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次有幸采访到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Cognitive Engineering (JCCE, eISSN: 2810-9503) 期刊副主编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姜蔚蔚老师。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学者简介
姜蔚蔚 助理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士和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北京邮电大学讲师,IEEE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与无线通信、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在IEEE Trans等高水平期刊中发表了30多篇SCI和EI索引论文,包括3篇ESI高被引论文和2篇ESI热点论文;谷歌学术引用超过2100次,入选斯坦福大学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担任国际期刊JCCE副主编。
Bon View人物
01
Q: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
A:大家好,我是姜蔚蔚。我一直在清华电子工程系读书,包括我的本科,我的博士,期间有段时间是在香港大学,还有加州伯克利有过各半年的一个交流。
博士毕业之后,我先到金融行业工作了一年多,又回到了清华去做博士后,现在是在北邮(北京邮电大学)工作,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跳转的工作经历。
02
Q:您觉得做科研和在公司工作有什么区别?
A:我其实也是有体验的一个因素在吧,比如去探索一下别的领域,或者别的工作方式。对于这种研究类的工作而言,我觉得可能有几点很重要,比如相对比较自由的时间,一定程度上的研究的自由,说白了,可以有一些探索的一些空间。我觉得可能比按部就班的工作会更加有意思一点,有趣一点。
当然,科研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可能需要申请自己的经费,可能带的学生那边事情也会更繁杂一点。相对而言,我觉得目前还是更希望是在学校这样一个环境里面。
03
Q:是什么原因促使您选择现在所从事的科研领域?
A:怎么说呢,就是有一些大的行业发展背景,比如我们现在的人工智能的很多技术还是处在一个相对爆发式的增长中,同时的话,我们又有比较多的一些新的信息技术,像是未来的6G等等,所以说我会觉得可以把我们的一些信息技术应用在相对比较多的领域中。
我自己的话可能会把很多的这种相关的,像一些图像识别的技术用在工厂领域,或者是一些新的,比如物联网的技术应用在一些智能电网的领域。我自己也能够接触到很多行业的合作伙伴,虽然是给人家打工,但是可以接触到很多应用场景,我会觉得可能比较有趣一些。公司的工作相对固定和单一,比如被分配了一个具体的职位,可能会有相对固定的工作,感觉还是会很不太一样。
04
Q:在科研过程中,您遇到过哪些挑战和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A:这部分的话我觉得是有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我们会涉及到很多开发工作,特别是一些计算机程序,包括一些硬件的传感器的调试,这部分相对而言得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说不管是在学生时代,还是现在当老师后,还是会经常熬夜,去做这种程序调试,所以我觉得开发过程中的一个挑战就为了开发一些具体的软件或者硬件。
第二个挑战目前比较多的可能是跟更多的人打交道,比如跟我们的甲方沟通需求,交付我们的一些项目的报告,或者是一些具体开发出来测试系统,又或是我们的做出来的一些意见的板卡,这个过程中也涉及到一个很大的沟通问题,也很有可能做出来的东西并不是对方想要的。所以我觉得这个过程可能就是慢慢去提高沟通上的一些技巧,也更多的去跟我们的项目需求方了解他们具体的应用需求,要走到所谓的一线生产场景,不可能一直待在学校里面闷头做事,大概是这两方面。
05
Q:您在教学中最注重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和素质?
A: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更多的还是希望培养学生主动去探索的能力。因为不同的学生,可能他的学科基础,包括他学习能力的上限其实是不太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不太指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给做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一些能够探索问题,比如我们交给学生的一些具体的任务,或者让他去做一些调研,或是让他去写具体的一段程序,他能够想到或能够知道可以在哪些网站上获取到相应的资源,他能够知道可能要去请教哪些专家,请教身边的同学,在这种情况下,我更多的是希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主观能动性,这个是我们最希望做到的一个事情。
06
Q:您对年轻科研工作者和学生有什么建议?
A:现在的科研行业可能不是一个特别好的行业。换句话说,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选择,在现在的行业里面,特别是博士多了之后,包括海外回国的博士也多了,海外回来的学者也多了之后,国内科研的竞争一定会加剧。所以我会建议即将入行或者即将毕业的学生,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如果说抱有一些不太切实际的幻想,肯定是不行的。
认识到这些困难之后,还是要去衡量一下自己是否能够承受相应的压力,以及你在相应的付出之后是否能够接受,比如说自己获得的这样一些相应的回报。就像我一开始也说,搞科研还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说比如说在科研上并没有十分的突出,那么是否在后续作为一个相对比较平庸的科研工作者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一些结果。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我会跟所有想要从事科研行业的学生聊的时候都会跟他们提醒的一点。
07
Q:您的研究成果有哪些已经获得实际应用?取得了哪些成果?
A:我目前的工作方向相当于是两方面的。一块是AI的技术,主要也是跟我们的一些合作的单位,去到一些工厂里面去做图像识别的增强。之前用的最多的是在一个小的工厂里面部署摄像头,检查有没有安全佩戴头盔,以及是否穿戴颜色比较警醒的工作服。这个在工厂里面有做一些试点应用。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是把我们部署的一些通信传感器设备布到智能电网的试点园区里面。更多是为了收集现在的新能源发电的数据。当然,这也是离大规模生产有一定差距。说白了,可能我们这边更多的还是科研项目的试点应用。
未来的话,可能还需要去寻找更多的公司,大家一起做相应的产业化。
08
Q:对于未来的研究计划和目标,您有什么设想?
