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7
全家人驱车去苹果园摘苹果。
采摘活动在这里是孩子们最喜欢和最重要的户外互动。从春天摘桑葚、夏天摘草莓、树莓、到秋天摘苹果,反正只要能让孩子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参与和理解一种劳动,爸爸妈妈都会积极组织。
两个宝贝一听说要去摘苹果,就开心到奔跑尖叫。
到了农场,交钱买一个可以装20磅苹果的袋子,十几种苹果成百棵树,就随便你去挑选和采摘。
农场主的收入不依赖苹果。所以果树看起来枝条参差,松松垮垮,苹果随心所欲地长,熟了就开园让大家来摘,挣一点钱。
真是花里挑花挑的眼花。一开始一棵树一棵树地品尝。好吃了多咬几口,不好吃咬一口就扔掉,后来就看颜值,哪个漂亮尝哪个。
苹果不打农药不上化肥,摘下来在衣服上蹭一蹭就直接吃。
树下密密匝匝铺着一层落果和采摘人品尝后扔掉的残果,成为小动物们过冬的食物,或者腐烂以后变成果树的肥料。
果实累累,枝条不堪重负,沉甸甸地垂在地上,天天站在那里就能够到,但是需要使劲拔。弟弟则是拔一个苹果会摔一个屁股蹲。两个人就成了专门的吃客。平时在家里最多吃一个,在果园里不知道吃了几个。
天天穿着牛仔背带裤,脚蹬小靴子,小农场主一样威风神气。嘴里啃着苹果东奔西跑,指着这棵树说:这里的苹果有点酸。指着那棵树说:这里的苹果很脆很甜。妈妈摘下来的让她放进袋子里,还要检查有没有虫眼或者黑斑。
再让她牵一匹小马,就可以成为绘本《卡洛琳》里的小女主。
回来的路上,天天拍着自己的小肚子说:“奶奶你看看,我的肚肚圆滚滚的,因为我吃了太多的苹果。”
核算一下,苹果价格比超市里的贵好多,但是,孩子的快乐是无价的。
奶奶一直认为,要把宝贝放养在大自然里,让他们像野草野花小动物一样成长,带着泥土的芬芳,才有灵性和旺盛地成长能量。
在他们的生活里,这样的机会不多,时间也不会很长。
2024.9.8
天天捡了一根很大的羽毛,激动地一直举在头顶上说:“奶奶,这可是很久没有发生的大事情。我就一直拿着它。保存好。”
在孩子心里,一根羽毛真的就可以是他们的整个世界。
半路上,迎面走来一对满头银发的白人老夫妇。他们看着活蹦乱跳的姐弟俩,一直给他们挥手、微笑、夸赞他们可爱,羽毛漂亮。
天天和弟弟也一直挥着小手跟老两口打招呼问好,这已经是一种习惯。
没想到的是,天天把羽毛举到老奶奶面前说:“我愿意把这根漂亮羽毛送给你。”
老奶奶睁大了眼睛说:“为什么?”
“因为我也很喜欢你。”
老奶奶说:“你不是应该送给妈咪吗?”
天天说:“我现在愿意送给奶奶。”
奶奶开心到极致,连声说:“谢谢、谢谢。你简直可爱的像一个天使。”
说着双手接过羽毛,装进自己的口袋里。走出去很远,还转身给姐弟俩飞吻。
因为天天跟人家讲的是英语。弟弟一直懵懵的,奶奶也是懵懵的。
奶奶问清楚了天天和人家的对话,弟弟举起自己手里提着的小兔子问:“奶奶,我可以把小兔子送给奶奶吗?”
奶奶说:“当然可以,但是奶奶和爷爷已经走远了。”
姐姐就是弟弟的榜样。姐弟俩已经学会和别人分享,并且在分享中得到快乐。
2024.9.10
1、读绘本《好好照顾我的花》。故事很曲折动情。
小姑娘罗兰在一个巨人家里做杂活。有一天巨人出门了,很多年没有回来,罗兰不开心,留下一张纸条回家了。巨人回来以后特别想念罗兰。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罗兰回来了,他们相爱了。
天天听得很认真。听完以后问奶奶说:“罗兰小小的,为什么要去巨人家里干杂七杂八的活?”
“因为他们家里没有钱,正好巨人需要人照顾吧。”奶奶漫不经心地回答了一句。
天天默默想了一会说:“奶奶,我的肚子里有一个小贝比,我要生下来,让她帮你干乱七八糟的活。你去休息、去睡觉。”
“为什么这样说呢?宝贝。奶奶就是跟你们玩一玩,啥活也没干呀?”
