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
携手护健康
亲爱的家长:
孩子们的健康是幼儿园一直以来最关注的问题。结合既往手足口病流行规律,幼儿园温馨提示大家,为了守护孩子的健康,我们要共同关注手足口病,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重症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多种肠道病毒均可引起,常见血清型有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A组16型(CV-A16)、柯萨奇A组6型(CV-A6)。
手足口病患者通常以发热、食欲不振、精神差和咽痛起病,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手掌、脚掌以及臀部出现红色皮疹。部分患者可仅出现皮疹,而无发热。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病例。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肺水肿、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3-5天。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缺乏等症状。通常病情症状较轻,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儿的病情会快速恶化。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感染。
主要传播方式为:
1.密切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毛巾、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而感染。
2.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此外,患者发病前就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比例较大,通常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1.勤洗手:洗手是最好的预防细菌和病毒的方法。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游玩回家后、进食前、如厕后,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回家后、加工食品前、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
2.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不二法则,而手足口病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是它的传播途径不仅是局限粪口传播,它还会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喷嚏等进行传播。
3.勤洗晒、消毒:肠道病毒最怕的是紫外线和高温煮沸消毒,家长们可以对家中物品结合以上两种方式进行消毒,还可以用含氯消毒液进行环境表面的消毒,如家具、座椅等,注意消毒液的稀释。
4.接种疫苗:接种手足口病疫苗(EV71疫苗),主要用于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
5.减少聚集。人群聚集、接触频繁,容易传播手足口病,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6.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切莫自行用药,幼儿一旦确诊,不要接触其他幼儿,及时上报班级教师,以便幼儿园采取措施。
7.手足口病在症状消失后仍可具有传染性!患病幼儿需居家隔离至症状消除,完全康复后,需持医疗机构痊愈证明后方可返园。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
但可防可控
做好预防措施
呵护幼儿健康
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