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海银行发布关于诉讼事项的公告: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对“宝能系”相关被告提起诉讼。公告共涉及两案,涉案金额为借款本金人民币34.772亿元、38.99亿元及相应的利息、逾期违约金、实现债权所产生的全部费用。
上海银行与宝能系的纠纷始于六年前。
2018年,上海银行通过认购信托资金向深业物流分别放款两笔贷款,金额分别为15亿元和23亿,均为2021年到期。由深业物流、宝能地产提供不动产抵押担保,宝能置地提供股权质押等担保,宝能投资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同年,上海银行以同样的方式向深业物流放款40亿元,到期日为2022年。由深业物流提供不动产抵押担保、租金应收账款质押担保,宝能地产提供不动产抵押担保,宝能控股、姚振华、宝能投资分别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事实证明,若碰上“老赖”,任何的担保方式都显得无力。更何况,“老赖”也是真的没钱了。截止目前,深业物流依旧欠款73.7亿元(不含利息),只还了欠款本金的5.4%。
曾几何时,宝能系叱咤资本市场,在万科股权争夺战中一举成名。也曾被王石、董明珠痛批“野蛮人”、“破坏实业的罪人”。时过境迁,宝能系现已危机重重。
资料来源:天眼查
上图显示了深业物流股东情况。其中钜盛华公司为控股股东,持股74%,紧接着为创邦集团(19.5%),中航信托(3.6%)和前海航慧投资(2.7%)。穿透股权之后,创邦集团由钜盛华控股,也是典型的宝能系公司。机构之家注意到钜盛华被明显标注为失信被执行人、限高和股权冻结等风险提示,背后的姚振华被执行金额已达67.96亿。
表: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深业物业营收和净利润表现 资料来源:wind
深业物流已连续几年未披露业绩:2023年年报以及2024年半年报均缺位。从已披露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业绩来看,收入已经崩塌,并连续多年亏损。
这种情况下上海银行有多大几率能收回本金?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宝能系现在最不差的就是债主,只是多一家上海银行罢了。因此,收回贷款本金,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除了和宝能系的纠纷,上海银行如今,也是烦恼重重。
首先摆在眼前的,是业绩下滑的重重压力。
上图展示的是上海银行近年来的业绩,可以说是节节败退。从收入来看,连续两年半负增长,2022、2023以及2024年上半年分别下降5.5%、4.8%和0.4%。作为收入的大头,利息收入是业绩向下的主要元凶:其对应收入分别为-6.0%、-7.5%和-10.8%。从净利润表现来看,近几年也基本停留在1%左右的增长,而且是通过调节拨备等方法保持一些“体面”,拨备前利润早已负增长。
资料来源:wind
上海银行收入下降和息差表现息息相关。截止今年上半年,上海银行息差仅为1.19%。在上市城商行中排倒数第二,仅高于厦门银行。从2020年开始,上海银行的息差水平就呈断崖式下跌,从1.82%滑落至1.19%,整整下降63个基点。
倒数第二的息差水平还是不得不让人深思:身处金融中心的上海,何故息差落得如此水平?这究竟是竞争力下降,亦或是经营策略不及预期所致?
资料来源:wind
消费贷的表现或是其中问题的折射。作为曾经的“消费贷之王”,上海银行和各大平台合作,消费贷款曾占个人贷款的半壁江山,远超房贷。不过从2019年开始,上海银行消费贷进展变得乏力,逐渐被同业超越。过去消费贷利率高,是上海银行息差重要支撑。而现在,随着银行对消费贷款竞争白热化,利率水平远不如之前,叠加消费贷款余额下降,上海银行消费贷款业务可谓迎来“量价齐跌”的双杀。
其二,便是董事长超龄服役且面临退休。
上图为上海银行董事长 金煜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金煜于2011年加入上海银行担任行长一职,并于2015年升至董事长,履职董事长职位时长已超9年。
从过往经历来看,金煜是名“老建行人”,曾出任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新加坡分行行长、总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等职,拥有丰富的大行工作经历。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2019年印发的《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员工严格实行轮岗要求,其中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7年。显然,金煜已实际上超龄。
不过,对于1965年生人的他,接近退休年龄。在上海银行退休,可能是金煜想要的结果,也可能是目前上海银行的现实选择。而对于上海银行而言,金煜退休后的接任者将如何进行新的战略布局与变革尚属未知。
其三,虚增贷款投诉频频。
机构之家从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上海银行有较多关于虚增贷款的投诉,不少均在处理中,时间跨度上月仍未有结果。
对于客户而言,无端增加贷款记录属实糟心,其中原因之一或为上海银行此前和各类平台合作消费贷的副作用,当时客户不知晓或没注意实际资金提供方为上海银行。因此,和平台合作固然省心,但后续对口碑的影响也值得警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