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刚运行就结垢,这是为什么?

百科   2025-01-16 08:01   山东  

日常反渗透运行过程中,结垢现象在某些地区并不稀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设计水质没有进行水质全分析,导致运行时进水含有结垢粒子结垢;运行过程中水源改变,但相应的阻垢剂没有做调整,导致结垢;阻垢剂与系统不兼容,导致膜污染或结垢;运行时回收率控制过高,造成二段结垢;


以上是造成结垢现象的一般原因,不过在故障处理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某些特殊原因造成的结垢,此处与大家分享一起由于一段和二段膜元件安装问题导致的结垢事故。

故障描述:

1、膜组安装后,运行时间较少(累计时间不超过20Hrs),间歇运行;

2、运行过程中发现二段脱盐率出现整体下降(一段平均产水电导率为10us/cm,二段平均产水电导率达到268us/cm);

3、拆开端盖检查发现二段后两支膜元件存在明显结垢现象,端盖呈现白色,使用盐酸处理出现大量气泡(碳酸盐结垢);


4、拆出二段膜元件时发现二段整体膜元件安装方向上出现问题(即浓盐水密封圈没有在进水侧,而是在浓水侧了,其影响见下图)。


设计的膜系统的回收率(R)是R=产水/(产水+浓水)。

错误安装的后果是一部分进水未经过膜元件过滤直接做为浓水的一部分排出系统,即此时的浓水流量是膜浓水+漏过水,实际膜元件产生的浓水量小于系统检测到的浓水量,对于产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表观回收率仍然是系统的回收率R,但对于膜元件,实际的回收率已经高于系统回收率。

这也就意味着在具备结垢条件的情况下,错误的安装会导致膜元件先于正确的安装方式结垢,且优先在二段末端析出结垢物质。

膜元件安装时,浓盐水密封圈应在进水侧,这在新系统安装时应引起足够的注意,否则在运行过程中就会发现不正常的现象(比如产水电导率不正常增长或膜元件损伤等)。运行人员在系统安装时也要考虑现场监督和记录,以便于现场取证。

芊澄科技
承接水处理设计,三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