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娜《山村纪事》系列(之四十三)

文化   文化   2024-11-10 07:01   河南  




点击蓝字 了解更多精彩










《山村纪事》系列(之四十三)


文/董秀娜



作者   董克诚


开篇语


应“今日作家”之邀,我的新专栏《山村纪事》在这里与亲爱的读者见面了。
我个人认为,作家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用手中之笔记录生活的变迁。大则气势磅礴,小则动人心脾。然而,无论写的是什么,记录的都是属于他的这个时代的声音。作家也因此留下了他的脚印。
《山村纪事》系列小故事是我在《每日新报》8年间陆续发表的专栏之作,后由当代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书名为《南山脚下》。这些小故事短小精悍,每一篇都在1300字左右,展现的都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北方山区的风土人情和发生在天津蓟县山村的奇闻轶事。故事短小精悍,趣味无穷。她们是我送给读者您的一朵山野小花,希望能带给您一缕春风。
您还可在阅读文章的同时,欣赏到别具风格的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本专栏系列文章所采用的线描画作,全部为画家董克诚教授原创作品,在此对我亲爱的弟弟深表感谢!



互联网上山记 

前几年回山里的家,见街上两三家邻居起了小二楼,农家院的规模一下子扩大了两三倍。村里的老人们议论纷纷,说他们胆子太大了,敢借钱盖楼,要是没有那么多客人,拿啥还银行的钱?可是让老人们不解的是,虽然刚刚装修的房子住着并不舒服,客人们还是蜂拥而至,他们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呢?

《我家小院的荷包牡丹》    拍摄于2016年

那时问山里人现在啥最时髦?老的少的都会立即做出回答:上网!他们所说的上网不是看新闻、玩游戏,其实是“互联网+”。因为,是它把深山的农家院推上了广阔的网络平台,是它把山里人与城里人联系在了一起,从而改变了农民的生活。虽然他们说不出“互联网思维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等等这些新名词,但是,变化是发生在眼前的,看的见,摸得着。

二十年前,我家所在的小山村开了几家农家院,来客大多是熟人推荐,有的家在市内有亲戚,有的家认识旅行社的导游,有的家开着摩托车到旅游景点去“揽客”,真如电影《地道战》一样,“各家有各家的高招”。

2003年,作者与中学同学在自己的农家院

过了几年,村里来了几位年轻人,他们是来推广“农家院网”的。他们有点像“地下党”,自带着水和干粮,走家串户、苦口婆心地劝说,却还是没有一家响应。那时的山里人认为,上网是“虚拟”,那不就是骗人吗!山里人实在,可不干猫子狗子的亏心事。后来,听说有几家胆子大的农家院上了网,但条件是网站不收取任何的费用,认头赔本赚吆喝。

后来,村里人发现,上网的那几家突然热闹起来,来了很多“生人”,原来这些人是在网上预定的。难道上网真的能够带来客源?村里人便开始四处打听,“在线旅游”终于走进了山里人的视线。携程、去哪儿、驴妈妈、途牛等新网站一个接一个,针对农家院的生活网、旅游网、休闲网、农家院网……更是铺天盖地一般,真像走进一个超大的集市,让人眼花缭乱。

近两年,蓟县旅游迎来了大发展,农家院越来越多,家家争相上网。那些农家院网站不但不用再到山里来推广,有的还把办公地点开到了市里,费用也是水涨船高,一条信息200元、500元、800元,有的甚至要到了1000元以上,人家说,我的服务好啊,不但能上网,还能QQ和微信,还能给好评,物有所值!

村里人形容互联网就像孙悟空,无所不能。连上互联网的山里人也变得越来越聪明。刚开始上网时,发现有的客人“一个媳妇许俩婆家”,本来联系好了,饭菜也准备了,他又去别家了,给农家院造成了直接损失。怎么办?有办法!一旦说好了需网上支付定金。你有“支付宝”,我有“网上银行”。一来二去,不守信用的人少了。

互联网+农家院,科学时尚的新模式让很多山里人笑了,这是他们祖祖辈辈连想也不敢想的事。可也有人笑不出来,那就是我家前院的郭老三。人家农家院车水马龙,他家农家院门可罗雀。以前家里客人不少啊,这是咋了?他挠着头皮,咋也想不出原因。还是他儿子一语点醒梦中人:上网啊!你问问哪个客人不是上网来的?

