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回望 | “双理性消费时代”的思考——2024,宋书玉理事长的酒业洞察与思辨(三)

美食   2025-01-22 10:27   北京  


近两年,中国酒业乃至整个消费市场,均出现了高预期、冷现实的态势,白酒产业受到消费增长动能不足,渠道快速扩充,持续消化能力不足,产品库存增大等多重影响。所以,白酒产业的年度高频词是:去库存。同时,受到消费增长乏力,高端产品增长放缓的双重影响,很多高端酒价格出现倒挂,产业另一个年度高频词是:价格倒挂。与此同时,产业向优势产区、优势企业、优势品牌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由此形成了产业强集中,向优势产区,优势品牌集中。

面对产业步入缓增长、存量竞争、消费多元、市场宽度竞争已成事实、强集中完成后的强分化正在孕育的酒业现状,宋书玉理事长在2024年5月召开的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上,以《双理性消费时代,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为题,发表了关于酒业发展一系列高屋建瓴的独到见解,颇具启示意义。

一、关于消费市场变化下的酒业发展思考

宋书玉理事长认为,在变革多元的背景下,酒类作为消费市场的主要动力之一,产业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理性饮酒、理性消费、喝少喝好的美酒消费观已经形成
而伴随酒类消费进入“消费理性+价格理性”双理性时代,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在发生变化,消费者越来越趋向于理性消费。

宋理事长认为,我们一定要真正理解理性消费的本质:它是经济结构改变和人口迭代效应的必然现象,也是消费者日臻成熟的标志,是消费者希望用合理的价格购买更高品质产品的理性心智。

而且,消费升级永远存在,不可逆转。因为,消费者追求更高品质的诉求和趋势绝对不会更改。

所以,性价比是消费者理性选择的核心支撑

2024年酒类消费的核心词就是“性价比”。无论哪个价位段的产品都是如此。

宋理事长特别强调,稀缺价值,尤其是原料的稀缺、酿造环境、微生态的稀缺、酿造技艺的稀缺、产量的稀缺、时间的稀缺、风味个性的稀缺、文化的稀缺等等,是构成高端美酒品牌性价比的核心要素。只有这些都做到极致,才能撑得起其品质需求、品牌需求、价值需求。

而如何做到“极致产品、极致性价比”,这是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

他认为,我们必须做好产能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必须做好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必须做好其价值构成的极致打造。以需求侧开发推动供给侧变革。

宋理事长给出的思考结论是:追求效益增长固然是我们的目标,但主动盈亏、积累时间价值、提升服务、着眼未来,更应当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考量。

二、关于强分化趋势下酒业发展的思考

曾有人问:未来白酒会不会像啤酒产业,形成五大巨头?

宋理事长的回答是:一定不会。

原因在于,白酒与啤酒发展的底层逻辑不一样。一个是建立在高度工业化基础之上,一个是建立在高度传统酿造基础之上。白酒产业“十三五”、“十四五”,强集中已经基本完成。未来发展一定会回归到其本源:传统,个性。由此,宋理事长提示:白酒产业强分化时代已经拉开序幕

他同时告诫:规模化酿造,全产品线,多品牌是否要分化?是主动分化,还是被分化?我们必须认真加以思考。

宋理事长给出的思考是:

产区建设,一定要围绕产城融合、酒经济价值构成、产业链价值彰显去发力。产业兴,城市兴;城市兴,则产业更兴。

创造需求,彰显文化,提升价值,完全可以实现一方白酒的产区再造。

产能一定不要成为产业价值下行的压力,生态(山水林土河微)、原料、技艺等承载力与产能要相辅相成。产能提升一定有上限,价值提升一定无上限。

满足需求是相对的,在“不缺酒,长期缺好酒”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酿好酒、酿更好的酒,是做强白酒产区的基本逻辑。

一强不是真正的强,多强才是真正的强。多强一定要有更强引领,更强一定需要多强支撑。更强一定不是全产品线,更强一定是高端产品和品牌引领产业。多强一定是不同价格段的优势品牌和产品形成矩阵。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定位,构建起区域合理、牢固的产业发展体系,这无疑是各大名酒产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关于多元化需求下酒业发展的思考

谈到多元化需求,宋书玉理事长指出:

为多元化需求酿造多元化产品,才是符合市场发展的逻辑。差异化竞争,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而同质化竞争,一定是恶性竞争,一定会使整个产业逐步走向末路。

一方粮谷酿造一方美酒。美酒各美其美,各表其美,美美与共。宋理事长认为,这个“基本原则”,是中国白酒产业良性发展的核心所在。

实际上,早在几年之前宋理事长就曾明确指出,中国白酒香型划分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白酒个性化彰显时代正在走来。

