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上火”,其实是这些病

民生   2025-01-31 09:00   重庆  















嗓子疼、长口疮、冒痘痘、大便干等症状,会被很多人归到“上火”的范畴里,认为多喝点水,或吃点清火药就能恢复。


上火在中医眼中是“热证范畴”,有些情况看似是上火,其实是病了。



上火是种什么“火”


在中医理论中,“上火”被归类为热证的范畴,它指的是“火热之邪”侵入人体,引发全身或局部的一系列“热性表现”,如咽喉干痛、头目昏胀、鼻腔灼热、口舌生疮、鼻血流出、大便秘结、牙痛等症状。


“上火”并非一个单一的证候类型,它还可细分为虚火与实火两种。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的阴阳保持平衡,而实火是指阴气正常而阳气过于旺盛;虚火则是由于阴虚致使阳气相对偏盛。若不能准确区分虚实,那么对于这“火”的调治就会显得困难重重。


为了辨别自己体内的“火”是实火还是虚火,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进行考量。


1、看病程。急性起病且病程短暂的情况多指向实火;而病程较长且起病缓慢的情况则更可能是虚火。


2、看小便。小便颜色深黄且气味浓烈通常是实火的表现;相反,小便颜色清淡则提示虚火。


3、看大便。大便干硬多属实火;大便松软或腹泻则多见于虚火。


4、看舌头。舌质红且舌苔厚黄表明实火旺盛;而舌质淡红或红,舌苔薄且少津则显示虚火内扰。



5、看发热。高热伴全身燥热、口渴喜饮多为实火;低热且身体有忽冷忽热感、不欲饮水则多为虚火,但需注意并非所有“上火”都会伴随发热。


总的来说,实火多由外感病邪、饮食辛辣或体质因素引起,症状包括高热、面赤、心烦易怒、喜冷饮及唇干等。


而虚火则多源于内伤劳累,症状表现为潮热盗汗、午后颧红、手足心热、失眠烦躁、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耳鸣健忘及腰酸等。


你以为的上火可能病了


在现代医学中,有些问题看似是上火,但往往有更具体的病因,不能单纯地将所有热性的症状都归咎于“上火”。


01
嗓子疼


除了缺水或吃太辣,可能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比如,感冒或链球菌咽喉炎,还可能是过敏反应。


02
烂嘴角


出现烂嘴角,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水喝少了,或者上火的食物吃多了,其实,这可能是1型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的唇疱疹,或是由于过度湿润和病菌感染导致的口角炎。


03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还可能与免疫因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铁、锌、维生素B1、B2、B12及叶酸等)、口腔卫生不好、口腔创伤或某些药物副作用有关。


04
眼屎多


成年人眼屎多可能是感染性结膜炎的表现,严重的话应及时就医。孩子眼屎多可能是先天性的鼻泪管堵塞或急性泪囊炎,也应该及时就医。


05
长痘


长痘的真正原因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皮脂腺过度分泌、毛囊角化异常、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06
便秘


便秘还可能与饮食缺乏纤维素、水分摄入不足、肠道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药物副作用或缺乏运动有关。


真正上火了怎么降火


上火并不能一味地清热,要根据虚、实来选择降火方法。


01
降虚火


1、应采用滋阴降火的药物治疗,常见药材如玄参、生地黄、牡丹皮等


2、日常饮食中可融入银耳、百合、桑葚、莲子、雪梨、西洋参、石斛等食材,同时避免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及过于温热的食品,例如樱桃和荔枝。


3、可通过按压照海穴(位于脚内侧,内踝尖下凹陷处)5至10分钟,以大拇指施力至产生酸胀感,作为日常保健。调整生活习惯,顺应自然规律,确保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也是关键。


02
降实火


1、需采用清泄降火的药物,如龙胆草、黄芩、大黄、生石膏等。


2、饮食上推荐食用性味寒凉、具有清热效果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苦瓜、苦菜等,同时避免食用韭菜、羊肉、狗肉、龙眼、杏子等助热食物。


3、饮用清热解毒的茶饮,例如菊花茶、金银花茶,也是不错的选择。


4、每日点按少府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5分钟,能有效缓解心火旺导致的口舌生疮、失眠、面红、目赤及小便黄赤等症状。



5、值得注意的是,实火往往源于情绪波动、睡眠不足及过多摄入油腻食物,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对于预防和治疗实火至关重要。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生命时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点击上方"名片"
关注我们吧!

<<

  往期回顾 

>>

你的每个点赞和在看,都是对我的鼓励!

渝情渝理
弘扬科学、人文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