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统治时期的瑞士:和平发展与黄金时代——瑞士简史2

文摘   2024-11-19 10:02   浙江  
公元前58年,瑞士地区罗马凯撒的军队所征服,随后该地区便被罗马统治达400年之久。但凯撒的征服只是罗马统治瑞士的开端,在最初的日子里,罗马人在很多方面对瑞士地区的控制都是暂时的,凯尔特人和罗马人,以及日后的日耳曼人之间,仍将度过一段艰难的“磨合期”......




征服与扩张

公元前58年,凯撒军队征服瑞士;公元前57年,罗马人曾试图定居于瑞士的瓦莱地区,以便保卫由意大利跨越圣伯纳德山口而至高卢的道路,但最终没有成功。而居住于瑞士地区的海尔维第人/赫尔维蒂人(Helvetii),则成为了罗马的同盟者。
当时军团退伍军人在当地有两个移民区:一个是在日内瓦湖畔的尼翁(即尤利亚·埃奎斯特里斯移民区);另一个是在巴塞尔附近的奥格斯特(即奥古斯塔·劳里卡移民区,这个移民区到凯撒死后才建立)。这两个移民区成为了捍卫罗马在罗讷/罗尼河和莱茵河之间交通的东部前哨。
公元前44年3月15日,罗马的凯撒在元老院会议厅被刺身亡,罗马的独裁进程暂时被打断。至于凯撒的未竟之业,以及把海尔维第人的领土并入帝国行省体制一事,就落到了凯撒继承人(凯撒的甥外孙兼养子)——屋大维的身上。
凯撒遇刺
屋大维(后称奥古斯都)日后对高卢的改组中,海尔维第人被划归比尔格卡省。公元前16年至公元前13年间,奥古斯都的继子大德鲁苏斯(即尼禄·克劳狄·德鲁苏斯)和提比利乌斯(即提比略)对勒戚亚人和居住在多瑙河以南奥格斯堡附近的文戴里奇的凯尔特人,进行了一些密集攻击并获得全胜。
屋大维
这些新征服的土地,连同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归降于罗马的那些凯尔特部落所居住的瓦累,一同组成了勒戚亚省。于是乎,现代瑞士的全部地区,就这样被置于罗马政权的统治之下......
由于这些地区位于罗马帝国边境,海尔维第人既要经常驻兵于此,又常受敌于人。所以在公元9年,奥古斯都屋大维想把罗马边界推进到易北河一带,但由于日耳曼人在条多堡森林挫败了瓦鲁斯的军队,这个计划破产了。罗马暂时被迫在莱茵河岸布置边防。
当时莱茵河上游的军队由四个军团组成,它的大本营在美因兹。其中一个军团驻扎在海尔维第人中间的温迪施(文多尼萨)。这是阿勒河和罗伊斯河之间的一个要地,既控制着日内瓦湖通往莱茵河的路线,又控制着边界后面东西走向的道路。
但罗马人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安排。在皇帝克劳狄乌斯(即克劳狄一世)统治时期(公元41年至54年),罗马人沿着乌塔赫河的谷地向前推进,到达了多瑙河的源头;在弗拉维朝诸帝时期(即弗拉维王朝,公元69年-公元96年),又依次征服了莱茵河、美因河和多瑙河之间的土地。
克劳狄一世
最终等到了一世纪末,一条边境墙的出现,宣告了罗马征服行动的完成。而随着边界的不断向前推进,瑞士不再是罗马边防行省的区域。所以在公元101年左右,罗马人便不在文多尼萨驻扎守卫部队了。
在以后的一百五十年间,凯尔特人和勒戚亚人的瑞士在罗马的统治下,享受着几乎持续不断的和平。由此,一种由本地因素和罗马因素共同构成的文明获得繁荣发达的机会......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在罗马帝国统治占领时期,关于瑞士地区的情况,大多存在于凯尔特瑞士的记载中,即便如此,今天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也是知之甚少。而为数不多的资料告诉我们,当时在罗马的治下,并没有大量异邦人流入瑞士,仅有来自帝国各个行省的军人与官吏。
