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具遗骸的主人遍布刀伤,商王赐他5颗头骨作为死后哀荣

旅行   2024-11-15 14:30   北京  



地球是一个奇迹
文化|河南
将国家地理中文网设为星标方能收到正常推送

2024年2月,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首次大规模集中展出了“花东M54”出土文物。其中一只手形器疑似权杖。| icity

2000年12月的一天,一群盗墓贼溜进安阳殷墟花园庄村的农田,但还没等他们盗窃就被村民发现,并报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考古队赶到现场后发现,盗墓者探及的是一座晚商时期大墓——编号“花东M54”。专家于是对这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2024年2月,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M54出土的文物首次被大规模集中展出。至此,一位商朝“战神”的一生展现在世人面前。



遍布伤痕的遗骸

通过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考古学家最终确定墓主是一位名叫“亚长”的商朝武将,他可能是在一场战争中不幸遇难。‍‍‍‍‍‍‍‍‍‍

根据参与考古发掘的考古学者何毓灵,在其著作《亚长之谜》中介绍,M54大墓出土的青铜器中,有6件铸“亚长”字样。“亚长”应该就是墓主人的身份标签。
“亚”指带兵打仗的武官,“长”是墓主人的家族姓氏。
亚长没能寿终正寝,做体质人类学分析的王明辉从残存的头骨、四肢骨等分析,是一位身高170厘米的男性,大致死于35岁。右脚第一跗骨前部关节面的磨损痕迹显示,他常以跪姿而坐。
亚长骨骼上有累累伤痕,这证明他曾在战争中短兵相接,被尖锐的武器切开了皮肉,其中一处深及骨骼右侧髂骨上,引发炎症导致骨质疏松;左侧股骨、肱骨、肋骨均有明显的刀斧砍伤,且未见愈合痕迹

亚长的遗骨,考古人员在他身上发现了7处刀砍伤或砍砸伤,判断死因可能是被铜矛贯穿骨盆,失血而亡。| 殷墟博物馆
最致命的一处伤口,位于左侧股骨上部,敌人用铜矛从左后方刺穿了亚长,切断了他的股动脉,矛尖刺进了左侧股骨,导致他在短时间内毙命。
种种迹象表明,亚长曾为这个国家冲锋陷阵,最终死于战场。他的遗体被运回王都,为了防止腐坏还在下面垫了大量花椒。这座不到20平方米的地下遗址,埋葬了他一生的荣耀。

右侧髋骨有硬物所致的创伤。| 殷墟博物馆‍‍‍‍

但墓主亚长并非是这里唯一的死者。



被一同埋葬的亲信

“在亚长墓内,还发现10个殉人和15条殉狗。”何毓灵解释说,殉人是指被刻意处死、殉墓主而死的人。而殉狗是指被刻意处死后埋入墓葬的犬只。
现场发现有6个肢体较为完整的殉人与墓主人在一起,被认为可能是墓主人的亲信随从。其余4人则被压在墓底。这些殉人多为青年,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5男1女性别可辨。‍‍‍‍‍‍‍‍‍‍
如果说殉人尚且被当作人看待,那么考古学者接下来在墓中的发现的“人祭”,在商人观念中则超出了人的范畴。‍‍‍‍‍‍‍‍‍‍‍‍‍‍
据考古报告显示,除殉人外,亚长墓二层台内还发现了3颗人头骨以及填土内的2颗人头骨。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头骨是属于王室才能拥有的“人祭”。
人祭,是通过毁坏身体的方式,是被当作“动物祭品”刻意处死的“人牲”,甲骨文记载,这是商王室供奉给祖先与神明最为贵重的礼物。

亚长铭文拓片。| 殷墟博物馆
“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种杀人祭祀的残酷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文明的进化需要一定的过程。这种现象在殷墟晚期开始大规模收缩,甚至遭到摒弃。”何毓灵说。
除了人祭和殉人,亚长还将自己在军事上的痕迹一同埋葬。


大权在握

亚长墓中有一件特殊的青铜器,形似手掌,贴身放置在主人棺内。

据殷墟博物馆官网公开资料显示,这件铜“手形器”,比正常的右手略小,长13厘米,呈微弯曲的半握姿势。小臂部分中空,用来插入木柄,但木柄已经腐蚀消失,无法确知其具体长度。‍‍‍
曾有学者推测这是亚长的“义肢”。但历史学者李硕《翦商》一书中否定了这一看法,墓主的两手基本完整,手形器也不在主人右手处,不应该是义肢。从单独放置馆内的重视程度,应当经常被主人握在手里,有点类似权杖。

铜手形器。| 殷墟博物馆

除了权柄,随葬单中还有43枚骨镞,没有锋刃,前端平整。发掘者推测,这是为了射猎时不损伤猎物的皮毛。但李硕认为,这也可能是训练品,非致命箭镞可以减低人牲的致死率,士兵可以获得更多的训练机会。

此外,墓中共发掘大件的铜兵器有161件,其中,钺七件,矛78件,戈73件,卷头大刀三件。除了主人自己使用的钺,其余的戈、矛和刀能装备超过150人的部队,而这肯定还不是主人家的全部兵器。考虑到氏族成员自家的装备,亚长氏族的兵力应该会有上千人。

有些稍薄的铜器在入葬时被打碎了,考古工作者尽量把它们拼贴复原了起来。这头著名的“亚长牛尊”就是复原的产物。| 殷墟博物馆

亚长墓周围数十米内,丝毫未见其它晚商墓葬,晚商流行“集合庙制”,即将若干家族祖先合而供奉于单座宗庙内。但此处专为亚长一人立庙,足见其地位显赫。
2024年2月,殷商博物馆新馆开馆,首次大规模集中展出了“花东M54”出土的珍贵文物。 正印证了那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撰文:Arvin
编译:Arvin
版式设计:钱思琦


点击下图订阅《华夏地理》杂志





点点👇,谢谢关注。

伸出小手


点赞和“在看”吧

国家地理中文网
地球就是一个奇迹—《国家地理》杂志中文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