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乔木慈乌图》:月明清露里,孝义的慈乌

文化   2024-12-19 21:29   上海  


沈周《乔木慈乌图》

墨笔,纵100.2X横2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题识:“慈乌所栖地,乔木孝义家。月明清露下,夜半听哑哑。沈周。”

后钤“启南”、“白石翁”印。


沈周多次画慈乌图(沈周《慈乌图》:君家有孝义,树树着慈乌)。


沈周是孝顺母亲的典范,母亲在,不远游,沈周也就成了大家眼中的“老宅男”。


他还画有一幅同样的乔木慈乌图,题跋都差不多。


沈周 乔木慈乌图


这张图的慈乌在松树上,而上一张图,慈乌栖于枯枝上。关于慈乌,白居易有一首诗。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慈乌非常晓得报恩,因为失去了它的母亲,经常嘶哑地吐哀伤的叫声,一直守着母亲待着的旧林,夜夜悲啼,听到的人忍不住落泪。声音中似乎在述说着,未尽反哺母亲的孝心。白鸟都有母亲,自有慈乌最能表现那种深深的孝心以至于及其悲伤。应该是慈乌的母亲太爱它了,导致现在慈乌悲伤不已。原来有吴起这个人,他曾言不混出个名堂不回家,他的母亲去世了,他坚决不回家,心很冷酷。像这样的人啊,他们的心还不如一只鸟呢!慈乌啊慈乌,是鸟中的曾子。


这是白居易赞叹慈乌的孝义,也是白居易自己的孝义精神。白居易是非常孝顺的,他的母亲一直阻止他和初念湘灵的婚姻,身份不相符,就是不同意,千般阻扰,公元807年,母亲以死相逼,37岁的白居易不得已娶了杨虎卿的从妹为妻。这里,白居易对母亲有怨吗?从他所写的诗中看来,没有太多的怨恨,更多的是坚守孝顺父母之道。这是在悖论中观一个人的孝顺。白居易之所以写这样的事,其实内心还是有晃动,还是生怨的,但是他还是克制住了,还是化解开了,还是顺着母亲,委曲自己,还是选择做曾参这样的君子。我们现在看来,很为湘灵不值啊!


沈周(《沈周传》:平淡的一生,晚年封神)一生也是守着母亲啊,很少作长途旅游,所以很宅。


奉亲至孝。父殁,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沈周传)

他侍奉双亲极尽孝道。父亲死后,有人劝他去做官,他回答说:“你不知道我母亲是把我当作命根子吗?我怎么能离开她呢?”

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母年九十九而终,周亦八十矣。又三年,以正德四年卒。(沈周传)

沈周因为母亲的缘故,终身没有远游。母亲活到九十九岁去世,沈周也已经八十岁了。又过了三年,沈周在正德四年去世。父母在,不远游。沈周真正做到了孝,而隐居不仕,沈周也做到了。诗书画传世,有不朽之言,沈周也做到了。我们称其为完人,可也!



慈乌所栖地,乔木孝义家。

月明清露下,夜半听哑哑。


这是沈周晚年的笔法,融合了黄庭坚的楷书笔意,长枪大戟,左右大开。结合白居易的诗歌,我们就能理解沈周诗中所言,也是在倡导一种孝义精神。借由自己的画,向他人传达。想来这个类型的画,画得不知两张呢!



这是一只夜里入睡的慈乌。半睁着眼睛。月明清露,其心光明。怀着孝义,安然入睡。


夜风微微吹乱了慈乌的羽毛,羽毛瑟缩。



淡墨,以湿笔为主,结合枯笔,写冬季的老树枯枝。以浓墨干笔写慈乌。




后世的没骨画法,也是从此中出。中锋用笔,渐变自然。沈周的水墨小写意画,影响了后世的不少人。如陈淳,乃至于恽南田。


以画弘道,沈石田如是也。


好,到这里。


古典读书治学生活
专注于古典学术研究、读书笔记写作、传统文化分享、修身践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