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说:“人要学会放下,放下是一种饶人的善良,也是饶过自己的智慧。”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很多选择,会被很多形形色色的烂人烦扰,被错综复杂的琐事纠缠。
越是拼命想占用的人,越会为此沉沦;越是执着看重的事,越会为之所累。
犹如毛姆笔下的《面纱》,就是如此。
不管是知识渊博的细菌学家沃尔特,还是魅力无穷的舞场女王吉蒂,都不自觉地陷入了自己制造的执着漩涡之中。
有的带着遗憾离去,有的带着愧疚存活于世,成为书中难以忘怀的意难平。
人生的很多烦恼,其实都是因为“放不下”导致的。
因此,学会放下,学会看淡,才会打捞出自在的自己,收获更美好的未来。
凯蒂从小就长得很好看,先天的外貌条件既是她引人注目的筹码,也成为她被家庭困住的枷锁。
她出生在一个亲情淡漠的家庭,父亲寡言少语,母亲则是爱慕虚荣,自私自利。
在母亲的影响下,凯蒂渐渐变成爱慕虚荣的交际花,频繁出现各种宴会,希望能找个金龟婿。
凭借着姣好的容貌,凯蒂在各种舞会中,引得无数男人为她注目。
然而,她既看不上无财无势的穷小子,又不满贵公子们的油嘴滑舌,以至于她迟迟没能找到合适的对象。
时光荏苒,凯蒂的美貌犹如花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凋零。
眼看着年纪越来越大,凯蒂还是没有遇到自己的如意郎君。
母亲也提醒她不要太挑剔,可眼高于顶的凯蒂却不以为然。
可突然有一天,凯蒂接到了妹妹要结婚的消息,而且妹妹结婚对象是一个优秀的富家公子。
这下她慌了。凯蒂无法接受,各方面都比不过自己的妹妹居然能嫁得这么好。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大龄剩女”的窘境里,急需一个男人能带自己脱离困境。
这时,刚好细菌博士瓦尔特向她求婚了。
即使凯蒂并不喜欢瓦尔特,可是顾及瓦尔特的身份和地位,在虚荣心作祟下,她答应了他的求婚。
结果不出意料,瓦尔特木讷的性格并不能满足凯蒂对激情生活的渴望。
两人在时间长河中越走越远。
凯蒂处心积虑地把婚姻当作人生的捷径,想要因此过上体面风光的生活。
可到头来,她既没有享受到财富,又没能得到圆满的婚姻生活,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古今中外的作家笔下,那些妄想通过走捷径来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女性角色,都不得善终。
《喜宝》里的姜喜宝,《包法利夫人》里的艾玛,《知否》里的林小娘……
她们就像凯蒂,为了一时的虚荣,把婚姻变成一场交易,走入人生的迷途中,难以往返。
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可是要掌握好其中的分寸,不能因为一时的虚荣心而迷失自我。
虚荣心就像是毒药,会让人上瘾。
一旦得不到,就会陷入无限的焦虑,做出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
余生很贵,莫要因为一时的虚荣,毁掉自己的一生。
凯蒂虽然同意和瓦尔特结婚,可并不爱他。
所以即使凯蒂感受得到瓦尔特对自己的好,可是内心依旧对他的卑微充满鄙夷。
有人说:“没有爱情的婚姻,如同无源之水,时间一长就会逐渐走向干涸。”
面对这场没有爱又没有热情的婚姻,凯蒂的快乐越加模糊,痛苦却日益清晰。
她想打破这个如死水般的婚姻的念头也越加强烈。
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上,凯蒂对唐森一见钟情。
唐森高大的身躯,英俊的脸庞,高贵的气质,让凯蒂瞬间沉沦。
她内心对爱情的渴望一下子被唤醒。短短三个月,凯蒂就已经陷入唐森的糖衣炮弹中无法自拔。
尽管知道唐森是有妇之身,她也不管不顾,只想放纵自己的欲望,和唐森疯狂地在道德的边缘试探。
和唐森在一起,凯蒂对爱情的全部渴望都被一一满足。
她甚至还天真地以为自己遇到了真爱,想要放弃婚姻和唐森在一起。
诱惑的背后是枷锁,欲望的尽头是深渊。在欲望的驱使下,凯蒂彻底放飞自我。
尽情地享受和唐森偷情带来的快感和刺激感,逐渐丧失理智,失去分辨力。
直至某次,她和唐森一如既往地在自家偷情被瓦尔特发现。
她干脆破罐子破摔坦白自己的真实想法,想要和唐森双宿双飞。
瓦尔特看到她天真的模样不禁冷笑,给了她两个选择:
