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这样做高质量教研,成长是自然而然的

百科   2024-09-12 00:00   重庆  
来源 | 校长内参
分享 | 李政涛(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提出一个“欲强教师,先强教研”的提案,要让教师强大起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不能只进入教室上课,而应放在日常教研。



“一体化贯彻”的教研机制

教研坚持几个导向很重要。

首先是问题导向,重在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难题。什么是“研”,“研”就是要把在教育教学中遇到实际难题扩开、解决。

每个学校都有教研组,每个地区都有教研学习活动,但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教研低质量甚至无质量,比如说散漫化、碎片化、形式化、表面化、单向化、一刀切,无视学科特性,无视教师特性,所有学科都是一种教研机制,教研方式。

很多情况下教研是被动的,老师只是在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我理想的教研应该是全员主动式的教研,主动介入,积极表达,而不是旁观旁听,隔岸观火。

教师要学会把自己沉入进去,所有的学习都在这句话。

以往的教研有这么多问题那应该怎么办呢?怎么解决?大家要有积极主动导向,要建立起解决这些问题的教研机制。

以上海教育为例,上海的学校特别善于建立起“一体化贯彻”的教研机制,实现高质量教育。什么叫“一体化”,什么叫“贯彻”?我1989年大学毕业就在中学当老师,我现在听课评课800多节,参与了不计其数的教研活动。要实现课堂高质量,必须把握课前、课中、课后,缺一个环节都不行。

教研也是如此,高质量教研必须实现教研前、教研中和教研后三个阶段的衔接贯通。




教研前:前移三件事

我们的实验学校创造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教研机制,叫做前移后续式的教研。

先说前移,比如决定了下一周教研活动是大单元教学,时间定了,主题定了,这一周干什么?每个老师这一周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做文献综述。把握大单元教学已有的想法和做法,这叫前沿导向。了解把握前沿,避免从零开始。我最理想的期待是做了大单元教学,每个老师走出教研现场,都能自信地说,我就是大单元教学的前沿。

第二件,教学尝试。多在自己的班上试一试,这叫探索,每个老师都是教研活动中的探索者,不就把自己放进课堂了吗?

第三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因为做了文献综述,进行了尝试教学,一定会有问题困惑,这叫问题导向,带着自己的问题,准备进入下一周的教研,把每一次的教研都变成解决自身问题、困惑的工作。




教研中:教研活动九步法

高质量的教研一定要有高质量的教研过程来保障。在我看来,理想的教研一定是全员主动卷入或者介入式的教研。我们实验学校设计了教研活动九步法:

第一步,上专题实践课。

这些年,我们学校研究过单元类结构整体教学、思维导图、小组合作学习、深度学习专题。我以小组合作学习和深度学习举例说明。

1.小组合作学习专题教研

第一,先训练再过渡。要提升教学质量,一定要给孩子训练,不能只讲道理,要训练他们怎么学会和别人合作?从哪里开始学?从同桌同伴两人开始,相互交流,相互合作,适应以后再过渡到小组合作。很多老师忽略了这个细节,匆匆忙忙,一开始就直接跳跃到小组合作,缺少必要的前提和准备。

第二,合作前让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实践。先自己想想这么做,再找小组里的同伴交流研讨。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避免因为抓合作学习的能力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是否需要选择合作?你会发现,有些问题同桌两个人合作解决是可以的,一个人学习也能解决,没必要安排小组合作。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备课就尤为重要。备课时一定要想明白这个内容是不是适合小组合作或者非得只有通过小组合作才能解决。

第四,小组合作学习怎么最适切?比如安排多少人合适?安排多少次比较合适?安排多少时间是最好的?怎么避免形式化的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不能只是表演化,只安排十几秒。它应该有时间底线,至少不能低于几分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观点是小组合作的时间不能少于3分钟,但是具体多长还是遵循弹性化,应该根据学情学段和执行难易程度安排。

第五,如何分组?现在比较流行所谓同质分组、异质分组,不同的分组方式,各有利弊。不同类型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普通常规学生、还有潜能生混在一起,会有什么好处?可以进行差异资源利用,差异是不能抹平的,只能去利用它化为教与学的差异资源。毛病在哪里?对于学霸类型的学习高手不公平。高手怎样才能不断成长?必须不断接受同样是高手的刺激和挑战。所以我们小组合作也不要固定一学期一学年一直是同一批人一个小组,可以根据学情安排小组成员。很多中学都在尝试走换制实现不同的分组方式。


第六,注意小组代表发言的第一句话。如果他一张口就说“我认为我发现”,那这是不行的。怎么说合适呢?应该说“我们小组发现”“我们大家发现”。这个是小组合作,你应该代表整个小组而不是个人。当然可以讲自己的发现,但不能只讲自己,这非常关键,否则前面的合作学习基本无效,这只是个人在思考,是个人的观点。

