在8月攀至高峰,这归因于2023年前因非洲猪瘟疫情及长期猪价低迷导致的产能缩减。而传统旺季(9月至12月)猪价却一路下降,尽管此期间通常需求增长,但今年需求不振,猪肉消费与屠宰量同比降约30%,呈现出“旺季不旺”的局面。
不过,尽管今年猪价走势仍变幻莫测,但对于行业和养猪人而言,实现了亏损到盈利的2024年仍然是令人振奋的一年。
据农业农村部披露的数据,今年生猪养殖行业预计全年头均盈利约200元。虽然四季度猪价有所回调,但仍高于成本线,处于盈利阶段。
浙商期货研究中心万晓泉提到,养殖端对后市预期偏悲观,旺季出栏积极性高,供给持续施压,猪价走弱。
从几大产能数据来看,2025年供应压力或进一步增大。一方面,全国范围内的能繁母猪数量自今年5月起呈现出回升趋势。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官方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了4080万头,这一数字已经连续三个月实现增长。事实上,如果从今年5月份开始算起,全国的能繁母猪数量就已经开始了反弹的过程,期间仅在8月份出现了环比的轻微下降。
另一方面,新生仔猪数量持续攀升。依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规模化养殖场在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内,新生小猪的数量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其中10月份同比增长了0.5%,而11月份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3%,预计12月份的同比增幅将会更为显著。这一趋势预示着,到2025年的3月和4月,生猪出栏量同比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展望明年,生猪供给仍将处于高位,加上春节偏早,需求旺季窗口缩窄,养殖端年前出栏压力较大。春节后需求淡季到来,预计生猪价格整体仍将承压,反弹空间有限。
农业农村部官方指定平台也发出预警信号:预计明年春节过后,绝大部分生猪养殖场(户)将面临亏损局面,且不利状况可能将持续至明年第三季度,期间市场行情难有显著回暖迹象。
又有企业布局养猪,延伸产业链对冲弱势行情
2024年,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走出低谷,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攀升。但上游饲料市场未充分享受下游回暖的“福利”,产品受成本处于低位拖累,售价不断下行。
作为饲料的重要原材料,2024年豆粕、玉米价格双双走弱。12月中下旬,国内期货市场上豆粕主力合约2505再度下行,触及2549元/吨的近五年低点。而玉米主力合约2505也在12月初触及2120元/吨的近年低位后,延续了震荡行情。
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2025年饲料原料价格或仍整体维持低位。成本支撑持续疲软背景下,饲料企业拓展下游养殖业务,已成为对冲市场弱势的良方。
饲料价格的变化主要受原料的价格主导。采访中分析人士多提及,今年饲料价格整体不振,主要因原料中玉米、豆粕等主要原料成本下降。同时,前期主动减产和因猪病被动减产的效应显现,生猪存栏下滑,饲料销量降低,导致饲料价格走低。
Mysteel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国内豆粕均价为2861元/吨,较年初下跌超1000元/吨,跌幅26.62%;国内玉米均价为2097元/吨,较年初下跌近400元/吨,跌幅16.32%。
“2024年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反弹乏力。同比来看,价格中枢明显走低,波动幅度有所收窄。”卓创资讯分析师马梓涵认为,2024年豆粕价格出现异常弱势行情,受到国际、国内多方面影响。国际方面,今年全球大豆实现创纪录产量,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价格震荡回落,不断刷新近四年低点,打压国际豆系价格。国内方面,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中国共计进口大豆9709万吨,同比增加830万吨,其中8月更是创下1214.4万吨的历史单月进口纪录。随着大豆集中到港,原料供应压力不断提升,上游企业被迫力保生产计划稳定,市场大豆压榨量整体走高。
供给量攀升同时,豆粕需求端表现并不及市场预期。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受生猪产能回调、畜禽存栏减少和养殖盈利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饲料产量高位回落。前三季度,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2.28亿吨,同比下降4.3%。其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同比分别下降4.1%、11.6%、1.1%。
豆粕价格不振的同时,2024年国内玉米价格也呈现弱势运行态势。
“截至12月19日,国内玉米价格已跌至全年低点2021.31元/吨,而年内最高价即1月2日的2420.01元/吨,高低价差达398.7元/吨。”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文萍介绍,2023年至2024年,全国玉米产量同比增加2847万吨,总产量达到2.7亿吨,为近五年的最高值,叠加进口玉米补充,玉米供应整体偏宽松。
需求方面,受原料成本下调影响,玉米深加工企业盈利较上一年度明显好转,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提升,玉米消耗量提升,但全年新增供应量远大于需求增加量,玉米市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价格承压下跌。
延伸产业链
虽然2024年饲料市场呈现弱势行情,但业内仍有多家企业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作为东北最大的饲料企业集团,禾丰股份(603609)2016年就已开始尝试生猪产业,并于2018年将生猪业务确定为公司战略业务。在饲料业务板块整体不振背景下,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业绩成功扭亏,实现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631%,主要系报告期公司生猪业务及肉禽业务利润同比增加所致。
同样兼具饲料及生猪养殖主业的大北农(002385),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大幅扭亏。公司也表示,上半年经营业绩大幅减亏,第三季度盈利,主要受益于生猪价格同比上涨,且公司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等因素。
“生猪养殖处于生猪产业链的中游环节,由于70%以上的养殖成本来自饲料费用,饲料企业进军养殖行业,对于厂家养殖环节节约原料成本有很大优势。”对于近年来饲料企业纷纷延伸产业链的举措,李心洋分析表示。
李晶也认为,生猪价格回暖,带来养殖盈利提升,可以拉动市场补栏积极性,对生猪饲料需求形成提振。同时,饲料企业布局下游养殖,能够在生猪存栏下滑、饲料需求下滑的同时,从生猪养殖端收获较高利润,缓冲价格低迷带来的亏损冲击。
作为饲料界又一支进驻生猪养殖业务的新军,大禹生物也对后续经营寄予厚望。
该公司表示,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围绕饲料构建的生猪养殖产业链是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大禹生物自成立以来一直服务于畜牧行业,对行业上下游较为了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在养殖终端也有大量实验数据。公司开展生猪养殖,对饲料产能和添加剂产能的释放有重要促进作用,对新品开展前期试验并取得试验数据也有积极作用。公司自产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产品,有成熟的养殖技术人员,开展养殖业务的成本较中小散户饲养成本有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