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洋要食物!越来越多的涉海人才正在用一项项科研成果助力打造“蓝色粮仓”,将“把科技成果搬上千万家百姓餐桌”的理想化为现实。本期蓝色家园关注科技成果。
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更有着丰富的海洋食物资源。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海参深加工领域几乎是空白,因为鲜海参具有极强的自溶能力,在保鲜、贮藏、运输等环节存在诸多技术难题,严重制约了海参产业的发展。
朱蓓薇院士研究发现海参自溶酶是具有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褐藻酸酶和脂肪酶等多种酶活力的复杂酶系。由此她研发了一整套海参自溶酶控制技术,海参在深加工时,通过控制温度、时间、pH等条件,并使用酶抑制剂、金属离子及射线照射等手段,实现对自溶过程的发生、进行和终止的有效控制。
“特色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 项目提升了我国海洋食品精深加工的技术水平,推动了水产行业的产业升级。通过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当前,海参产业已经形成了500亿元的规模,海参这种传统海珍品走入了平常百姓家。
即可前往学习强国“i海洋”强国号了解更多内容