第七,代表发言后老师怎么来评价和反馈?首先你评价谁?很多老师习惯性点评小组发言代表,但其实最应该评价他背后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这才是正确的评价对象。说到底,小组合作学习就应该评价小组而不是评价个体。

第八,如何引发、走进小组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小组合作结束后常常会出现报幕式的交接。每个小组各说各的话,非常割裂。这需要怎么解决?需要老师的教学实力。第一个小组代表发言之前老师就应该站出来提要求:第一小组代表讲完后,其他组在介绍自己的观点之前需要对前面小组的发言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启发、提出质疑或者给前边小组提出改进建议,在此基础上再来分享自己小组的成果。这样一来,组与组之间就互动起来了,不是各干各的。

第九,小组合作过程中老师巡视也有很多讲究。比如什么是最佳巡视,教师怎么走最好,什么时候是最佳说话点?站在哪个方位说话最好?这些都是细节。

教师要避免三大误区:一是唠叨啰嗦,形成干扰。二是自始至终只对一个小组轻声细语地点拨和引导纠正。当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亮点的时候就不能轻声细语了。要抬起头,面向全班大声说出来,让其他小组都听到,相互提醒,相互学习。三是自始至终沉默不语,只做旁观。所以小小的形式,却需要注意很多细节。

第十,小组合作学习应该让学生养成动笔的习惯,讨论过程中做批注、做记录,提升学生倾听能力。在我看来,倾听是一种经常被人遗忘的核心素养。你看现在有很多综艺节目,《超级演说家》、《奇葩说》、《脱口秀大会》等,这些节目都在传达如何说给别人听,却很少展现如何听别人说。倾听也是一种善心,认真倾听表达了对发言人的尊重,这就是良好的教养。

怎么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有哪些具体的要求,要怎么做才是认真倾听的学生?

  • 1.当别人发言的时候,你要专注,不要走神,不要做小动作;
  • 2.一边听一边理解,听明白别人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
  • 3.一边听一边做比较,比较我和老师、同学的不同;
  • 4.一边听一边养成动笔的习惯;
  • 5.一边听一边在心中对老师和同学做评价。

这五点做到位了,才叫认真倾听的学生。因此,合作中提醒孩子们养成动笔的习惯就是培养倾听能力。


2.深度学习专题教研

首先是真实。我现在听课评课,对一个现象非常敏感,那就是课堂里流畅的现象。一节课里老师布置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学习任务,孩子们都能异常快速、流利、准确的回答,一堂课没有任何磕磕绊绊。

对此,我一定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学生课前这些东西他都会了,只不过上课把他已经学会的东西再现而已。

凭什么说这堂课的学习是真学习,那堂课就变成假学习了?判断真假学习的标准是什么?

比如说当给孩子提供一个复杂问题让他去挑战的时候,学习就真实发生了;当学生拿到问题任务,皱起眉头,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学习真实发生了;当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思考与实践的时候,学习真实发生了;当学生有了个性化的主张、个性化的观点、个性化的判断、个性化的方法、个性化的表达的时候,学习也真实发生了。

什么叫深度?深度学习要回答这个问题,深到哪里去?

第一,深到思维,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让课堂充满思维含量。

第二,深到情感,情感和学习也可以很有深度。

当年我看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有一期访谈了张桂梅老师,很打动我,背后是情感。

情感为什么重要?情感是通向生命的体验,情感教育不可或缺。

这次新课标有一个核心概念,叫学科实践。学科实践怎么理解?学科实践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亲历获得体验。

体验为什么重要?古人讲的学问叫“体知”之学,“体”是身体的体、体验的体,有体验的知识的习得和没有体验的知识的学习完全不同,而今天人类科技文明发达的时代,人类的情感世界、生命体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三,深到审美。每个学习感知、感悟创造和表达也可以很有深度,每个老师都需要把自己所教学科的美在课堂上表达出来,用美来打动学生。


第二步,做专题报告。

上课老师所在教研组的组长或者备课组长,讲一下教研组的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方法,还有研究成效。在研究成效上,特别要讲讲学生的变化、教师的发展,以及因为有了这一专题,教研组文化有哪些丰富和提升。

这一步最重要的目标是提升教师提炼经验和表达经验的能力。

第三步,上课老师进行专题说课。

第四步,组内同事评课。

第五步,提问质疑。

可以是其他年级备课组老师、其他学科组老师提问质疑,这就出现了所谓的“跨学科教研”,我们也称之为走入异域的教研。

第一节课,语文老师进数学老师课堂,听数学老师怎么用思维导图;第二节课,数学老师进语文老师课堂,听语文老师怎么用思维导图;第三节课,两个学科组老师坐下来进行联合教研、联科教研,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

