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文学】邓军喜 ‖ 日暮乡关何处是

百科   2025-01-16 00:01   陕西  


一位笃信佛教的朋友,和我说过一件事,人在面对疾病甚至死亡的时候,有信仰的人,和众生大不一样,他们会显得更坦然,更从容。
所谓有信仰的人,包括唯物主义者,也包括宗教信仰者,前者会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类根本无法改变,暮年之事,犹如成熟的庄稼,黄叶飘零的秋木,你再怎么施肥浇水,也阻挡不了它们衰败消亡的结局,基于这个层面的认知,有的人便看开了好多,痛苦自然就会减轻许多。
有时候,人最大的痛苦可能并不是来自于躯体,而是来自于精神心理,简而言之,一个傻子的痛苦往往较正常人少了许多。而崇拜宗教信仰的人,他们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受苦的,既然要结束这次受苦的旅程,那又何必痛苦呢?上帝要召回他在人间受苦受难的孩子,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何须恐惧不安,焦虑辗转,哭哭啼啼呢?所以他们会虔诚地祈祷,安祥从容地接受。
日暮乡关何处是?这是多少人灵魂的共鸣啊!无论你的一生是轰轰烈烈,还是默默无闻,落叶归根,回归故土,这是人生旅途的大圆满。
前些日子,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女士去世,八十六岁的老人,选择自行离世,她一生独立独行,始终活在自己的爱情世界里。一生七十余部作品,大多被拍成了电视剧和电影,一部《环珠格格》,万人空港,红遍大江南北。她的遗书令人动容, 更让人敬佩。她目睹丈夫弥留之际,身不由己,在医院监护室里插满各种管子,深感痛苦。
她是一个要强的人,儒雅的人,甚至是一个不被世俗容纳的人,曲终之时,她用惊世骇俗的方式优雅谢幕,如一朵雪花般翩然而去,堪称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回忆琼瑶的爱情小说,影响了一代人也罢,误导了一代人也罢,这个世界她来过,精彩绝伦,她把世间人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她把伦理三观搅动得天翻地覆!她离开的方式,也给了人们痛定思痛的思考。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一个人的出生是偶然的,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曰。"这么来说,琼瑶决绝地离开方式,并不值得推崇。我要说的是,面对死亡,人们应该更多一些释然与淡定。
前几年,我参加全科医生培训,教授讲了一个话题,如何面对死亡,他说中国的老年人普遍缺这一课,很多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出现恐惧、担心、熬煎,这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痛苦,他提倡舒乐疗法,让终未期病人在最后的时光里,体面、优雅的离开这个世界。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做一个《当死亡逼近的时候》的科普片,展现中外老龄群、都是怎样面对死亡的,有信仰的人和普通大众又是如何面对死亡的,这样,他们就会减轻一些痛苦,更轻松的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于己于人,都是有益的。
马尔克斯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中,曾说过人三次死亡的概念,人们的遗忘,肉体的死亡,以及最后一次提及名字的消失。逐渐从记忆中被抹去,最终彻底消失的过程。他让我们理性地去思考生命,对逝去的亲人更加怀念。
佛家弟子在诵经声中安然魂归极乐,而我们普通大众何不将魂牵梦萦的故土乡关当做极乐净土呢?

金水文学
中国,历史灿烂悠久、文化渊源流长、人文积淀厚重、今天成就辉煌......所有这些为文学创作留下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金水文学》以贴近生活,服务民众,弘扬正能量,讴歌新时代为宗旨,期待与您相约《金水文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