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之变,于谦为什么不制止?

文摘   2024-08-01 08:54   浙江  



1449年,瓦剌也先统一蒙古,入侵明朝打算再造大元。
这时明朝刚打赢麓川之役。与其说打赢,不如说虚耗逼平,但上报给皇帝,必然是大捷。有了麓川等胜仗,明英宗朱祁镇立马打了鸡血,感觉武德充沛,又被太监王振忽悠,要学他老爷爷朱棣牛一把,想要御驾亲征,一举击败也先,立不世之功。

打仗不是过家家,而是凭实力。对于这位年青人飘了的想法,群臣反对。
反对无效。
明英宗御驾亲征,被也先包围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明朝精锐损耗殆尽,史称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史称明堡宗
皇帝被俘,事发突然,这可咋办?

从藩王到监国再到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孙太后立即召开会议商讨对策。
方案有四:
1.等朱祁镇回来
这肯定不行,押宝还在人家手里。这是要学石重贵和徽钦二宗吗?
2.立朱见深
朱祁镇被俘虏,但朱祁镇还有儿子朱见深,可以立为皇帝。
此时,朱见深只有2岁,如此小娃,怎么主持朝政呢?
群龙无首,必须找人主持大局。主持大局的人叫监国
那谁来监国呢,有2个人选。
3.朱祁钰监国
朱祁钰是朱祁镇的弟弟,来做监国,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朱祁钰并不是孙太后最中意的人选。这是为啥?
因为朱祁钰不是孙太后的儿子,且在孙太后看来,另一个人比朱祁钰合适。

4.朱瞻墡入京
朱祁镇被俘后,孙太后第一反应就是请小叔子襄王朱瞻墡来监国。我们来介绍一下朱瞻墡。
朱瞻墡,明仁宗朱高炽嫡子,明宣宗朱瞻基同母弟,母亲为张太后。
1424年,朱棣去世。朱高炽即位,派太子朱瞻基到南京监国。
但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便去世了,事出突然,而太子朱瞻基还在南京。为防万一,张太后暗中让儿子朱瞻墡监国,让朱瞻基赶回。朱瞻基迅速回京,半路躲过叔叔朱高煦截胡,顺利即位。
朱瞻墡对于朱高煦顺利即位,功不可没。
后来朱瞻基英年早逝,儿子朱祁镇即位。
再后来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被俘,孙太后急诏朱瞻墡入京。入京的选项可能是监国,闹不好还能当皇帝,当然也可能当北虏的宗室。朱瞻墡没来,到不是怕死,而是情况不明,不想趟浑水谁不想当皇帝呢
他上书建议立朱见深为皇帝,朱祁钰监国。但朱瞻墡的封地在襄阳,离北京太远,等书信到的时候,明朝已经立朱祁钰为皇帝了。
正如朱瞻墡所料,明朝决定让朱祁钰监国,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
但是,北京局势千变万化,堡宗同志被也先裹挟,就像一把万能钥匙沿路叩开各个关隘城门。眼看到北京,就要打开北京城的城门了。
这就跟下棋,监国+太后+太子,也干不过皇帝。没办法,只能拥立个新皇帝,来对抗朱祁镇。时间不等人,眼看朱祁镇这把钥匙就要打开大明层层关卡,必须尽快立新皇帝来对抗旧皇帝