第六步,团队回应。

有的问题由上课老师回答,有的问题由组长回答。培育、打造、锻炼团队。

第七步,专题评课。

这两个词很平常,但很值得品味。

什么是高质量的评课?我一直把会不会评课视为一个人是不是真懂教育的标尺。很多人都会议论教育,谈论学校、校长、老师,这是站在外面谈教育。

什么是站在里面谈教育?要进入真实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评课。

理想的评课有很多标准,今天重点讲“有思想的方法和有方法的思想”。一般人评课有两种极端,第一种是只能就方法说方法,就操作谈操作,说不出方法背后的理念是什么。教学方法没有思想、理念,就没有“魂”。我听过很多没有“魂”的评课。

第二种是只能就思想说思想,就理念说理念,就问题谈问题。一种教学思想没有方法,是没有“根”的。

最高境界的评课,是有魂有根的评课。

尤其进行“专题”评课,就更有挑战。对课堂的理解、诊断、建议都要放在专题的背景之下。

比如,今天上的是单元教学,那么你评一评,今天两位老师在单元教学这个专题上有什么推进吗?有什么突破吗?做出了什么贡献?因为这两位老师的课,他们教研组对单元教学专题的研究做出了什么贡献?

这件事很有挑战,因为我们不是就这两堂课说这两堂课,而是要把这两堂课放在专题的背景下来点评。这要求我们了解前沿,把握单元教学的整体趋势。

第八步,二度反思。

特别是上课老师,听了这么多老师提建议、提问题,要反思有什么收获、启发,有哪些想法和做法可以进一步吸纳到后续教学中。

这一步是千方百计提升教师的现场学习能力。每次教学和教研都是现场学习的机会,老师的倾听能力,以及对教学、教研资源的捕捉、利用、整合能力都要得到锻炼。

第九步,教学重建。

把教研活动的收获化到重建课里。我个人非常看重重建课,未经重建的教研,一定是不扎实的教研。要以重建课来收尾,形成闭环。

周一到一所学校去听两位老师上初建课,然后评课、提建议;周三,听同样两位老师上重建课,再评课、提建议;周五,再听两位老师上二度重建课。它背后的理念就是让教师经历持续的教学重建过程。这给老师带来的成长价值是非同一般的。

实话实说,教研活动九步法是理想状态,不可能每一次教研都做到,但可以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比如我就特别看重给老师二度反思的机会,人都是在反思中成长的。



教研后:后续三件事

第一,反思。人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的,教研活动就是给老师们反思的机会。留点时间自己想一想这堂课,有什么收获,我为什么成长?这就是教研活动很重要的一个价值导向,我们称之为叫成事成人。上课、教学、教研都是做事,思考事情做成了,做事情的人成了吗,教研活动参与了,参与教研活动的老师成了吗?

第二,实践性后续。在自己的班上再上一堂重建课,教研活动之前,自己的课叫初建课,是没有教研活动的;有教研活动参与再上课就会不一样,那就是重建课,后续我们也称之为重建性的后续,把教研活动的收获、启发感悟划到自己的重建课,把听出来的、看出来的、说出来的上出来。

第三,写作性后续。写出好的案例,特别是特例,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教学论文。写很重要!同场竞技不同职业的人有各种技能,厨师怎么做菜,医生怎么诊断病情开药方,教师有什么?有六课技能。

第一,你会不会立课?

第二,你能不能上课?上课是老师看家本领,教育家上课上出来的,这是教师成长的根。

第三,你会不会说课?说出你的个性、风格和创造。

第四,会不会评课?

第五,会不会观课?同样是观一堂课不同老师得到的结果是千差万别的。

第六,你会不会写课?有的老师是能说能讲能上能做,就是不能写。不能把他上出来的、说出来的、做出来的写出来,讲的时候振振有词、自信满满,一落笔就不行了,缺少写课的技能。而写课还有重要的目的,它不仅是技能,写课是一种留存,是一种凝固。


我常常说每一堂课都是创作的过程,每一堂课我们都要留下属于自己的课堂,如何留存,只有写下来。多年以后我们离开工作岗位,什么让我们引以为豪?第一,你能自豪地说我培养了多少学生。第二,我留下了多少精彩的课堂作品,写就是这个留存的本领。

前移三件事情、教研活动的九步和后续三件事情结合起来,这就是我眼中高质量教研。


师生成长
关注教师发展,关心学生成长,干货索引,共同学习。我们一起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