A:我其实觉得,有可能人才我看得比较多了,身边老师其实很多都在申报一些人才类的项目。个人对这块并没有太大的追求,因为现在的竞争过于激烈了,可能付出的代价会相对比较高一点。所以说,我个人可能还是想进一步接近产业界,包括像我之前也是在公司工作。所以我可能还是希望自己的应用成果能够找到一些合作伙伴。
所以我可能更多的并不是追求科研、人才的一些称号。更多的话也是想去找到行业里面的应用,做产业化方面的实现。但我一个人的力量比较有限,目前也是在找之前的师兄,或者他们有做产业化比较成功的,到时候去找一些更多的合作的伙伴,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考虑。
09
Q:您如何看待现如今的AI发展以及AI是否会替代人类工作?
A:我的理解是这样,现在的AI更多是一个赋能其他行业的功能。有点类似于一个加速器,或者更多的是一个辅助的、增强的功能。因为相对而言,比如我之前接触过的一些传统工业生产领域,它们实际上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通过AI,比如通过一些视觉辅助的手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我觉得,AI不会完全替代传统的生产方式,更多的是对我们的生产环节或者生活方式中原本效率相对较低的一些环节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对于未来,我个人感觉,虽然信息技术不会完全替代人类,但很大程度上会减少人力的使用,让大家能够从事更有创意性的工作,实现更美好的愿望。可能让大家以后能够从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这是我的观点。
10
Q:您怎样看待AI在学术领域方面的应用?
A:我们这边的话,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同意学生用AI做一些英语语法的检查。因为很多学生他一开始进入研究生阶段的时候,他之前没有写过太多比较长的英文文章。所以在AI的工具上,我觉得比较可行的使用方式就是英语语法的检查,纠正一些语法错误。
其次的话,有一些通过AI写审稿意见,这个我自己没有试过,不太确定,它写出来的审稿意见是怎么样的情况,是不是牛头不对马嘴?我个人的话,都是自己亲自去写审稿意见,因为我觉得这个还是需要人看,可能会把握得更好一点。所以这块,我倒是不是特别建议,因为AI写出来的意见,我觉得可能会相对比较宽泛。
11
Q:作为JCCE的副主编,您觉需要怎样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学者来投稿?
A:目前我觉得是两方面吧。一方面的话,期刊这边也确实需要慢慢地去申请更多的索引,从国内来看,不管是职场的晋升还是项目验收,可能很多人也不想写论文,但是他那个项目的验收要求得有一些相应的索引稿件,所以说,他才会有比较强的动力写论文。
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看到相对比较成功的,他们会去做更多的联动。比如说我们编辑的团队,可能去邀请身边的老师来一起投稿,加快一些稿件的处理的流程,包括一些相应的服务。这是发挥我们现有的编辑队伍的一个影响力。
另外一大块的联动,就可能更多的去跟一些workshop或者是会议做共同征稿。可能把会议的一些拓展的稿件投到期刊上进行发表。这种情况下可以两者兼得,因为有一些会议是EI检索,它的期刊的版本就是把它那个更完整的工作做一个呈现。
其次,还会有很多期刊组一些专题或者是专刊,发挥专题编辑或者专刊编辑的影响力。
最后,也有一些之前我们期刊也做了,就是对一些优秀的稿件进行推广和推送,让大家能够知道我们这个期刊,它非常努力在运营,比如在期刊上面发表的文章的一个影响力的推广。
所以,这些是我看到的针对国内情况相对比较好的一些方式,也是读者能够触及到的一些方式。
12
Q:在审稿过程中,您怎样判定一篇稿件的质量?
A:这个的话,还是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个,我可能会去看他整体的写作。这个是一开始的初始判断,看他的细节之前,可能会先看他整个文章的结构,比如大标题小标题。再去看他的一些图片、文字、图片表格,还有他的一些公式。这种情况心中就有数,至少作者他的写作功底是不是比较有经验,或者是写得比较认真的。这个会做一个初筛。
初筛完了,可能看一下他的摘要介绍还有结论部分,就是这个研究从直观上来讲,他的重要程度。或者是结论在后续是不是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最后的话,才会去仔细看它的细节是不是合乎规范的。
基本上通过看三遍的方式吧,大概就能够判断出来。不过这也是看不同的期刊,因为有些期刊要求可能比较低,有些期刊要求比较高,但大概是这样的判断方式。
结 语
通过本次线上交流,姜老师向我们阐述了他们在AI和无线通信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成果怎样被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他也详细分析了这个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此外,他还分享了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感悟。最后,就JCCE目前的发展状况,他还提出了非常多的宝贵建议。学术探索无止境,我们期待与姜老师一起把JCCE打造成一本更加专业的国际化期刊。从而去传播更多有创新价值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学术研究成果。
版权声明:
*本文由Bon View Publishing中国办公室采访。如需转载,请于公众号后台留言咨询。
排版:徐远山
采访:程文斌、蒋 町
审核:陈玉坤
监制:张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