并且作为罗马治下的行省,并不是所有瑞士凯尔特人都享有完全的罗马公民权,只有居住在尼翁和奥格斯特的凯撒移民区以及阿房希(阿房提库姆)的军人(或官吏)才能享有。广大居民的法律地位无疑是要居于次一等的。
而瑞士地区的区划也经历过十分频繁的变迁,在罗马统治下,瑞士地区自始至终都没有被归入同一个行政区划中。比如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瑞士地区不是归入比尔格卡省,就是归入勒戚亚;而在克劳狄乌斯的时候,瓦累从勒戚亚划分出来而与萨瓦的一部分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行省,格雷晏一佩奈恩阿尔卑斯省,由帝国的一个财务官治理。
随着行政区域的改变,当地人的政治地位也在不断变化着,比如瓦累人就曾被按“拉丁法”赋予特权,到公元一世纪末,他们已获得完全的罗马公民权。而像日内瓦及其周围地区(当时属于那尔波和高卢,由元老院委派的副执政官治理),这里的居民在公元40年成为了罗马公民
在公元90年左右,也就是多米齐安统治时期,海尔维第人和劳里西人的部落组织,由比尔格卡省划分出来而拨归上日耳曼省,由驻在美因兹的一个帝国巡阅使治理。管辖着瑞士东部、蒂罗尔和巴伐利亚-施瓦本高原则仍旧归于勒戚亚
当然在大量凯尔特人的聚居地区,当地人保持着广泛的自治权,并且逐渐被罗马人赋予了公民权。他们或是选举长官作为议员,或是由本族人直接管辖,享受着罗马的太平生活,但都必须缴纳帝国捐税。
由于罗马帝国的诸多政策和利益的推广,使得各行省广大居民不再敌视罗马文明,反而积极加入它。比如瑞士的居民就曾参加过罗马军队的作战:海尔维第人和劳里西人曾受雇充当辅助部队;还有一个骑兵团的兵力是由瓦累的居民维持的。
但当地居民跟罗马驻军之间的关系却并不总是那么和谐,比如根据塔西陀记载,在公元68年,皇帝尼禄自尽于罗马城郊的别墅里,帝国的第一个王朝(即朱里亚/尤利安-克劳狄王朝)也随之覆灭。莱茵河地区的军队,拥戴维特利乌斯为皇帝。
塔西陀
而为了支持维特利乌斯的要求,上日耳曼的军队在副将阿利伊努斯·凯钦纳的统率下,策划向意大利进军。而军队从莱茵河南下经过瑞士时,凯钦纳打算把他所指挥的第四个军团,即在克劳狄乌斯时期和第十三军团换防而驻扎在文多尼萨的第二十一洪水军团,调来增加他的兵力。
维特利乌斯
第二十一军团是由勒戚亚人组成的,他们早已和驻地周围的海尔维第人不和。因此凯钦纳把进军变为惩罚性的征讨。他在战斗中击败了海尔维第人,并打算摧毁他们的首府阿房希。
由于海尔维第人直接向维特利乌斯呼吁,他们才把他们的城市从凯钦纳手里拯救出来。凯钦纳则继续向意大利前进,在那里打败了奥托后,又背叛了维特利乌斯的事业而倒向韦斯帕西安
韦斯帕西安
公元69年,凯钦纳率领四个军团,大约三万人左右,在3月或4月初翻过圣伯纳德山口。第二十一军团调离文多尼萨而由第十一军团即克劳狄忠义军团接防,同时阿房希被提升到移民区和享有罗马法权的城市的地位,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全体海尔维第人。
上述事件反映出瑞士地区的土著居民和卫戍部队之间确实存在一些磨擦,但它并不能说明海尔维第人对罗马帝国有二心。总之当时的凯尔特人和勒戚亚人对罗马帝国并无不解之仇,也没有任何推翻它的念头,反而积极的吸收了罗马文明的果实。