在立新皇帝这件事上,也充分展现了国人的智慧。
新皇帝的人选有3个。朱见深、朱祁钰、朱瞻墡。
1.朱见深
朱见深是朱祁镇的儿子,是直系,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但朱见深只有2岁,如何在国难之时治理天下呢。国赖长君,必须立一个年长的。
2.朱祁钰
虽然明堡宗朱祁镇不是孙太后的亲儿子,但他是孙太后抚养长大。朱祁镇一脉就是孙太后荣华富贵的根。
而朱祁钰的生母吴妃尚在,如果立朱祁钰,必然立自己的亲娘为吴太后,把孙太后撇一边。
所以,朱祁钰不是最优选项。宁肯找个外人占了,也不愿家里人占丁点便宜,这是普遍心理。
3.朱瞻墡
朱瞻墡是贤王,老成持重,孙太后也看好这个小叔子。
但是形势来不及了,也先来了。朱瞻墡离得太远,他写上书都还没到呢。没办法,只能采取折中方案,结果如下:
在于谦力挺下,立朱祁钰为皇帝,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等朱祁钰将来挂了,朱见深即位,帝系再回到朱祁镇这一脉。
老太太真精
想必后来的朱瞻墡也会惊出一身冷汗,幸亏自己推举了朱祁钰,否则朱祁钰还不收拾自己。
权力是把神奇的魔椅
权力是一把神奇的魔椅,只要一坐上去,就会变成恶魔。任何人都不能免俗。朱祁钰自从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就发现了神奇的魔力,从此不想再从宝座上下来了。
朱祁钰把哥哥朱祁镇软禁在了南宫,生怕哥哥再重新夺回皇位。他废黜了哥哥的儿子朱见深,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可惜独子朱见济第二年病死了。
大臣们提出复立朱见深,被朱祁钰抓住下狱。以朱祁钰看来,自己还不到30岁,还年青,再生几个就是了。可是老天却没给他机会。
1457年,朱祁钰也病倒了,且病得很严重。立储之事又提上日程。
其实,在后来看来,留给朱祁钰的选择不多了。我们来看一下选项。
1.复立朱见深
于谦支持复立朱见深。但在朱祁钰看来,如果复立朱见深,那以前废掉他干什么呢。这是一步不能走回头路的棋。这和让位给哥哥朱祁镇,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朱祁钰只有一条道了,那就是迎立藩王
2.迎立藩王
迎立谁呢?
首先朱祁镇一支要被排除。如果选朱祁镇的儿子做太子,将来必然翻案。
那就选其他兄弟的娃吧!
很抱歉,没得选。因为朱棣这一支的生育率太弱了。朱祁钰的老爹朱瞻基只有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儿子。
朱祁钰如果选,只能跳出他爹朱瞻基这一系,从他爷爷朱高炽的后代里面选
如果跳出朱瞻基一脉去选他人,真是愧对他爹,况且舍近逐远,也不合礼法。
另外,现在的朝廷班子,都是他爹朱瞻基一手提拔设计的,如果跳出朱瞻基一系去选外支,大臣们也不愿意。
这就形成了两难悖论
当然,如果朱祁钰爷们一点,就是要从旁支选了,也不是没理由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理由就是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愧对祖先,他的后代理应被剥夺皇位继承权。虽然牵强,也能说得过去。
选旁支,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旁支因为之前没有继承权,天上突然掉大饼,必然感恩。例如赵构没儿子,舍弃赵光义的后代,立了赵匡胤的后代,便很成功。
如果朱祁镇一支被排除,从朱高炽后代里面选,还是有人选的。
最大的人选,便是朱瞻墡的儿子或孙子
朱瞻墡有资格吗,很有资格。朱瞻墡是朱高炽的嫡子,是朱瞻基的同母弟。
在古代,嫡子的地位是庶子远不能比的。例如在家族中,庶出的袁绍远不如嫡出的弟弟袁术,庶出的袁世凯远不如嫡出的哥哥袁世敦。就是朱棣,也忙着改家谱,把亲妈改成马皇后。
朱瞻墡甚至比朱祁钰更有继承权。
如果从朱瞻墡的儿子或孙子中选个贤能的,大臣们也说不出什么。
但朱祁钰还是不死心,打算拖到病好了再说,朝堂上议论纷纷,却定不下来。拖来拖去,拖到了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
跟着朱祁钰混,已经没希望了,那就找新主子。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軏等人在夜间撞开南宫宫门,迎立朱祁镇复位。
夺门之变成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朱祁钰和于谦等人的命运。朱祁镇复位后,在石亨等人的蛊惑下逮捕并杀死了于谦等大臣,一个多月后朱祁钰也不明不白地死掉了。

有人说夺门之变是石亨等人钻了空子,有人说是孙太后起了作用。在我看来,都不是。
夺门之变之所以发生,在于朝堂上的所有大臣已经看不到跟着朱祁钰混的希望了。
假设朱祁钰迎立藩王做太子,大臣们有了定心丸,仅凭石亨那几个人,能翻起什么浪来呢,估计分分钟就会被镇鸭掉。
夺门之变当天,于谦是看不到希望的。如果于谦强行镇鸭石亨等人,必然要处置朱祁镇。而如果不迎立藩王,朱见深必然要即位,也必然会干掉那个处置了朱祁镇的于谦。
这就是另一个悖论
一个个死结已经把于谦捆得死死的。于谦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复立朱见深。
可惜他没有等来朱见深即位,复位的是朱见深的老爹朱祁镇。
朱祁镇在深宫大院里锁了8年,消息已经完全与外界脱节。他只知道石亨、徐有贞等救了他,是他的恩人,他要听恩人的话。恩人让他杀掉于谦,那就是对的。于是于谦被杀掉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石亨等人就是彻头彻尾的垃圾,他上当了。明堡宗的谥号已经不再适合他,称呼他为明昏宗更合适
俗话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石亨等人上位后立即相互倾轧,先是石亨、曹吉祥搞倒了徐有贞,后是石亨、曹吉祥等人在曹石之乱中团灭。
虽然正义难以战胜邪恶,但是恶人终有恶报
最后,送上于谦的一首诗“石灰吟”。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支持原创,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文末合集链接

加大号的DK讲历史
以外行人的视角讲述历史,以旁观者的视角点评历史。梳理出每个人都能看懂的历史脉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