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超:研究型教研组的评价方法

百科   2024-08-16 23:23   重庆  

级组是块块,教研组是条条,两者各有自身不可替代的功能,年级组侧重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组织,教研组侧重学科教师培养、管理及学科教学研究。评价是促进工作发展的“牛鼻子”,许多学校的教研组归口教学部门管理,评价也由教学部门实施,无形中加重了教研组“教”的成分。研究型教研组的评价应该教、研并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有些方面采取增值性评价。为此,我校编制了研究型教研组的评价方案,以评促建。




1.综合性


教研组建设涉及多个方面,我们将评价内容分成了师德师风和队伍建设、教师常规和教学成绩、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教研成果和对外辐射、加扣分五个方面。从评价主体角度,将自评、互评、专家评分相结合,每项按一定权重计算出综合评分。

2.特色性


研究型教研组的评价应突出“研究”两字,因此在评价内容及权重的确定上会更加突出教研方面。具体表现为:前四个方面有两个方面与学习、研究及成果推广有关,权重占了一半;在加扣分方面,三个加分项目都与研究有关。

3.激励性


教研组评价首先要体现基础性要求,也就是一些常规工作如出勤、资料上交、集体备课等方面要数量上达到、质量上达标。但更重要的是鼓励教研组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和在研究上有追求、有成果并且多出高质量成果。加分项内容的设置及不设上限就充分体现了激励性。研究型教研组每学年考评一次,考评结果是年度评优的依据,也是向省市推优的重要依据。

4.操作性


评价结果是年度评优的依据,评价的准确性、公平性就显得十分重要。评分标准的量化、细化是关键因素,许多地方需要仔细斟酌和考量。例如:赋分标准制定要合理设置满分标准及合适的分差;从人数上看,教研组有大小之分,如果可能的话科研成果要尽量采用人均标准。



1.师德师风和队伍建设


与年级组相比,教研组的工作更应侧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教研并重的过硬教师团队应是研究型教研组建设的首要目标。具体评价内容与权重如下:


2.教学常规和教学成绩


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教学管理组织,上面对接学校的教学教研等部门,下面面向备课组和一线教师,横向与年级组存在众多交集,是一个枢纽。教学常规与教学成绩主要体现了教研组的教学管理职能。具体评价内容与权重如下:


3.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


与教学管理相比,教研组建设过程中更容易忽视的是通过有效的教研和培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型中学的建设更加要注重对教研组教研方面的考评。与教师个人自发的教研相比,教研组有计划、有组织的团队教研力量更强,效率更高,成果更大,影响也更广。“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侧重于对研究过程和态度的评价。具体评价内容与权重如下:


4.教研成果和对外辐射


教研成果是对教研效果的反映,对外辐射体现了教研组的区域影响力。教研成果侧重论文与课题的评价,论文数量与质量并重,课题更强调申报环节。具体评价内容与权重如下:


5.加扣分


除了以上四个主要方面,评价内容还增加了不设上限的加扣分。扣分项主要是师德师风方面,如果学年度组内有老师因违纪违法、失德失范受查处,将视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程度扣分。加分项主要集中在高质量教研成果和教研组特色方面。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本文来源于《新课程评论》杂志,部分内容有所删改。

转自丨中国教师

编辑丨许士中

审核丨周利

声明:此文系转载,仅作为分享用。如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


师生成长
关注教师发展,关心学生成长,干货索引,共同学习。我们一起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