发展与危机

就跟其他被罗马帝国所统治的行省一样,在瑞士地区,凯尔特人也采纳了帝国内的时新风尚。移民区里的退伍军人和文多尼萨的军团人员想要有浴室、戏院、竞技场,就像他们在帝国其他地区所习以为常的那样,而外省人也便跟着他们追求起了这些“新风尚”。
在此背景下,瑞士地区留存的公共建筑物遗迹有:温迪施(文多尼萨)、阿房希、马提尼和奥格斯特的圆形露天剧场,阿房希和奥格斯特的戏院,阿房希城墙的高大的东门,以及引水到这些城市去的水管水渠。这些遗迹成为了瑞士受罗马文明影响的永久纪念物。
当然由于当地凯尔特人在罗马征服他们之前就已经诞生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本地文化,所以瑞士地区的罗马遗迹在罗马文明的基础上,还带有独特的凯尔特色彩,进而形成了一种富有特色的罗马-凯尔特文化
而在城市的规划和建筑方面,尤其是为城市提供丰富用水和公共娱乐场所方面,罗马人传入了许多新奇的事物。在乡村,罗马也留下了它的痕迹。瑞士地方富户的典型乡村住宅以及通常的农业垦殖单位的中心是田庄,也就是一种罗马式样的庄园。
瑞士田庄的底样也许基本上仍然是凯尔特的,但外观已经改变,用了罗马常用的建筑材料——石头,还加上罗马式的柱廊;内部也许为罗马的镶嵌细工所美化,还装有罗马式的暖炕。
一些大型田庄面积甚至接近于一个宫殿,内设有自己的工场,产品既供消费又可出售;还有简陋的大屋,以供为主人耕种大片土地的大群奴隶居住。而有的小田庄甚至只能居住一个独力耕耘自己土地的朴素的家庭。
田庄在促使凯尔特人罗马化方面,如同市镇及其郊区一样,是一个强有力的因素。这些罗马风尚之岛,对于周围乡村散布着影响,带来了关于新奇的南方水果、庄稼和蔬菜的知识。罗马立法者曾试图阻止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酿酒,尽管如此,葡萄树还是传了进来。这也是瑞士由于隶属罗马的国际体系而获得经济利益的一个典型例证。
在艺术方面,瑞士地区的居民仿效希腊-罗马的自然主义,却逐渐丢失了本地的传统。在宗教方面,罗马帝国最初几个世纪的折衷主义宽容了古老的凯尔特神祇,虽然它们有时已被披上拉丁名字的伪装面在罗马的寺庙里顶礼膜拜了。
在城市,居民则要参加对皇帝的崇拜,这被看作是忠诚和政治上一致的标志,也被看作是飞黄腾达的门径。而那些曾在遥远的边界服役的军团成员、周游各地的利凡得商人和一些江湖骗子,又传播了对东方更有刺激性的神祇(爱西丝和奥西里斯、西比利和密特拉)的崇拜。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改信基督教之后,帝国才逐渐出现单一宗教占优势的局面。而在瑞士地区,基督教传入的时间却很晚:公元377年的一件碑文表明,瓦累的一个罗马长官是基督教徒。四年以后,又有一个来自马提尼的主教出现在阿奎莱亚宗教会议上。
君士坦丁大帝
到四世纪末,在瑞士西部才出现稀疏的基督教教会网,它在尼翁、阿房希、巴塞尔、马提尼和日内瓦均设有主教。直到公元451年,勒戚亚才有一个以库尔为驻地的主教。所以瑞士内部各地区的罗马化进程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大约在公元100到250年,罗马瑞士处于它发展的“黄金时代”:阿房希的戏院、寺庙和广场建筑群;奥格斯特的竞技场改建为戏院;各式建筑物精益求精都是佐证。但等到3世纪后,罗马帝国还是遭遇了所谓的“三世纪危机”
三世纪中叶左右,罗马帝国经济状况惨淡,日耳曼部落的压力不可阻遏地挤压着罗马的北部边界。莱茵河和多瑙河之间的边境墙,被日耳曼人压迫的弯弯曲曲。终于到公元259年,日耳曼人中的阿勒曼尼人,闯入瑞士地区并毁坏了阿房希,这个城市从此再也没有完全恢复原状。
后来阿勒曼尼人破坏性的入侵一再发生。文多尼萨重新成为罗马部队驻地,瑞士也再度成为罗马边疆行省的一个集合体。整个3-7世纪,阿勒曼尼人侵入瑞士东部和北部,并在此定居,这些地方成为日后瑞士的德语区。
阿勒曼尼人
同时勃艮第人侵占了瑞士西部地区,这里就是日后瑞士的法语区;只有莱茵河以北地区仍保持罗马遗风,成为了日后的罗曼什语区;后来随着提契诺州加入瑞士联邦,最终成为了瑞士的意大利语区......
就这样,罗马瑞士度过了它前期的和平发展与黄金时代,接下来将要跟罗马帝国一同步入蛮族入侵的危机时期,并在日耳曼诸国时期走向它历史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参考资料:《瑞士简史》

加大号的DK讲历史
以外行人的视角讲述历史,以旁观者的视角点评历史。梳理出每个人都能看懂的历史脉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