他认为,中国白酒个性化时代,一直就存在于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之中。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白酒就有汾型、茅型、泸型之说。我们的前辈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通过科学研究总结中国名酒工艺,同时由于特定时代中国名酒评选的需要,才出现了白酒香型的划分。尽管白酒香型划分,科学总结了名酒工艺,对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随着消费者对名酒产品个性化需求的增强,白酒个性化张扬无疑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未来。

宋理事长将“多彩贵州”概念加以引申于酒业而言,“多彩”意味着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多彩”将是白酒市场当下乃至未来的关键消费趋势之一。也正因此,贵州白酒产业的价值成长,需要在品质多彩、品牌多彩、文化多彩上做文章、下功夫、求突破、谋实效。坚持塑造“多彩黔酒”,形成“千城千态、千酒千味”的发展格局,满足消费者的“多彩”需求。

四、关于产业链价值推动酒业发展的思考

说到产业链价值,宋书玉理事长建议所有产业关联者,一定要深刻思考如下问题

酿更好的美酒,必须有更好的酿酒原料品种,更好的原料生长环境,更好的原料品质。

酿更好的美酒,必须有更好的生态环境,更好的酿酒微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酿更好的美酒,必须有更好的酿酒技艺,非遗酿艺代代相传,大国工匠人才辈出。

酿更好的美酒,必须有更长的时间,时间的味道只有在岁月中孕育。

酿更好的美酒,必须有更好的美酒体验,场景、仪式、餐配、器皿令人难忘

他强调,对白酒产业而言,产业链价值的体现有多个维度:农业与酒业、城市与酒业、文创与酒业、文旅与酒业、消费体验与酒业,都有着无限可能。

宋理事长鞭辟入里地指出,产区表达正在成为白酒品质表达的重要方式。打造稀缺性,就必须具备独特的产区,具备产区独特的原料、独特的工艺、独特的风味;打造新模式,就必须以酒庄呈现历史、文化、酿造技艺,以体验彰显价值;打造时间品质,就必须岁月陈贮,以年份彰显价值。

要打造世界著名的烈酒产区,就必须内外兼修,也就是瓶里修品质、品牌。瓶外修生态、体验。瓶里有多精彩,瓶外亦要更精彩。在酿酒资源的合理应用上,切忌眼里只有瓶中酒,而忽略了瓶外精彩的大世界。

五、关于酿造文化品质助推酒业发展的思考

宋书玉理事长指出,文化价值是白酒产业的核心价值。创新文化建设是酒产业的必经之路,文化品质、文化价值的提升已成为酒业永恒的价值追求。

他认为,酒文化不仅包含酒历史、酒典籍、酒故事、酒诗词、酒德、酒礼这些文化的精华,我们更应该将“酒文化”上升到哲学与信仰的层面,提倡“酒文明”,这既是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核心,也是中国白酒持续发展的根基。

近年来,中国酒业协会从顶层设计入手,立足产业发展提出并构建了中国酒业新文化理念体系、中国酒学、中国酒业新文化发展纲领、中国酒文化月、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遗产、中国酒业文化报、中国酒业新文化概论等文化理念与文化体系,就是要为中国酒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持久的文化动力、文化支撑和文化保障,有效增强中国酒业新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倡导健康理性、文明快乐的饮酒文化,提升产业社会责任,推动酒业的可持续发展。

宋理事长强调,贵州白酒产业要不断增厚多彩黔酒的多彩文化气韵。他说,我们不仅有“端午制曲、重阳下沙、四时合序,酱香始出”的传统技艺文化;也不仅有“礼、德、情”精髓三德的黔酒文化。还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生态文化;“一山不同族,百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形胜”的诗词文化。还有重峦叠翠,山高谷深的地理文化;青史浩瀚、旷古神秘的历史文化;追思缅怀、星火燎原的长征文化等等。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地把酿造文化、品饮文化、场景文化等文化持续生动演绎,与消费者实现零距离沟通。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器物,有趣好玩的网络文化空间与消费者产生情感沟通、时尚沟通与价值沟通的共鸣,用文化创意的方式增加消费者粘性,让消费者在品饮美酒的同时,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酒文化与独特的黔酒文化。

“文化品质是与消费者沟通的第一途径。”宋理事长指出,当下,白酒产业已经从“商标标签”的1.0时代,经过“流量取悦”的2.0时代,进入了“共情共鸣”的3.0时代。文化品质就是要建立起与目标消费者心智的共情共鸣,文化价值与消费者的需求要高度契合。将产品内涵、传统文化、消费者情感与品牌故事相结合,以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满足消费者的情绪价值。

编审 / 李林
美编 / 林钰鸿

中国酒业协会CADA
中国酒业协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