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引航 | 2024年体育健康学院学生工作展示

文摘   2025-01-26 19:30   四川  


2024年体育健康学院

学生工作展示

一心五环助成长 体医融合强特色


体育健康学院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中肩负着培养具有红色基因、传播健康理念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健康人才使命。围绕这一人才使命,在面临“资源整合不够集中、育人平台建设不够完善、专业教育与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衔接不够”等问题情况下,经过不断的探索,努力挖掘出“机制、平台、项目、队伍、服务”五大育人元素,最终形成以体育人 体医融合的“一心五环”多维育人实践体系。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筑牢学生理想信念


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党建带团建,师生共建,抓好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工作。通过学院领导为学生上党课、定期开展主题教育、师生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生支部积极开展服务等活动,不断筑牢学生理想信念。



“五环”聚力

夯实育人根基


(一)强化组织保障,夯实育人“机制”环

学院党政高度重视,院班子成员齐心协力,以学生科为主,其他科室相互配合,以辅导员为主,各项目专项教师相互支撑,共同推进学生工作。将学生工作纳入学院工作统筹安排,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学生工作11次,制定学生科岗位职责,修订涉及学生发展各项细则,如推免研究生细则和学生评奖评优细则;完善入党积极分子考核细则。在就业冲刺中出台促就业通知,领导班子蹲班,专任教师参与。完善养成教育与学风建设管理制度。学院领导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情况。


(二)加强团队建设,狠抓育人“队伍”环

学院制定了辅导员考核制度,按照学校要求完成辅导员各项工作。辅导员也积极开展思政项目申报,撰写学生思想政治论文。今年立项4项厅级课题和1项学校杏林学者辅导员专项,发表3篇思政论文。


(三以校内外资源为依托,搭建育人“平台”环

一是通过搭建校内多元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发展力;搭建产学研实践育人联盟,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第二课堂中,按照学生工作六大工程,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

先锋工程:党建带团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集中学习合计12次、召开第五次学生代表大会、学生支部积极投稿廉洁教育短视频。

导航工程:召开就业专题工作会4次,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20次,开展考研分享会等专题就业指导活动7次,组织学院层面大型专场招聘会2次,组织企事业宣讲会5次。组织非毕业班学生参加生涯体验周活动、动员学生参加学校职业规划大赛。

星光工程:参加学校杏林之星系列活动, 承办学校杏林飞扬体育文化节。

温暖工程:做好资助育人工作,提升资助育人工作实效。

阳光工程: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呵护学生身心和谐。

修身工程:加强养成教育和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健康行为习惯养成。

除了校内平台以外,学院积极打造校外育人平台,构建产学研实践育人联盟,强化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学生实习实践能力。今年建成教育教学类(中小学)、健身俱乐部类(健身房)、康复医院类(三甲以上医院)、地方体育局(协会)等4类43家实践基地。

二是进一步做好四川少数民族聚集区足球科普推广培训项目,带领同学在汶川县、北川县、理县、攀枝花市中小学等组织多次青少年足球科普推广培训活动,提升专业能力。努力建设省级卡巴迪运动训练基地,今年男女两支队伍代表四川省出战全国卡巴迪锦标赛,提升专业能力,并获得双冠军。作为四川省校园武术推广单位,积极引导学生推动校园武术文化传承,形成了具有巴蜀武术特色的知名四川武术文化品牌。

三是梳理了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在校生兼职单位。从中挑选出运动康复机构1家,体育培训机构1家,授牌就业基地,进一步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


(四)以特色发展为抓手,打造育人“项目”环

根据学院特色,以弘扬与传承中华体育精神为目的,以“常赛、常练、常演”为抓手,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体育赛事,让学生在激烈竞争中磨砺意志,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团队协作的能力,激发其爱国情怀与拼搏精神。学院现有16支学生体育代表队,在2024年全国性比赛获得金牌7枚、银牌6枚、铜牌2枚;其他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奖126人次。

根据体育学科特点和学生兴趣,做好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我们组织培育创新创业项目6个,组织报名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高教赛道152项、红旅赛道76项,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赛45项等。让创新创业意识深入学生脑海。在学校将创新创业学分纳入毕业学分后,我院今年毕业的徐渝彬成为第一个使用创新创业学分转化的毕业生。今年我院在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三创赛等主要赛事获得银奖/二等奖2项,铜奖/三等奖4项。


(五)以担当精神培养为目标,做实育人“服务”环

以一个工作室和两支队伍为主,开展实践育人服务。一个工作室为乾动杏源健体育人工作室,两支队伍是我们的体医融合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分队,每年为校级运动会、各类赛事、学校代表队提供运动损伤防护服务60余次,为学校工会等其他部门承办的活动提供志愿服务。

组织和培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队3个,开展支教和为老志愿服务活动。继续与温江区清泉社区、益相伴社会服务中心、西财附属幼儿园结对,并通过温江团区委2024年“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与杏林社区团支部就体育运动、运动康复内容结对。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鼓励学生担任队医、裁判、教练等,引导学生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20余次,为区域体育赛事提供保障120余次。

一心五环助成长,体医融合强特色。体育健康学院学生工作将在学校和学院党政指导下,为培养具有红色基因、传播健康理念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健康人才而继续努力奋斗!

往期精彩回顾

筑基引航|2024年智能医学学院学生工作展示


筑基引航|2024年护理学院学生工作展示

图文来源|体育健康学院

图文排版|田蓓

图文校对|汤怡煊 刘敏

图文审核|莫维兰 黄于

成中医微学工
这里有着最新的招生资讯、资助政策、就业创业帮助等信息,工作内容与师生息息相关。包含“学生管理科”“思想政治教育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招生科”“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五个科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