原来如此。郭老三这个全村公认的“老顽固”终于点点头,准备向互联网“投降”。


你幸福吗
 
一个小铁罐里长满了小葱的嫩苗,一个小花盆里香菜正在蓬勃生长,一只大碗里长着一棵南瓜秧,顺着窗台爬上屋顶,已经开出了两朵黄灿灿的花儿。更新奇的是那个萝卜“吊篮”:紫芯萝卜被掏成空心,做成了一个“容器”,里面装上水,水里种着蒜苗。于是,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萝卜生出了几枝婆娑的绿叶,包裹着它怀里那些郁郁葱葱的蒜苗……
这是一个仅仅三尺长、半尺宽的小窗台,却被勤劳的主人变成了“微型小花园”,在寒冷的冬天里,给人带来暖暖的春意。
这是几天前我去北辰区果园路一个供热站看望一位从蓟县山村到市里打工的朋友时看到的景象。我在一座废弃不用的锅炉房里找到了他们的“工作地点”,三十多级铁台阶,坡度足有70度,我双手抓紧扶手,一步步地登顶,便来到了他们这简陋的“宿舍”。环顾四周,何止是“家徒四壁”?“床”是大芯板搭的,“桌子”是木板钉的,“凳子”是废木箱子……一台只能收两个台的小电视正在无休止地播放着广告……这样的屋子也能住人?
但是,他们不仅住在这里,还感到很幸福,那个春意盎然的小窗台便是绝好的证明。
朋友夫妻二人,家住蓟县下营镇深山里的刘庄村,是靠经营果树为生的农民。从春天剪枝到秋天收获,男人一天不停地在山上经营着几百棵果树,还要在田边地角把自家一年吃的粮食和蔬菜种出来。女人在农家院打工,不忙时回家给男人帮忙。当冬季来临的时候,两口子双双来到市内给供热站“看站”,这间简陋的房子便成为他们临时的家。虽然来到了市里,但他们却仍然和在山里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带来了自家的白菜、萝卜、小米、红豆、玉米,在电饭锅里烙饼、熬粥、蒸菜团子。

《和谐幸福》 (中国画) 作者董秀娜

看站没有歇班日子,还是“24小时全天候”,收入也不多。他们却对这个工作非常满足。他们的帐是这样算的:“如果在山里不出来,不仅没有了两三千元的收入,而且还要买煤烧火,一个冬天也要花上千元,那是‘只出不进’。看站虽收入不大,但屋子里有暖气,用电不花钱,比山里舒服多了,这是‘有进有出’,俺们这是享福来了。”

我从朋友的笑脸上看到了真正的幸福感,令我非常感动。听说有人在央视“你幸福吗”的调查时提出了“幸福的五个先决条件”:健康、学历、工作、财产、婚姻。如果套用在我这两位蓟县朋友身上,他们除了婚姻几乎“一无所有”,又何谈幸福呢?

于是想,什么是幸福?幸福其实是自我感觉。珍惜现在,就是享受幸福。

有钱人不一定幸福,没钱的人不一定不幸福。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认为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可以说,幸福不幸福其实就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眼里。

幸福是一种感觉,有了这种感觉的人一定是愉快的,就像我的两位蓟县朋友一样。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董秀娜,1949年8月8日生于天津。1995年4月加入天津市作家协会,2002年3月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报纸期刊发表文章 ,创作发表作品600多万字。其中报告文学、散文、短篇小说、诗歌等多次获奖。著有传纪文学《商海风流》、报告文学集《相约新世纪》《种豆得瓜》《郭家沟的故事》《一步之遥(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往日》《一步之遥(散文集)》《南山脚下》、故事集《盘山典故传说》及《蓟州风物志》《走进孙各庄满族乡》《八仙山》等十余种。曾为天津《每日新报》“山村纪事”专栏作家。





征稿启事


《今日作家》以发现作家、培养作家、展示作家、宣传作家为己任,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而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各种题材、各种体裁、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各种形式的作品都在征稿之列。


征稿要求


1.小说、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文字稿每篇一般在3000字左右,特别优秀的可酌情放宽,但以不超过5000字为宜;诗歌等分行型作品包括多首、组控制在100行以内;

2.来稿一律以电子文本为主,谢绝纸质稿件。每篇来稿,请在文末添加200字之内的作者简介,并配作者照片一帧;

3.投稿需关注《今日作家》平台,所投稿件需要原创,无稿费,打赏费用10元以上部分发放给作者(第一周),10元以下不再发放;不接受其他平台设置原创的作品;

4.平台对年度支持者的作品免费整理排版、装订成作品集,赠送作品集5册;

5.为了便于搜集管理所有稿件都以邮箱形式投稿。凡《今日作家》来稿,采用与否,一律在七个工作日内通知,若未得到采用通知者,作者可另行处理。

投稿邮箱:3043223205@qq.com

编辑微信:lianhe3001  今日作家~文妹

2020年1月7日


扫一扫

添加编辑微信





今日作家
发布小说、散文、诗歌等国内原创作品。服务广大文学爱好者。投稿邮箱:3043223205@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