“你可以回西安。因为你在这儿待得时间长了,会不开心的。”
奶奶吃了一惊,还没有想明白其中的缘由,天天又说:“可是怎么办?你一走我就会哭,哇哇大哭,一直哭到你回来。”
她把自己和奶奶带入了故事里,整个情绪来回转换得和书里边的一模一样。
她真的看懂了,也理解了。
2、天天说:“我希望今天能够遇到冰激淋车。”
看着冰激淋车迎面开过来,老爷爷在音乐声里慈祥地笑着,给姐弟俩一人一只巧克力冰激淋,确实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
奶奶说:“冰激淋车万一没有来怎么办?”
天天说:“奶奶你放心,没有来我也会开心,因为我总是能够遇见它。我跟川川在游乐园玩也很开心。”
这个小人太善解人意,真是长着一颗七窍玲珑心。功劳一半是爸爸妈妈陪伴得好。一半是姐弟俩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2024.9.11
1、马路上有一个残破的坑,脸盆大小。下雨后积攒一些雨水,黑黑的,脏脏的。每一次经过弟弟都会赞叹不已:“臭臭的小池塘,你好漂亮啊。你的小蝌蚪呢?小青蛙呢?让它们快点回家吧。”
2、天天的幼儿园升班预约要等到明年,弟弟却升班上来,两个人就成了同班同学。
除了姐姐,都是陌生人,弟弟忍不住就会哭。姐姐走来走去,一整天都牵着弟弟的手。老师给妈妈说:“姐姐是一个会照顾弟弟的温暖宝贝。”
奶奶问弟弟,“跟姐姐在一个班开心吗?”
弟弟说:“我们在学校可开心了,我都笑得‘嘎嘎嘎嘎’的。”
奶奶给姐弟俩教唐诗的时候,都是说:“来吧,我们唱一首新歌。”
奶奶说:“我们再来唱一下‘离离原上草’可以吗?”
天天说:“就是那个用火烧了还是要长起来的草吗?我已经学会了。”
“好吧。那我们就换成‘昔人已辞黄鹤去’,可以吗?”
天天说:“就是那个把它的大楼扔掉不要的黄鹤吗?我也学会了。”
奶奶无语。但是,天天的“十万个为什么”模式就开始运转了——
黄鹤为什么不要它的大楼了?它想出去玩玩吧。*奶奶你说的不对,它是鸟类,它就是想飞,飞呀飞,一点都不想住在大楼里。好吧。*它还回来吗?可能不回来了,此地空余黄鹤楼。*可是它的大楼在这里,会被人偷走的。没有人偷它的楼,搬不动的。*可是其它鸟类会占领它的楼,在它的楼里筑巢、生宝宝。黄鹤都不回来了,别的鸟儿在里边住一段时间是可以的,小鸟也喜欢分享。*可是黄鹤在外边飞累了,还是要回来的,带着它的宝宝。它们回来一看,没有黄鹤楼了,会伤心的大哭。黄鹤楼是我们家的,你们不能占领它。你们出去,它们会打起来吗?奶奶不知道。*一定打起来了,我们不是捡了一根很大的羽毛吗?黄鹤揪住其它鸟儿的羽毛,打打打打,我要把你们赶出去。鸟儿的事情我们管不了的。*奶奶,你应该知道黄鹤打赢了吗?不知道。*一定赢了。好吧,你说打就打了,你说赢就赢了。*那其它鸟儿被黄鹤赶出来住在哪里呢?奶奶真的不知道,可能是晴川历历汉阳树,也可能是芳草萋萋鹦鹉洲。*可是,鹦鹉绝不会答应其它鸟儿住在自己的洲上。宝贝,那你说该怎么办?奶奶现在只能烟波江上使人愁了。*奶奶你为什么要使人愁呢?是黄鹤的楼上长满了芳草萋萋吗?……不是妈妈喊吃饭打断,这样的问题和对话可以无休无止地向着天涯海角、宇宙尽头延伸。
姐弟俩都到了好奇心爆棚的年龄段,一进家门小嘴就开启“为什么”模式,你来我往、无穷无尽,类似的还有毛毛虫为什么要变成蝴蝶,不变成特别漂亮的飞机?盲人为什么会忙(盲)?他在忙什么?他看不清路,为什么还要带着眼镜,他的狗狗(导盲犬)跑了怎么办?*一直追问到奶奶回答得口干舌燥、瞠目结舌、理屈词穷……
我的天呐,奶奶要疯了:我怎么会知道那么多的为什么呀?
这样做的初衷就是:保护宝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聪明的孩子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能提出问题。但是这样的连环追问,估计《十万个为什么》的总编辑也接不住招。
作者简介
袁秋乡 高级记者 散文作家
公益阅读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