要么唐森愿意娶她;要么她和自己远赴疫情肆虐的湄潭府。
凯蒂以为自己和唐森的机会来了,兴高采烈地跑去找唐森,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然而,她于唐森不过是满足身体欲望的工具,逢场作戏的戏子。
唐森怕事情败露威胁到自己,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她。
马克·吐温说过:“狂热的欲望,会做出危险的行为,干出荒谬的事来。”
贪嗔缠人,欲壑难填,人一旦掉入里面,便会万劫不复。
内心的欲望犹如迷网,能消释感情,也能检验人性。
追求感情自由不可耻,可耻的是打着爱情的幌子,放纵自己的欲望,伤人又伤己。
当你放下欲望,会发现其实幸福一直在。只是发现幸福的眼睛,被欲望所蒙蔽了。
抛弃心中诸多烦恼,放下心中万般欲念,始终保持着一平静的心,才得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被唐森抛弃的凯蒂心灰意冷,接受了丈夫的提议,和他一同前往湄潭府。
来到新环境的凯蒂惶恐不安,瓦尔特的远离更是加重她心中的不安感。
不过,幸好有住在附近的沃尔顿会时常跑过来找她聊聊天,带她去附近的修道院参观。
然而,她到修道院后,被里面的场景给震惊到了。
当时霍乱波及范围太广,受害人太多,以至于当地都没足够的地方能安排病患,因此很多病患都挤在教堂。
为此,修女们不辞辛劳地为病患们忙前忙后。
凯蒂真切地感受到了修女们对生命的无私奉献。
面对危险又繁杂的工作,不仅没有看到修女脸上有一丝不悦,还保持着极致的耐心照顾病人,温和地和病患聊天。
修女们身上闪现的人性光辉,让凯蒂对过去的浅薄和颓废感到无比的羞愧。
凯蒂想改变自己目前低迷的状态,想和修女们一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就主动请求自己到修道院帮忙。
所幸,她的请求被允许了。她被院长安排教女孩们做缝补,并照顾她们的生活起居。
在凯蒂的细心照料下,女孩们的生活逐渐好转,女孩们和院长都很感激她。
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自身价值的显现。
尼采说:“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反之,在充满爱意的世界呆久了,自己也变得有爱。
凯蒂每天在修道院工作,工作的忙碌逐渐填满她内心世界。
她变得充实起来,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同时,她重新审视了这段婚姻和认识瓦尔特,她渐渐发现了瓦尔特身上的闪光点。
他恪守职责, 疫情肆虐之时,毫不犹豫地赴一线救助病患。
他温和友善地对待病患,礼貌谦虚地对待身边人,大家都对他无比敬仰。
慢慢地,瓦尔特注意到了凯蒂的改变,俩人的关系也在时间推移中缓和,然而突然有一个意外降临。
瓦尔特在治疗他人时不幸感染霍乱,不治身亡。
短短几个月,凯蒂经历了太多生死离别,生活的阅历逐渐把她的灵魂打磨地闪亮。
她独自回去后,不再沉迷于唐森的温柔乡,选择独自抚养孩子,扛起家庭的重担。
尼采曾说:“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加强大。”
凯蒂放下过往经历的生离死别,不再执着于伤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用心生活,继续寻找自己人生无限的可能。
生活就像开盲盒,永远都不知道下个是出现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活好当下,不惧未来。
▼
林清玄曾说:“生命需要减法,要有察觉地放下许多东西,要更从容、更慢。”
人的一生之所以繁杂,是因为装了太多东西,人生负荷不了,自己也会很累。
这些散落在自身周边的暗黑因子,会慢慢消耗你的情绪、精力,直至吞噬你。
起初的我们总想什么都得到,等到最后才发现,什么都得不到。
就像书中年轻时的凯蒂,被欲望所驱使,陷入艰难的境地。
所幸她最后历尽千帆,在时间长河中沉淀,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最好的人生姿态莫过于,有拿得起的勇气,也有放得下的坦然。
作者 | 诗漫·赵财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