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秘密情报真的可以通过音乐传递吗?今天,“保密观”就和您一起走进音乐密码的奇妙世界。
♬..♩~ ♫. ♪..
音乐密码的设计原理
例如,我们可以设定一种编码方式,将字母、数字与音符相对应,每一个音符或一组音符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信息单元。音乐节奏的快慢、强弱等变化也可作为密码设计的一部分,通过设定不同的节奏模式来代表不同的字母、单词或特定含义,就像摩斯密码通过长短信号来传递内容一样,音乐旋律可以成为一种独特的“密码旋律”。
此外,音乐密码的创作者可以使用复杂的音乐结构,如和声、变奏、对位或复调,来进一步隐藏信息。
♬..♩~ ♫. ♪..
战场上的“迷魂阵”
《墨子》中曾有关于通过鼓音节奏来传达作战指令的记载,不同的节奏代表着进攻、撤退等指令。后来,战争中传递军情信息的鼓音逐渐被军号所替代。军号旋律在通讯落后的战争年代,好比号令部队的指挥密码,承担了发布命令、指挥战斗等重要作用。
军号密码就像无形的利刃,曾助力红军在战争中克敌制胜。其中,在“飞夺泸定桥”的行动中,就上演过军号退敌的传奇故事。
1935年5月26日,中革军委命令红一军团及主力在两天半内向泸定桥急进。红一军团将夺取泸定桥的任务交给了王开湘、杨成武领导的红4团。红4团沿着大渡河西岸向泸定桥一路飞奔,边走边打。入夜后,杨成武让司号员按照之前缴获的敌人军号谱与敌人进行军号交流,假装是敌人的增援部队,通过这种方式迷惑敌军,争取作战时间,最终成功“飞夺泸定桥”。
♬..♩~ ♫. ♪..
破获情报的“知音”
音乐密码的设计结合了音乐学、密码学、数学等多领域专业知识,因其复杂的形式,曾被认为是最难破译的密码之一。一些国家的情报机构会选择利用音乐密码传递情报。二战期间,日本就曾用音乐密码设计代号,却不曾想遇到了美国的“知音”,解开了其中奥秘。
在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后,美国军事当局密切注视着日军动向,美军情报处罗素上校通过监听日本无线电台通讯,掌握到日军即将进犯美国在太平洋某基地的情报,但情报中提及的攻击地点代号AF尚未破解。罗素上校的助手,曾是美国某主力舰的军乐队长,他在破译密码时,发觉日军密码的字母与他乐谱结构里的部分内容完全吻合,猜测AF代指中途岛。
为了证实猜测的准确性,中途岛驻军故意向美国海军总部发送一封关于岛上已无淡水、请求支援的加急明码电报。几天后,罗素上校截获到日军的密电,内容谈及AF已无淡水,从而证明了AF指代的就是中途岛。
由于美军提前掌握情报,了解了日军动向,1943年,日本海军主力偷袭中途岛时,毫无戒备地进入了美军的包围圈,280多艘军舰被美军歼灭。从此,日本海军再也没有力量主动出击,它在太平洋上横行霸道的时代宣告结束。
您还了解哪些关于音乐密码的有趣知识或传奇故事,欢迎在文末留言分享哦!
本期编辑:车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